能否介紹一下一歲家寶寶每日吃幾餐及食譜?謝謝!

熱心網友

主 食:母乳及其他(牛奶、豆漿或豆粉、面包干、饅頭片、面包片、稀爛粥、菜泥、面片 、面條、蛋泥、蛋羹、魚肉、豆腐腦等)餐次及用量:母乳:上午6時、晚間10時上午6時,牛奶、豆漿或豆粉,200克/次上午10時,面包干、饅頭片加稀爛粥1小碗,加菜泥1~2湯匙下午2時,面片、面條加肉末、肉湯1小碗下午6時,稠粥加蛋泥、蛋羹、魚肉,或豆腐腦加魚松1小碗晚10時,牛奶200克/次輔助食物:1水、果汁、鮮水果泥、果醬等,120克/次,下午2時2濃縮魚肝油:2次/日,3滴/次3肉類:每隔數日食1次,每次10~30克4各種蔬菜、豆腐等,可逐步加大用量,每次食用50~100克5白開水酌情飲用,以此鍛煉嬰兒用勺和杯子喝水的習慣。1歲的幼兒大多已具備6~8顆牙齒,且有較好的咀嚼功能,消化酶活力也較強。食物的形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如嬰兒期的菜泥、肉末、魚泥可改用碎菜、肉丸、魚塊;食物的品種也日趨多樣化。因此1歲以后的寶寶多數可適應一日3餐加點心的膳食安排。   1歲~1。5歲的寶寶每日安排進食四至五次,最多不超過六次,每餐間隔四小時。星期一 早餐:牛奶 雞蛋羹 面包片 午餐:米飯 肉末炒油菜 豆腐湯 點心:水果 面包片 晚餐:肉末黃芽菜煨面 星期二 早餐:牛奶 肉末豆菜粥 午餐:米飯 雞絲炒青椒 點心:水果 煮雞蛋 晚餐:肉菜餃子 菜葉湯星期三 早餐:肉末青菜豆粥 午餐:米飯 清蒸魚肉 炒碎菜 點心:水果 餅干 晚餐:肉菜包子 西紅柿蛋湯 星期四 早餐:牛奶 面包片 荷包蛋 午餐:米飯 炒豬干 炒碎菜 點心:水果 棗泥粥 晚餐:千層糕 肉末白菜豆腐湯 星期五 早餐:牛奶 肉末青菜面條 午餐:米飯 肉末豆腐丸子 點心:水果 代乳粉 晚餐:面片 雞蛋炒波菜星期六 早餐:牛奶 玉米面小米粥 午餐:米飯 雞絲炒青菜 碎豆腐干 點心:水果 蛋糕 晚餐:餛飩 鮮肉末胡蘿卜星期日 早餐:牛奶 臥蛋 饅頭片 午餐:米飯 燴魚泥豆腐青菜 點心:水果 豆沙酥餅 晚餐:花卷 炒青菜 肉末西紅柿湯 。

熱心網友

寶寶已到一歲,他開始進入幼兒期,他已經會走會講,亦已經可以跟成人一起吃飯。但是,父母們仍然不可掉以輕心,因為一歲的寶寶正處于迅速成長的階段,寶寶開始學走路,學說話及認知周圍的事物,體力腦力消耗相對增加,需要充足的營養素來幫助身體發育,所以父母必須確保寶寶能夠攝取到充足均衡的營養,以幫助他奠定一個良好的健康基礎。   有些家長認為,我只要給寶寶足夠的肉類蔬菜類食物,寶寶的營養就一定足夠了。但是,一歲至三歲的幼兒,他的食量還很小,消化系統的吸收能力很有限,他根本吃不下亦不可能完全從固體食物中消化吸收足夠的營養素。   一至三歲的幼兒,如果營養完全由米飯、肉類、蔬菜等固體食物提供,那么他則需要每天吃3碗米飯(每碗約為2兩),肉類140克(相當于2。8兩),蔬菜210克(相當于4。2兩),水果2。4個,脂肪類3茶匙。我們想想,一至三歲的寶寶能吃這么多食物嗎?   很多調查表明,一歲以上的寶寶微量元素的缺乏依然十分普遍。由于鐵質的缺乏,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在我國高達20%,而鈣質的攝入量,普遍只達每日需要量的50%左右,如果寶寶缺鈣,則會影響骨骼及牙齒的生長發育,如果維生素D不足,嚴重的則更易發生佝僂并軟骨癥。   因此,保證寶寶的健康,營養專家建議,均衡的配方奶類食品仍然是幼兒飲食的重要部分。奶類食品與固體食物的比例應為40∶60。   有些父母會選擇鮮牛奶作為幼兒的奶類食品,但是鮮牛奶的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尤其是鐵質的含量很低,它并不是幼兒的理想奶類食品,而專為幼兒配制的均衡的配方奶制品才是理想的選擇。作為專為一至四歲幼兒配制的配方奶制品,應該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因為寶寶的肌肉成長,器官發育,甚至是免疫物質的生成均需要優質蛋白質。配方中應該含有豐富的必需脂肪酸,因為寶寶的大腦及神經系統發育,需要必需脂肪酸。還應該含豐富鈣質及適當的維生素D,以促進寶寶牙齒及骨骼的發育。而且配方奶中最好已去除了牛油(又稱乳脂),因為牛油會與鈣質起鈣化反應,會影響鈣質的吸收。配方中應該可以提供足夠的鐵質,以助預防缺鐵性貧血。目前,多方面的研究表明,β-胡蘿卜素可以幫助增強寶寶免疫力,促進視力發育,因此,配方奶中加入β-胡蘿卜素,則可以幫助寶寶全面發育,為他們奠定一個良好的健康基矗當然,奶制品有不少假、冒、劣制品,應該特別注意,因此家長們更要小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