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曾留學日本學習西醫的余云岫,是廢止中醫派的代表人物。他一向攻擊貶低中醫學,把中醫等同于巫術,甚至直指“中醫是殺人的禍首”,必欲廢止清除而后快。他對中醫的處置辦法是“廢醫存藥”,中醫廢止,而中藥作為醫學研究資料尚可以加以利用。余云岫提出“廢止中醫案”的四點理由是:(1)中醫理論皆屬荒唐怪誕;(2)中醫脈法出于緯候之學,自欺欺人;(3)中醫無能預防疫疬;(4)中醫病原學說阻遏科學化。懸掛著“提倡中醫以...
熱心網友
曾留學日本學習西醫的余云岫,是廢止中醫派的代表人物。他一向攻擊貶低中醫學,把中醫等同于巫術,甚至直指“中醫是殺人的禍首”,必欲廢止清除而后快。他對中醫的處置辦法是“廢醫存藥”,中醫廢止,而中藥作為醫學研究資料尚可以加以利用。余云岫提出“廢止中醫案”的四點理由是:(1)中醫理論皆屬荒唐怪誕;(2)中醫脈法出于緯候之學,自欺欺人;(3)中醫無能預防疫疬;(4)中醫病原學說阻遏科學化。懸掛著“提倡中醫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藥以防經濟侵略”等巨幅標語,高呼口號“反對廢除中醫、“反對衛生部取締中醫的決議案”口號。但政府的反中醫政策絲毫沒有改變,廢止中醫一直在以變相的手法進行著。不久,教育、衛生兩部通令中醫禁止參用西藥及器械;中醫學校降格為中醫傳習所或中醫學社,不準用學校的名稱,以限制中醫人才的培養;中醫醫院改為醫室等。目的仍是企圖逐漸消滅中醫. 在1933年6月召開的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上,在會議討論中,行政院長汪精衛不但反對該提案,不肯執行草案,而且提出廢除中醫中藥。他說“中醫言陰陽五行,不懂解剖,在科學上實無根據;至國藥全無分析,治病效能渺茫”,主張“凡屬中醫應一律不許開業,全國中藥店也應限令歇業。以現在提倡國醫,等于用刀劍去擋坦克車。”交立法院審查時,他寫信給立法院院長孫科,大談“若授國醫以行政權力,恐非中國之福”..接著,汪精衛在全國醫師公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發表了反中醫的長篇演說,指責中醫不科學,如果誰有中西醫并存的觀念,便會使醫學“陷入非科學的歧途”。而教育部并未把中醫學校列入學系,這就等于把所有中醫學校畢業生的中醫資格全否定了。 四、抗戰后政府變本加厲 政府除了不準中醫辦醫院、設學校、登廣告外,還設立了審查國醫資格委員會,行醫執照者,方可行醫。在非法的考試、審查制度下,絕大部分中醫已無法繼續開業。1946年,衛生署否定了1943年公布的醫師法,規定中醫一律稱“醫士”,不得再稱“醫師”,并嚴禁中醫使用新藥。醫執照上加蓋“中醫不準使用西藥以及注射器具,違者吊銷執照,撤消資格”,以示歧視。
熱心網友
我很心痛,但仍堅信中醫會有很好的未來在中國!
熱心網友
余云岫是想用西醫代替中醫的典型人物,其實,現在中醫發展的模式正是按他的設想走,相信不久中醫就會在中國消失。等別的國家發展好了,我們又去留學學習中醫,同時把它當成先進的科學的醫學,用來代替西醫。因為這時的中醫是從國外學來的,是“科學”。國人大抵如此,外國人放個屁也是香的。
熱心網友
沒有道理!中醫跟醫生的水平聯系更加緊密,中藥還要與病人本身聯系起來,這也是中醫不能很好普及的原因,應該加強對中醫的管理、教育才對!
熱心網友
1929年2月27日國民政府動議“廢止中醫”,會上醫師公會會長余云岫提出“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稱“舊醫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日不變,新醫事業一日不能向上”。一、早歲 余先生名巖,字云岫,號百之,譜名允綬。兄弟五人,先生居長。1879年9月14日生于浙江鎮海?勢逃嘌洗濉<彝ズ芮罾В耆胂幺傭潦欏? 1894年中日戰爭時,他已14歲,1900年即有名的帝國主義者聯合進攻中國...
熱心網友
1929年2月27日國民政府動議“廢止中醫”,會上醫師公會會長余云岫提出“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稱“舊醫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日不變,新醫事業一日不能向上”。一、早歲 余先生名巖,字云岫,號百之,譜名允綬。兄弟五人,先生居長。1879年9月14日生于浙江鎮海?勢逃嘌洗濉<彝ズ芮罾В耆胂幺傭潦欏? 1894年中日戰爭時,他已14歲,1900年即有名的帝國主義者聯合進攻中國的那一年,他已22歲了,這都是他目擊自己祖國的人民,被那群野獸般的外兵踐踏凌辱,和結合過去不久的“鴉片戰爭”及以后一連串的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他都銘刻在心,而喚起他研究科學救國的熱情。他在潯溪學堂,雖已受了較現代的教育,但他仍不滿足于已知的學識;他買了許多數理化一類的書來自修,因他深知那群帝國主義者手中的法寶——戰艦槍炮,都從這方面得來的。但當時環境束縛了他,無法作更進一步的深造。直到1905年,才得到公費派赴日本留學的機會。 二、在日本 他于1905年到日本,次年先入日本體育會肄業。因為他長期過貧困生活,那時身體并不如后來那樣強壯,而且有一時期患過結核病。在體育會畢業后,即入東京物理學校,后來進入大阪醫大習醫。 從1908年——1916年的七年中,除因回國參加救護工作輟學一年外,在這長達六年留學期間,從不缺課;不但自己刻苦勤讀,還幫助同學,每月比邀集同學研究各科講義,每至深夜不休。 三、開業 先生從日本歸國后,長長地40年的時間,中國一直陷入帝國主義侵略,和反動軍閥混戰的困擾中。其間雖有少的可憐的醫學研究機構,又大半為帝國主義所組織,和被少數有關分子所把持,這樣,他只有開業糊口了。 四、醫學革命 他因熱愛科學的醫學,所以恨非科學的醫學。因時代和環境關系,他當時只知單純從科學觀點去愛國,而忘了政治革命的重要。他愛科學的醫學,而排斥非科學的醫學,在非科學的醫學中,如仍有科學的一面的話,他仍是熱愛的。換句話說,他是批判它的缺點,發揚它的優點。這是他醫學革命的思想根源。 先生所以提倡醫學革命,當然還有可觀環境的影響。他在日本習醫學時,親眼看到日本明治維新之后,國勢蒸蒸日上,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日本的醫學愿屬漢醫系統。自維新后,廢止“漢醫”,日本醫學得到飛躍的進步,而并沒有什么不便的地方。他以為中國也可以照樣做。他一面又受漢學大師章炳麟(太炎)在日本講學的影響。因漢學是“循名責實”的,把他在日本所學的西洋醫學,和早年他所學習過的中國原有醫學兩相對比,無疑地后者是相行見拙了。先生自敘學術次第也說:“長習新醫,服膺名理”,便是一個正確的證明。這樣合并了幾種可觀的因素,便促成他的醫學革命的工作。所以1914年,他在日本便著手寫了靈素商兌了,1917年出版后,即震撼了整個的醫界。然而商兌出版,雖震撼了整個醫界,尤其是中醫界,但也只有震撼而已,很少回聲,這使先生非常失望/。 五、醫學革命之又一面 前面說過他對醫學革命,遠非單在憎恨的一面,而尚有熱愛的一面。對此我們不僅如上面舉出他臨床愛用中藥的例子,我們同時還可據他所作的《科學的國產藥物研究之第一步》,《研究國產藥物芻議》,那一類整理國藥文獻的文字來做代表。最具體的還可看他在1929年那篇《我國醫學革命之破壞與建設》的文字。他曾批判過陳克恢先生發明“麻黃素”治喘功效,因不查考中國固有醫藥文獻,而多走了彎路;因中國書上,在二千年前,已有麻黃治喘得記載了。他凡遇到中醫書上記載合乎科學,確實可靠的地方,是張揚不遺余力地。例如他發現崔氏別錄載有瘰疬與結核病同源說早于法國呢克氏一千幾百年,因而作出論文,提到遠東熱帶病學會上報告,獲得世界各國出席代表的注意。對中國原有醫學,再不敢存輕視的偏見了。同時,他對中國唐以前方書認為有研究價值地方,因此費了很大力量整理《國產藥物的文獻研究》。 先生晚年,即自1933年以后,對中國原有醫學又作另一方面的工作。即對中醫病名的文獻整理和研究工作,他以為這也是幫助中醫走上科學途徑的一條路。他對這部分工作是具有各方面的條件的。這也最好拿他自敘學術次第的話來說明“晚究舊醫,博覽詳考,慎思明辨,一本經學師法,科學律令”。他最先寫成釋名病釋,其后方言、爾雅等書有關病名的都加以考證和詮釋,有時并說明古書上的某病,即今日之某病,其考證一遵漢學師法,其詮釋一遵科學律令,于可疑處,不敢輕下斷語,強作能人,而付蓋闕之例。這都是他“慎思明辨”之意。這類工作做了15年以上,后來綜合為《中國古代疾病名候疏義》一書,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刊行,辛在先生逝世前十幾天出版。 七、在新時代的曙光中走完自己的旅程 1950年5月,他被聘為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籌備委員會華東分會的籌委。同時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編纂委員會特邀委員 同年他被聘為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的特邀代表。他在大會上被推為主席團主席之一。 然而遺憾的是先生在1953年9月30日的上午,忽然發生腸阻塞病象。進入上海廣慈醫院治療,至10月10日好轉。11月16日忽又轉劇,乃入怡和醫院,繼而改入同濟大學附屬醫院治療。雖經多方挽救終歸無效,延至一月三日上午9時35分,他安詳地長逝了!據病理解剖初步報告,最終死因是橫行結腸上有潰瘍并穿孔。并患初期癌瘤。 余云岫先生年譜 1879年(光緒五年)9月14日(公歷10月28日)生于浙江鎮海?勢鐘嘌洗濉? 1884年(光緒十年)六歲 春,入塾讀書。 1901年(光緒27年)23歲 就讀南潯潯溪公學。時校長為杜亞泉,名譽校長為蔡元培。 1903年(光緒29年)25歲 至上海任澄衷學堂教員。 1904年(光緒30年)26歲 主辦鎮北貴駟橋寶善學堂。 1905年(光緒31年)27歲 由鎮海鯤池書院公費派赴日本留學。 1908年(光緒34年)30歲 入大阪醫科大學預科習醫。成普通物理學講義。由上海文明書局出版。 1910年(宣統二年)32歲 課余撰成物理學教科書。仍交上海文明書局出版。 1911年(宣統三年)33歲 10月,武漢革命軍事起。11月,乃隨留日醫學生組織之赤十字社歸國作救護工作,先至上海,旋即隨革命軍入南京。12月,受豫晉秦隴紅十字會之托,赴陜西,做救護工作。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34歲 七月,任北京師范學校學監。 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35歲 春,再赴日本大阪醫大繼續求學。 1916年(中華民國五年)38歲 夏,大阪醫科卒業。七月,歸國任公立上海醫院醫務長。 1917年(中華民國六年)39歲 靈素商兌出版。冬,辭公立上海醫院醫務長職。 1918年(中華民國七年)40歲 在上海開業。同時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 1925年(中華民國14年)47歲 八月,被任中日文化事業委員會上海分會委員。10月,赴日本,出席遠東熱帶病學會。在大會上演講《中國結核病歷史的研究》,指出瘰疬與肺癆同原之說,唐時崔氏別錄已有明確記載,早于歐洲林匿克氏者1,200余年。11月,組織上海市醫師公會,被推為第一任會長。 1926年(中華民國15年)48歲 11月,任南京中央衛生委員委員。 1928年(中華民國17年)50歲 二月,創辦社會醫報,并自任為主任。三月,任大學院譯名統一委員會委員,及醫學校學制與課程編制委員會委員。四月,任大學院審查科學圖書委員會委員。八月,任內政部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11月,搜羅歷年所作有關醫學文字,編為余氏醫述,后改名為醫學革命論集。] 1927年(中華民國18年)51歲 二月,出席中央衛生委員會會議,在會上提出二項建議:(1)急須設法增加全國醫師人數以利衛生行政之進展案。(2)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 1931年(中華民國20年)53歲 著皇漢醫學批評,先后在社會醫保按期發表,至此,作單刊本出版。 1932年(中華民國21年)54歲 任東南醫學院校董會校董,兼任校董主席。 1933年(中華民國22年)55歲 七月,余氏醫述二集編成。 1934年(中華民國23年)56歲 三月,任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顧問。任中華醫學雜志編輯主任。方言病詁(后易名方言病疏)脫稿。 1940年(中華民國29年)62歲 11月1日爾雅病詁(后易爾雅病疏)脫稿。 1941年(中華民國30年)63歲 12月15日,說文解字病詁(后易名說文解字病疏)脫稿。 1942年(中華民國31年)64歲 2月9日,廣雅病疏脫稿。 1943年(中華民國32年)65歲 二月,十三經病疏脫稿。 1944年(中華民國33年)66歲 秋,任中國醫藥研究所所長。 1947年(中華民國36年)69歲 一月初著手作《古代疾病名候疏義索引》。 1948年(中華民國37年)70歲 醫史雜志出刊先生七十歲生日紀念論文專號。 1949年 71歲 全國解放。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先生益努力閱讀馬列一類之書。從無線電廣播中學習俄文。 1950年 72歲 五月,任全國第一屆衛生會議籌備委員會華東分會委員。先生被聘為全國第一屆衛生會議特邀代表。 1951年 73歲 任華東醫務生活期刊編輯委員會。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土產交流大會籌備委員會中醫專門委員會專門委員。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委員。中央衛生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編纂委員會特邀委員。中華自然科學專門會聯合會委員。上海市科學普及協會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衛生局中醫進修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理事。 1952年 74歲 任上海市衛生局成藥審查委員會。上海市國醫訓練所學術講座講師。 1953年 75歲 一月一日,任上海市新成區第四聯合診所所長。9月30日病。 1954年 76歲 一月三日(農歷11月29日)晨9時35分,病逝同濟醫院。享年75歲。遺命將遺體交醫學院作病理解剖。六日上午奠祭,下午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