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詞鑒賞中,對他們之間的區別有一點不明白,請幫幫我區分一下 好嗎

熱心網友

1。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以及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微草等等,都是詩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對象。如白居易的“離里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地發出對自然規律不可抗拒的感嘆。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此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來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悅”之情;“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則借景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憂慮和對家人的思念之情。3。托物言志一般是指詩人把自己與一種能代表自己此時此刻處境或思想的物體結合起來,對物體進行描述和刻畫,用來表明自己的心跡和愿望。如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就是典型的托物言志。

熱心網友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區別:借景抒情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的是情感,表現的是情緒,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樂、哀、愁,但我們不應把這種情緒看成是一種思想。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詩歌散文中經常運用的表現手法,即作者借助對某種事物的刻畫來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種觀點的一種方法。更重要的是詩人要通過描寫的物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