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臺灣公司要求繪圖員在用CAD繪圖時用第三角表示法,它與國標的制圖表示法有何區別,請多多指教
熱心網友
一些國家和地區采用第三角法,其工程圖繪制標準,各視圖在圖面上擺放的位置和我國大陸的不一樣。上下、左右視圖相對主視圖的關系,在兩種標準中正好相反。第三角投影法簡介(注意:原網頁上的圖未貼上)——( 國家標準GB/T14692-1993中規定,我國的機械圖樣“應按第一角畫法布置六個基本視圖,……必要時(如按合同規定等),才允許使用第三角畫法”。因此,除按合同規定外我國均采用第一角畫法。但在國際間的技術交流中,常常會遇到第三角畫法的圖紙,下面對第三角畫法作一簡要介紹: 我們曾在第四章中介紹過,三個互相垂直的平面將空間分為八個分角,分別稱為第Ⅰ角、第Ⅱ角、第Ⅲ角……,如下圖所示。 第一角畫法是將機件置于第Ⅰ角內,使機件處于觀察者與投影面之間(即保持人→物→面的位置關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我們以前討論的投影畫法都是第一角畫法。 第三角畫法是將機件置于第Ⅲ角內,使投影面處于觀察者與機件之間(即保持人→面→物的位置關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如圖所示。從圖可以看出,這種畫法是把投影面假想成透明的來處理的。頂視圖是從機件的上方往下看所得的視圖,把所得的視圖就畫在機件上方的投影面(水平面)上。前視圖是從機件的前方往后看所得的視圖,把所得的視圖就畫在機件前方的投影面(正平面)上。其余類推,見下圖所示。 第一角畫法與第三角畫法的投影面展開方式及視圖配置如下圖所示。仔細比較兩種畫法便可看出,雖然兩組基本視圖配制位置有所不同,但各組視圖都表達了機件各個方向的結構和形狀,每組視圖間都存在著長、寬、高三個方向尺寸的內在聯系和機件上各結構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關系。這里將兩種畫法的投影規律總結如下: (1) 兩種畫法都保持“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投影規律。 (2) 兩種畫法的方位關系是:“上下、左右”的方位關系判斷方法一樣,比較簡單,容易判斷。不同的是“前后”的方位關系判斷,第一角畫法,以“主視圖”為準,除后視圖以外的其它基本視圖,遠離主視圖的一方為機件的前方,反之為機件的后方,簡稱“遠離主視是前方”;第三角畫法,以“前視圖”為準,除后視圖以外的其它基本視圖,遠離前視圖的一方為機件的后方,反之為機件的前方,簡稱“遠離主視是后方”。可見兩種畫法的前后方位關系剛好相反。 (3) 根據前面兩條規律,可得出兩種畫法的相互轉化規律:主視圖(或前視圖)不動,將主視圖(或前視圖)周圍上和下、左和右的視圖對調位置(包括后視圖),即可將一種畫法轉化成(或稱翻譯成)另一種畫法。 第一角畫法 第三角畫法 另外,ISO國際標準中規定,應在標題欄附近畫出所采用畫法的識別符號。第一角畫法的識別符號為下圖(a)所示,第三角畫法的識別符號為下圖(b)所示。我國國家標準規定,由于我國采用第一角畫法,因此,當采用第一角畫法時無須標出畫法的識別符號。當采用第三角畫法時,必須在圖樣的標題欄附近畫出第三角畫法的識別符號(如下圖(b)所示)。 。
熱心網友
通俗說法:(樓上的東東看了頭暈) 第三角畫法:主視圖確定后,俯視圖畫在主視圖上面,右視圖畫在右邊,依次類推; 第一角畫法:主視圖確定后,俯視圖畫在主視圖下面,右視圖畫在左邊,依次類推; 第三角與第一角的畫法是剛好相反的,但本質一樣都是三視圖。 我國國標采用第一角畫法,美、日用第三角畫法,所以臺灣跟著美、日屁股也用第三角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