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現在4個半月,體重還只有6.5kg,現在每天大約吃600-750ml奶,有時吃奶前哭鬧得很厲害,比打針哭得還要聲嘶力竭,真是讓人又著急又心疼又無奈!有什么好辦法嗎?

熱心網友

4~5個月嬰兒日需奶量約700毫升,一般每日喂奶5次,每次140毫升。因此寶寶的食量應該是正常的。最好按需喂養。至于體重,也不能肯定寶寶偏瘦,一般1-6個月嬰兒的標準體重(克)=出生時體重(克)+月齡×700(克)。如果寶寶飲食正常,精神正常,睡眠正常,反應正常,就不會有什么大問題。嬰兒的哭跟成人說話一樣,是其表達要求或情感的方式。年齡越小,哭的時間越多。嬰兒的啼哭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如果嬰兒的哭聲宏亮,時間短暫,飲食、面色、大小便等都正常,這是嬰兒本能性啼哭,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嬰兒生理性啼哭的原因有:·饑餓:哭聲響亮,頭不時左右轉動,口唇作吸吮動作,雙腳緊蹬,并有啃拳動作,如給喂奶,哭聲立即停止。·困倦時:哭聲開始響亮,漸漸變為細小無力,兩手揉眼,不愿睜眼,只要能讓他安靜或放到床上,很快會入睡。·撒嬌:哭聲時高時低,邊哭邊手舞足蹈,抱起或愛撫他時,哭聲自然停止。·其他:衣服太緊,過冷過熱,或蚊蟲叮咬等可引起嬰兒啼哭,找出原因嬰兒自然會不哭。對于嬰兒生理性啼哭,家長不必急于去哄、拍或抱著孩子邊走邊晃,以免孩子養成不良習慣。通過細心觀察,父母可以逐步掌握自己孩子啼哭的規律。嬰兒的哭聲若與平時不同,持續時間長,或時哭時停,喂奶或愛撫均無效果,或者只能暫時止哭,父母就要考慮孩子可能有什么地方不適。常見的有:①哺乳時啼哭。喂奶時避開奶頭,有口臭和流涎,可能有口腔感染,如鵝口瘡、皰疹性口腔炎等。嬰兒雖然餓了,但因為口舌潰瘍使吸吮和吞咽時疼痛,所以喂奶就哭。②啼哭時搖頭或抓耳,牽拉耳廓時哭得更兇,可能是外耳道癤腫或急性中耳炎,或外耳道有異物。③夜間啼哭。多數是因上呼吸道感染以致鼻塞,妨礙呼吸和吸奶引起,解除鼻塞后哭聲即停止。④睡眠不安,煩躁多汗,愛哭,家長要檢查子是否有佝僂病早期癥狀。⑤哭聲急促,伴咳嗽喘氣、鼻翼扇動、口唇青紫,多為肺炎、支氣管炎。如果平時一般情況尚好,只在啼哭時出現氣急和面色青紫,應請醫生檢查有無先天性心臟病。⑥嬰兒突然大聲哭鬧,煩躁不安,兩腿屈曲,喂奶或抱起仍啼哭不止。如輕揉小兒腹部,或放置熱水袋熱敷后,哭聲暫時停止。這種情況多為嬰兒腹痛所致。⑦其他:小兒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皮膚皺褶處潰爛、紅臀,被褥、衣物粗糙,燒、燙傷、碰撞、骨折等。這些原因引起的哭鬧突然、劇烈,哄抱不能奏效,須及時處理。。

熱心網友

體重偏低,建議到兒科醫院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