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二戰時就有k號干糧、巧克力、能量棒、罐頭等,那咱們呢??我知道有壓縮干糧,還有呢???
熱心網友
軍用食品是指按軍隊規定的技術標準生產、供應的各類制式食品的總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用食品分為野戰食品、遠航食品、救生食品和通用食品四大類。 1、第1階段(1949-1976) 1949年以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制式野戰食品。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因限于當時的生產和實際情況,部隊中作戰時供應主要食物是便于攜帶的炒面、炒米這樣一類食物。直至抗美援朝時期,國內雖有軍糧的制備和研究,但品種少,口味單純,不耐貯藏,易于變質。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與營養研究所1953年研究過速煮米和速煮面,當時的保質期僅為1年。1958年總后和上海食品工業研究所共同試制了4種干糧。其中包括壓縮咸餅干、雜糧餅干、壓縮蠶豆糕、玉米糕等。此后,野戰食品,主要研究集中在壓縮干糧上。如701、702壓縮干糧,而罐頭食品主要由地方工廠研制。 2、第2階段(1976-1982) 1976年至1982年,我軍研制了第一代野戰食品。其基本內容是"三主"、"三副"。"三主"包括761壓縮干糧、脫水米飯、脫水面條;"三副"包括午餐肉丁罐頭、犖炒什錦罐頭、醬爆肉丁罐頭。 第一代食品的主要特點:一是同時考慮了主食、副食;二是壓縮干糧和罐頭均以馬口鐵為包裝材料;三是未形成餐份,主、副食分開包裝;四是未形成餐譜。 我軍第一代野戰食品中的脫水米飯因貯存期短、脫水面條因復水后口感較差,未裝備部隊形成保障能力。第一代野戰食品中真正裝備部隊,起保障作用的是761壓縮干糧。到1995年,761壓縮干糧仍然是我軍野戰食品中的骨干品種。 3、第3階段(1983-1994) 1983-1986年,我軍開始根據戰場飲食保障的需要,研制第二代野戰食品。第二代野戰食品設想的主要品種是:普通單兵食品、普通集體食品、邊防巡邏食品、坦克兵食品4種。其中,普通單兵食品供應擔負主攻任務的一線部隊穿插、迂回時使用,供偵察部隊和戰斗激烈、無條件做飯的部隊單兵使用;普通集體食品主要用于不便供應熱食的防御陣地部隊、固守山頭、要塞部隊及其他小分隊、班等;坦克兵食品主要供坦克兵及特殊地域、條件下的作戰部隊使用;邊防巡邏食品,主要供應邊防巡邏部隊及相應條件下的作戰部隊使用。 其主要技術、戰術指標是:①每種食品研制2-3個品種,主、副食配套包裝。普通集體食品每箱10人餐份,坦克兵食品每箱5人餐份。②接受性較好。具體要求符合《后勤裝備鑒定定型試驗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單兵食品不加調理即可食用,集體食品經簡單加熱即可食用。③食品三大營養素比例合理,符合衛生要求,熱量指標:普通食品每日份3000千卡左右;邊防巡邏和坦克兵食品每日份3500千卡左右。④單兵食品采用軟包裝,便于攜帶和開啟使用。⑤各種食品保質期不低于2年。 第二代野戰食品的特點是:①主、副食組合配套,營養素構成合理,口味大眾化,原料來源廣泛。②初步形成陸勤野戰食品系列,保障陸軍不同兵種的需要。③全部采用軟包裝,減輕重量,縮小體積。 86年后,圍繞著第二代野戰食品的幾項分題,開展了861單兵口糧(高原部隊邊防巡邏專用食品)、偵察兵食品陸勤系列野戰食品90壓縮干糧、94脫水米飯、脫水面條、軍用蔬菜罐頭的研究。其中,偵察兵食品、861單兵口糧、94脫水米飯、陸勤系列野戰食品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脫水面條、軍用蔬菜罐頭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 861單兵食品 861單兵食品實際是第二代野戰食品中的"邊防巡邏食品"。1983年開始研究,1986年9月結束。其主要內容物有豬肉米飯軟罐頭、水果軟罐頭、壓縮干糧三部分構成。每日份重量1582。5克,熱量4275千卡。主要特點是:口味好,營養豐富,熱量高,體積小,攜帶和運輸、使用方便。首次將軟罐頭技術用于軍需,填補了我軍罐頭食品的一項空白。 偵察兵食品 偵察兵食品研究1986年2月開始,1987年6月結束。偵察兵食品含有米飯、醬米肉、水果軟罐頭食品、壓縮干糧、巧克力和提神飲料等10種食品。每日份2包,重985克,體積1435厘米3。主要特點是:體積小,口味好,營養豐富,便于攜帶食用,具有解渴、興奮和抗疲勞作用,具有較好的接受性和連食性。 陸勤系列野戰食品 陸勤系列野戰食品1989年開始研制,1992年完成。陸勤系列野戰食品主要包括普通單兵、特種單兵食品,普通、特種集體食品。各種食品均含3種食譜。其主要特點:①初步建立了陸勤野戰食品系列。②主副食品種多,口味好,配套包裝,接受性較好。③采用了軟包裝材料,縮小了體積,減輕了重量,提高了野戰食品的攜帶性、使用方便性。 90壓縮干糧 90壓縮干糧于1990年開始研究,1992年8月完成。研制90壓縮干糧的主要目的是解決761壓縮干糧經貯存后發硬,水分過低,食用時難以下咽的不足,以及口味、包裝方面的問題。90壓縮干糧的主要特點:①熱量密度高,每克熱量5千卡。②口味好,軟硬適中,易于下咽,有較高的接受性,連食性和耐饑性。③包裝材料采用鋁塑包裝材料代替馬口鐵,開戶方便,包裝材料重量大大減輕。 94脫水米飯 94脫水米飯從1992年開題研究,1994年完成。我軍研究脫水米飯的歷史悠久,從建國初期就開始了研究。1982年定型的第一代野戰食品中,脫水米飯是三種主食之一。但由于工藝和設備問題,一直沒有形成保障能力裝備部隊。因此,新研制的94脫水米飯從根本上攻克了這一難關。94脫水米飯的特點是:①脫水米飯復水性能好,85℃以上熱水復水10分鐘左右。②貯存性能好,保質期達到2年以上。 脫水面條 脫水面條于1992年開題研究,1994年完成。與脫水米飯一樣,是研制多年未達到要求的項目。新一輪脫水面條特點是:①面條直形化。單位體積較市場上流行的各種方便面小。②產品α-化度高,在85℃復水時性能好。 軍用蔬菜罐頭 軍用蔬菜罐頭從1992年開始研究,1994年完成研究。由于我軍的蔬菜罐頭大多為高酸罐頭,品種較少,品種較少,研制該項目的主要品種是要增加新型優質的新品種,以適應部隊的需要。新研制的主要有脆綠黃瓜、麻辣豆芽和胡蘿卜罐頭。軍用蔬菜罐頭的特點是:①罐頭口味為低酸,在多年一貫制的蔬菜罐頭中,增加了新口味。②使用了新型食品添加劑,降低了殺菌溫度,提高了內容物的品質,尤其是脆度。③采用了新的燙漂工藝,有利于殺酶和護色。從1983-1994年的10年間,盡管第二代野戰食品未正式通過鑒定,但是,我軍的野戰食品研究工作呈現了飛躍發展的勢頭。一共有7個項目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 這段時期研制的野戰食品的主要特點是:①各項目先后應用軟罐頭包裝材料,填補上我軍未裝備軟罐頭食品的空白。②野戰口糧設計時考慮了餐份或日份。注意了主食、副食和其他小食品的搭配,注意了營養平衡。③注意研究主食品種,脫水米飯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在組成形式上構成了餐份食品、日份食品,單兵食品和集體食品;在營養上提出了熱量指標和營養素比例指標;在技術上軟罐頭使用了軟包裝材料,脫水米飯貯存使用了除氧劑。 4、第4階段(1995-) 我軍開展了高能野戰口糧和以主食、副食、湯飲料以及自加熱器四大系列為基礎的新一代野戰食品的研究。 高能野戰口糧首次在野戰食品中使用了功能性物質,渡海登陸野戰食品首次使用了自加熱裝置,直型營養速食面條實現了40年來的突破,它可在冷水中復水,也在熱水中復水,還能水煮。在相應技術領域,都獲得了較大的突破,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與此同時,我軍的自加熱器研制也獲得了較大的突破,發熱效率達到美軍90年代的技術水平。 這一階段的特點:開展了高熱量密度、模塊化和具有功能性野戰食品的研究;開展了自加熱野戰食品的研究;開展了先研究基本品種,后進行組合配套的系列化、餐譜化、熱食化的野戰食品研究,提高我軍野戰食品的綜合保障能力。 高能野戰口糧(94-96) 高能野戰口糧是一種應急口糧,每日份由高能模塊、營養模塊、風味模塊和增加膠囊四部分組合而成。用三層復合薄膜真空包裝,中包裝用紙盒。凈重約400克,熱量8360千焦耳。口糧形狀為塊狀或牙膏狀,便于部隊食用和攜帶。主要用于機動作戰和特種警備部隊在3-5天內應急時使用。 該口糧的特點是:①熱量密度高(22。2KJ/g),重量輕,體積小,便于攜帶使用。②功能性強。該口糧除供給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和熱量外,還具有顯著的調動人體內脂肪和提神抗疲勞作用。③模塊化組合,便于形成不同的組合形式,適于不同人員的使用要求。④品種多,營養齊全,口味好,有較好的連續食用5天的接受性。沒有不良的生理反應,深受部隊歡迎。⑤貯存性好,常溫可達兩年。 直型速食面條 直型速食面條是新一代軍用食品主食系列中重要品種。解決我軍主食品種單調,至今未裝備面條類野戰食品的不足。為野戰食品系列化、餐譜化提供品種。采用現有方便面的包裝,保質期可達2年以上。由該成果配套組成的單兵速食面條具有以下先進性:一是可接受性好。主食、配菜、湯料和調味料的組合,有干有稀,較好地形成了整個食品的風味、口感,尤其在寒冷季節使用,具有鼓舞士氣,提高體能的作用。二是使用方便。不受熱水條件的限制;可泡可煮;餐具配套齊全;重量輕,分發方便;可在車輛行進中機動保障。三是復水盒設計新穎。采用雙層結構,有利于保溫和防止燙手;復水盒可作為復水容器,餐具、貯存包裝和分發件,一物多用。 凍干脫水蔬菜 該成果主要用解決高原、邊防、海島、艦艇等部隊在特殊環境下的蔬菜供應問題。本成果的基本原理是根據水的三相變化理論,采用冷凍升華干燥方法,將預處理過的新鮮蔬菜等進行脫水干燥,結合真空充氮、脫氧等新型綜合包裝工藝,使加工后的產品經長期貯存后再復水,仍能基本保持原有鮮菜的色、香、味、形和營養。 自加熱食品 我軍近年研制的自加熱米飯采用的加熱器由一拉熱食品有限公司提供,屬生石灰水合型,也存在單位質量發熱量小,熱劑用量大,反應產物氫氧化鈣嚴重污染環境,產品易吸水受潮失效,生產工藝復雜,不能實現自動化、規模化生產。該產品是我軍自熱野戰食品發展過程中的過渡產品。我軍自熱食品在產熱效率、加熱有效率、總加熱效率、綜合加熱性能均優于國內外同類產品,且價格較國外同類產品有大幅度下降。新研制的自熱野戰口糧整體上應具有高效的自加熱功能,產品體積較小,啟動攜帶使用方便,營養豐富,口味接受性好。保質期二年,保存期二年六個月。☆人們并不知曉,其實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那天起,我國最早的快餐食品 研究已進入攻堅階段。只不過代表著“國字號”研究的機構,是一所軍隊科研所 ,是一群軍人。 打開我軍軍用食品研究厚厚的檔案,我們清晰地看到:早在1951年,我軍最 具權威的研究所———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已將中國人喜愛的傳統主食———面 條制成了方便面,并實現了工業化生產。當這一代表著中國“第一代快餐”的方 便面運到朝鮮前線時,不僅受到志愿軍戰士的歡迎,而且連美國人也感到震驚。 如今風靡百姓中的“康師傅”方便面,其實就是日本人1958年發明、并通過港臺 而引入我國的快餐食品。盡管如此,它比我國研制的方便面整整晚了7年。 人們不會忘記,進入六七十年代,我軍自己研制的壓縮干糧曾風靡一時,似 乎一夜間成為國人心目中快餐食品的“王牌”。當時,人們爭著搶著,為買到一 桶壓縮干糧還要托部隊的熟人走后門。正是這種現在看來不盡如人意的快餐食品 ,竟名傳國外。前不久,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女老板找到總后勤部軍需部某研究 所,要求購買761型壓縮干糧,準備與越南商人做貿易。當科研人員將新一代壓縮 干糧介紹給她時,她不停地搖頭。她說,越南百姓吃過中國的快餐食品,覺得76 1型壓縮干糧最有味道。今年以來,一些非洲國家也慕名通過有關方面向我國購買 軍隊研制的壓縮干糧。 據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軍用食品研究室何錦風主任介紹:我軍早期研制的罐 頭系列也同樣有著顯赫的名聲。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能吃上一聽軍用罐頭,哪怕 是一聽酸菜罐頭,都不亞于今天我們吃上一頓豐盛的大餐。當年的水兵們探家帶 上幾聽軍用罐頭,都顯得比其他兵種更加神氣。甚至有些孩子暗中發誓,長大了 一定要當水兵,因為水兵有罐頭吃。 何主任是軍用食品的研究專家,他肯定地告訴記者:軍用食品一定是快餐食 品,而快餐食品卻不一定能成為軍用食品。快餐性只是軍用食品性能指標的一個 方面。除此之外,軍用食品還包括他的營養結構、口感、連續接受性和攜運性能 、安全性能、保質期等。 除專為抗美援朝研制的方便面之外,何主任將我國軍用食品的研究概括為“ 三代”:第一代為野戰食品。由壓縮干糧、脫水面條、脫水米飯三種主食和午餐 肉罐頭、葷炒什錦罐頭、醬爆肉丁罐頭三種副食構成。這期間軍用食品已經形成 主副食搭配的結構。第二代為陸勤系列野戰食品,如脫水米飯等。我國快餐食品 中的軟包裝罐頭、脫水米飯都是我軍在國內率先開發研制的,這些食品實際上就 是濃縮了官兵餐桌飯菜的快餐食品,它有飯、有菜、有湯,非常符合官兵的飲食 習慣。如今,我軍的軍用食品研究進入第三代研制期,一種新型的“方便面”問 世,不僅口感較民用方便面好,而且可以用開水或冷水泡著食用,其方便性令世 界叫好。這種面條已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與此同時,我軍的快餐米飯也宣告研 制成功,并將陸續裝備部隊。 該快餐米飯的包裝和加熱方法異常特別:裝在一種帶拉鏈式的食品袋中,加 入開水,幾分鐘后與配套的副食、湯料一起構成了一餐典型的中國式快餐。同時 ,為解決中國人愛吃熱食的習慣,一種體積小、重量輕、效能高的無火焰自動加 熱器也隨著快餐米飯一起問世,不久將進入工業化生產階段。 滿足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軍用快餐研制攻下兩大世界難題 眾所周知,中國人與西方人的飲食習慣有本質區別。比如說,美軍的面包、 奶酪、果醬和黃油,既是方便的快餐食品,又是很好的營養食品,如果我們照搬 顯然不行。因為中國的飲食結構是以淀粉食物為主,飯菜講究色、香、味,這與 西方以蛋白質、脂肪為主的食物結構有本質區別。再有營養的食品,吃不下或不 愿意吃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因此,南方人愛吃大米,北方人愛吃面食,研制中國 的軍用快餐食品必須考慮這兩個基本因素。 然而,大米、白面是淀粉食品,它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在一定的水分下,放 置一段時間就會變“生”,專業俗語稱其為“回生”。回生的淀粉食品不但失去 了營養價值,也失去了正常的口感。淀粉回生是一道國際性難題,世界各國目前 都未能攻克。西方國家因飲食結構中淀粉食品少,淀粉回生的矛盾不算突出,而 我們研究軍用快餐,這是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曾幾何時,為解決這一難題,一代 又一代軍用食品科技工作者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他們終于通過迂回的方法,找到 了用脫水方法來保存淀粉食品的有效途徑。現在市場上的方便米飯、方便面條都 是這種成果的產品。1999年軍隊科研人員與無錫輕工業大學合作,對淀粉回生的 機理進行了更深層的探討,又找到一種更先進解決回生問題的辦法。可以預見, 在不久的將來,一種符合軍隊要求的長時間不“回生”的米飯罐頭、面條罐頭必 將成為我軍“罐頭戰場”上的主食品種。而這些品種的研制成功又將把民用快餐 食品推向一個新的水平。 總后軍需食品研究所的退休高級工程師吳德之告訴記者:軍用快餐食品研究 遇到的第二道世界性難題是蔬菜罐頭的脆性問題。稍微熟悉罐頭加工工藝的人都 知道,蔬菜罐頭一經殺菌,就爛糊沒魂了。吃這種罐頭,口中如同嚼海綿似的, 沒有一點脆性。提高脆度的方法是降低殺菌強度,而降低殺菌強度將影響罐頭的 保質期。為解決這一矛盾,他們幾經周折,終于篩選出一種新型抑菌劑,研制出 脆性良好的蔬菜罐頭。這種新型的蔬菜罐頭在部隊試吃后,官兵們都豎起了大拇 指,口味贊許率在90%以上。 營養價值高———軍用快餐在世界快餐家族中首屈一指 軍用快餐與民用快餐最顯著不同的標志之一是它特別強調食品的營養價值。 在野戰條件下,官兵的勞動強度是巨大的,一個人在重度軍事勞動中每人每天消 耗體能為4000大卡。軍用快餐所提供的能量必須達到4000大卡才能補充消耗的體 能需要,否則,就可能“入不敷出”,影響正常的訓練。在保證能量基本供應的 同時,還要加強營養素供應,如維生素、礦物質等。因此,軍用快餐絕不是簡單 的充饑品,是一份精心設計、營養結構合理的食品。在假冒偽劣食品頻出的年代 里,軍用快餐在社會上始終保持了較高的知名度,這是與它的科學設計、精心配 方分不開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我軍軍用食品的營養功能,已達到相當的水準,一種多 品種、多營養的“快餐”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隨著未來軍事斗爭的復雜性、艱巨 性增加,研制具有特殊功能性軍用快餐已成為我軍軍用食品研究的一個方向。目 前,在軍用食品的營養研究方面,我軍正努力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保質期長———軍用快餐創造了快餐食品“王國”的最高紀錄 軍用快餐一個非常特殊的要求就是保質期越長越好,這是由軍用食品供應的 特殊性決定的。工廠生產出來的每批產品都要經過幾次周轉,行程有時幾千公里 ,到達用戶手里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時間。因此,對保質的要求是異常嚴格的 。 就拿我軍研制的壓縮干糧來說吧,它的保質期相當長。為了提高壓縮干糧的 保質期,科研人員可謂費盡心機。壓縮干糧屬高油脂產品,變質的主要因素來自 氧化哈敗。為了避免這種結果,制作時采用了不易氧化的棕櫚油,添加抗氧化劑 ,采用了抽氧充氮鐵聽包裝,最后用錫焊密封的保存方法。 快餐米飯是不易貯存的食品。目前,民用快餐的保質期一般都在6個月左右。 快餐米飯的變質主要是因干燥飯粒中的油脂產生的,貯存時間一長就產生了哈喇 味。為了解決快餐米飯的保存問題,科研人員在快餐米飯的研制過程中,反復試 驗,經過像水閘一樣,設下重重關卡,最終達到長期貯存的目的。 我軍的其他快餐食品,如罐頭、方便面等,都是國內當之無愧的保質期最長 的快餐食品。 社會呼喚———軍用快餐何時“軍轉民” 不容質疑,軍用食品與國內快餐食品相比,在方便性、口感、營養和保質期 等性能指標上獨占鰲頭,它理所當然地成為國內快餐食品的“領頭羊”。展望未 來,軍用食品無疑將領導中國快餐食品的潮流。 今后,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潛在的快餐市場越 來越大。軍隊研制的快餐米飯、軍用方便面、壓縮干糧、米粥罐頭、米飯軟罐頭 、面條軟罐頭、快餐湯料、自加熱食品等都有著廣泛的市場。據何主任講,一些 商家已經找到他們,渴望通過技術轉讓、技術投入、技術合作等途徑盡快將軍用 快餐轉入民用市場,供廣大民眾享用。我們期待這一天的早日來臨。 。
熱心網友
我軍第一代野戰食品由壓縮干糧、脫水面條、脫水米飯和牛餐肉罐頭、葷炒什錦罐頭、醬爆肉丁。第二代為陸勤系列如脫水米飯等第三代為一種新型的“方便面”(冷熱水都可以泡)、快餐米飯。
熱心網友
壓餅干 很干!
熱心網友
壓餅干 很飽的 重要便于攜帶
熱心網友
肯定有 罐頭
熱心網友
壓縮餅干
熱心網友
很有見接啊
熱心網友
還有軍用罐頭!
熱心網友
以前壓餅干==現好了。難覓炊煙影 卻吃可口飯 研究所所長周國泰院士向筆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愛爾納國際偵察兵”競賽是各國軍事實力的一種較量,我軍每次都組隊參加。2001年一個風雨交加的黃昏,中國偵察兵代表隊潛伏在河邊的樹叢中,等待著天黑后伺機突破“敵”防線。趁著難得的空閑之機,隊員們悄悄地吃著特制的晚飯。只見有的隊員嚼著壓縮干糧;有的隊員打開罐頭喝著米粥;有的隊員撕開一個包裝袋、往里面灌雨水,很快像變戲法似地吃起熱乎乎、香噴噴的米飯;有的隊員則把水壺內的水往飯盒里一倒,十幾分鐘后,一盒近似手搟面的可口面條就制作完畢……在4天3夜進行的21個課目的強對抗賽中,我軍的參賽隊員由于食用了研究所提供的全套野戰食品,不僅節約了寶貴時間,而且及時補充了營養能量。在奪得比賽團體總分第一名后,隊員們興奮地說,得給野戰食品記上一大功。美軍一位參賽隊員被我軍的野戰食品所吸引,提出與我們交換。在品嘗之后,他高興得手舞足蹈。 做飯不用火 冷水泡面條 自熱米飯罐頭。這是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種體積小、營養豐富、口味純正、攜帶方便,具有高效自加熱功能的野戰口糧。采用體積小、加熱效率高、無污染的化學加熱片劑,不管是涼水、熱水,還是臟水、凈水,只要倒入食品袋的外包裝夾層中,十幾分鐘就能“煮”熟米飯。即使氣溫降至零下30攝氏度,只要加入加熱片劑和水,20分鐘后,已凍成冰疙瘩的米飯、面條軟罐頭,即可升至60-80攝氏度,特別適合寒區部隊在野外訓練、駐訓及作戰等情況下使用。這項研究成果獲得了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直型營養速食面。這種方便面不同于市場上的方便面。市場上的方便面要用開水沖泡,且體積大、保質期短。部隊對速食面條的要求是體積小,攜帶方便,不怕壓,能用冷熱不同溫度的水沖泡,保質期在兩年以上。為達到這些要求,研究所集中了精兵強將聯合攻關,成功攻克了擠壓工藝生產等技術難關,解決了面條在高溫下渾湯、粘連等問題。直型營養速食面條具有諸多優點:能在20攝氏度至100攝氏度的水中復水;形狀為直型,耐壓,便于攜運;營養全面;口感接近手搟面條;保質期兩年以上。這一研究成果獲得2001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年香港國際發明展金獎并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脫水快餐米飯罐頭。大米、白面制作罐頭食品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放置一段時間會“回生”。“回生”的食品不但失去了營養價值,也失去了正常的口感。研究所的技術人員找到了對付“回生”的“殺手锏”:用脫水方法來保存淀粉食品。據技術人員介紹,脫水快餐米飯,是在大米熟化的情況下,采用高溫快速干燥,使淀粉分子來不及變化而被烘干固定下來。這樣就降低了水分活度,米飯長時間放置也不會發生“回生”和霉變。食用時,只需加適量的水就可在較短時間內恢復到糊化狀態,和剛煮好的米飯一樣可口。脫水快餐米飯,不僅有滿足單兵食用的小包裝,而且已經形成了系列。這種軍用快餐食品特別適合部隊野戰條件下無炊事裝備時應急保障,解決了部隊官兵在冬季寒冷條件下野外執行任務吃不上熱食的難題。 米粥罐頭。吃過“八寶粥”的人都會對它的甜有著深刻的印象。市場上很少有咸味粥罐頭,是因為咸味粥久置后會產生湯、米分層的現象。官兵反映,在體力消耗很大的情況下,吃甜膩的“八寶粥”會感到口渴,希望能吃到咸米粥。經過無數次試驗,科研人員很好地解決了咸味型米粥在儲存中出現分層的問題,研制出功能型米粥罐頭和咸味型米粥罐頭。米粥罐頭含有較多水分,可與壓縮干糧配套供應。新一代壓縮干糧的口感不同于以往,吃起來特別香酥,而且營養性和儲存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米粥罐頭與壓縮干糧組成餐份化口糧,也可作為傷病員口糧。 副食品種多 四季吃蔬菜 副食罐頭。研究所的展室里,一排排罐頭令我們好象置身于食品超市。這些副食罐頭系列是我軍“新一代”野戰食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研制出肉類、蔬菜類、禽蛋類、水產類、果醬類等7大類20多個品種,實現了食品品種的系列化。在新一代副食罐頭的研制中,科研人員先后攻破了食品儲存期的抑菌和蔬菜罐頭保脆等技術難題,較好地解決了部隊在特殊環境下的蔬菜保障難題。 功能小食品 美味又神奇 增力膠囊。據資料載,如果能調動人體內1克的脂肪,其能量就能支持一個人跑完馬拉松全程。但脂肪的調動,受制于體內的腺苷。基于這一理論,具有抗疲勞作用的增力膠囊誕生了。服用增力膠囊后,膠囊中的腺苷阻斷劑發揮作用,從而調動體內脂肪,使人在攝入少量食物的情況下也能進行高強度運動。某特種部隊做了一個試驗:100名官兵按單雙數分為兩組,一組每天只食用400克食物并服用增力膠囊;另一組按正常飲食標準進食。在連續4天的試驗中,服用少量食物和增力膠囊一組的官兵都保持著較好的體能,訓練成績與另一組幾乎沒有差別。 液體能量棒。一般食品食用后人體的吸收率比較低。研究所科技人員采用生物分子技術,將淀粉的葡萄糖鏈剪裁成不同的長度,使食物進入人體后,人體先吸收較短鏈的葡萄糖分子,再吸收較長鏈的,最后吸收長鏈的,從而使人體對食物的吸收率提高幾倍。利用這一技術研制成功的液體能量棒,使部隊在野外行動時帶較少的食品就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 電解質飲料粉。訓練與作戰行動,會造成人體很大的體力消耗,使人體內乳酸增加、血糖降低、血中電解質濃縮,人就會感到疲勞、乏力。研究所研制的電解質飲料粉,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還添加了無機鹽和抑制嘔吐的營養品,食用后能中和乳酸,使體內血糖濃度上升,生津止渴,防暑降溫,提神抗疲勞。需要時,倒入隨身攜帶的水壺里就可飲用,成為戰士十分喜愛的“方便飲料”。 研究所研制的適用于部隊的湯料、飲料和調味料等,填補了我軍野戰食品研究中無湯飲料品種的空白。湯飲料系列不僅可以合理補充礦物質、維生素,提高人體應急反應能力,而且有調節口味、促進食欲的作用,使得野戰食品更接近正常膳食。 新一代野戰食品的研制成功,不僅拓展了官兵野外飲食保障手段和方式,而且形成了系列化、餐譜化、熱食化。(完) 。
熱心網友
中國的野戰食品曹雪勤 秦偉 胥金章 你見過不需要專門炊事人員,不需要鍋碗瓢盆,不需要蒸、煮、燜、炒,在雪域高原、戈壁沙漠、江河海域,能吃上熱乎乎的飯、喝上熱騰騰的湯嗎?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研制的系列野戰食品,使這一切變為了現實。品味我軍新一代野戰食品,會令你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受。 難覓炊煙影 卻吃可口飯 研究所所長周國泰院士向筆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愛爾納國際偵察兵”競賽是各國軍事實力的一種較量,我軍每次都組隊參加。2001年一個風雨交加的黃昏,中國偵察兵代表隊潛伏在河邊的樹叢中,等待著天黑后伺機突破“敵”防線。趁著難得的空閑之機,隊員們悄悄地吃著特制的晚飯,只見有的隊員嚼著壓縮干糧;有的隊員打開罐頭喝著米粥;有的隊員撕開一個包裝袋、往里面灌雨水,很快像變戲法似地吃起熱乎乎、香噴噴的米飯;有的隊員則把水壺內的水往飯盒里一倒,十幾分鐘后,一盒近似手搟面的可口面條就制作完畢……在4天3夜進行的21個課目的強對抗賽中,我軍的參賽隊員由于食用了研究所提供的全套野戰食品,不僅節約了寶貴時間,而且及時補充了營養能量。在奪得比賽團體總分第一名后,隊員們興奮地說,得給野戰食品記上一大功。美軍一位參賽隊員被我軍的野戰食品所吸引,提出與我們交換。在品嘗之后,他高興得手舞足蹈。 做飯不用火 冷水泡面條 自熱米飯罐頭。這是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種體積小、營養豐富、口味純正、攜帶方便,具有高效自加熱功能的野戰口糧。采用體積小、加熱效率高、無污染的化學加熱片劑,不管是涼水、熱水,還是臟水、凈水,只要倒入食品袋的外包裝夾層中,十幾分鐘就能“煮”熟米飯。即使氣溫降至零下30攝氏度,只要加入加熱片劑和水,20分鐘后,已凍成冰疙瘩的米飯,面條軟罐頭,即可升至60—80攝氏度,特別適合寒區部隊在野外訓練、駐訓及作戰等情況下使用。這項研究成果獲得了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直型營養速食面。這種方便面不同于市場上的方便面。市場上的方面要用開水沖泡,且體積大、保質期短。部隊對速食面條的要求是體積小,攜帶方便,不怕壓,能用冷熱不同溫度的水沖泡,保質期在兩年以上。為達到這些要求,研究所集中了精兵強將聯合攻關,成功攻克了擠壓工藝生產等技術難關,解決了面條在高溫下渾湯、粘連等問題。直型營養速食面條具有諸多優點;能在20攝氏度至100攝氏度的水中復水;形狀為直型,耐壓、便于攜運;營養全面;口感接近手搟面條;保質期兩年以上。這一研究成果獲得2001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年香港國際發明展金獎并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脫水快餐米飯罐頭。大米、白面制作罐頭食品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放置一段時間會“回生”。“回生”的食品不但失去營養價值,也失去了正常的口感。研究所的技術人員找到了對付“回生”的“殺手锏”;用脫水方法來保存淀粉食品。據技術人員介紹,脫水快餐米飯,是在大米熟化的情況下,采用高溫快速干燥,使淀粉分子來不及變化而被烘干固定下來。這樣就降低了水分活度,米飯長時間放置也不會發生“回生”和霉變。食用時,只需加適量的水就可在較短時間內恢復到糊化狀態,和剛煮好的米飯一樣可口。脫水快餐米飯,不僅有滿足單兵食用的小包裝,而且已經形成了系列。這種軍用快餐食品特別適合部隊野戰條件下無炊事裝備時應急保障,解決了部隊官兵在冬季寒冷條件下野外執行任務吃不上熟食的難題。 米粥罐頭。吃過“八寶粥”的人都會對它的甜有著深刻的印象。市場上很少有咸味粥罐頭,是因為咸味粥久置后會產生湯、米分層的現象。官兵反映,在體力消耗很大的情況下,吃甜膩的“八寶粥”會感到口渴,希望能吃到咸米粥。經過無數次試驗,科研人員很好地解決了咸味型米粥在儲存中出現分層的問題,研制出功能型米粥罐頭和咸味型米粥罐頭。米粥罐頭含有較多水分,可與壓縮干糧配套供應。新一代壓縮干糧的口感不同于以往,吃起來特別香酥,而且營養性和儲存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米粥罐頭與壓縮干糧組成餐份化口糧,也可作為傷病員口糧。 副食品種多 四季吃蔬菜 副食罐頭。研究所的展室里,一排排罐頭令我們好像置身于食品超市。這些副食罐頭系列是我軍“新一代”野戰食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研制出肉類、蔬菜類、禽蛋類、水產類、果醬類等7大類20多個品種,實現了食品品種的系列化。在新一代副食罐頭的研制中,科研人員先后攻破了食品儲存期的抑菌和蔬菜罐頭保脆等技術難題,較好地解決了部隊在特殊環境下的蔬菜保障難題。 功能小食品 美味又神奇 增力膠囊。據資料載,如果能調動人體內1克的脂肪,其能量就能支持一個人跑完馬拉松全程。但脂肪的調動,受制于體內的腺苷。基于這一理論,具有抗疲勞作用的增力膠囊誕生了。服用增力膠囊后,膠囊中的腺苷阻斷劑發揮作用,從而調動體內脂肪,使人在攝入少量食物的情況下也能進行高強度運動。某特種部隊做了一個試驗:100名官兵按單雙數分為兩組,一組每天只食用400克食物并服用增力膠囊;另一組按正常飲食標準進食。在連續4天的試驗中,服用少量食物和增力膠囊一組的官兵都保持著較好的體能,訓練成績與另一組幾乎沒有差別。 液體能量棒。一般食品食用后人體的吸收率比較低。研究所科技人員采用生物分子技術,將淀粉的葡萄糖鏈剪裁成不同的長度,使食物進入人體后,人體先吸收較短鏈的葡萄糖分子,再吸收較長鏈的,最后吸收長鏈的,從而使人體對食物的吸收率提高幾倍。利用這一技術研制成功的液體能量棒,使部隊在野外行動時帶較少的食品就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 電解質飲料粉。研究所研制的電解質飲料粉,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還添加了無機鹽和抑制嘔吐的營養品,食用后能中和乳酸,使體內血糖濃度上升,生津止渴,防暑降溫,提神抗疲勞。需要時,倒入隨身攜帶的水壺里就可飲用。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5年03月01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