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和尚可以用手機,上網沖浪,除了不能吃肉,不能結婚,這還算清心寡欲嗎?

熱心網友

心空則一切空,一切空也不住心.叫清心

熱心網友

“四大皆空”并不專指出家人,依佛教的理論,所有人都是四大皆空。在提到“四大皆空”這個名詞的時候,許多人往往自動地會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在大家的心目中,出家人看破了名利,看破了世事,這就叫做四大皆空。但大家對于“四大皆空”的究竟內涵卻并不知道。“四大”本來是指“地、水、火、風”這四種組成物質世界的元素。佛教主張世界萬物與人之身體皆由地、水、火、風這四大和合而成,說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要素組成,是說人身中的發毛、爪齒、皮肉、筋骨等與“地”的堅固性質相同,故稱為地大;人身中的唾涕、膿血、津液、痰淚、大小便等都是以潤濕為性,與“水”的性質相同,所以稱為水大;人身中之暖氣、溫度等都是以燥熱為性,與“火”的性質相同,所以稱為火大;人身中之出入息如風之好動,與“風”的性質相同,所以稱為風大。說人身的四大皆空,是說人的身體隨著年齡的增大,日歲的變換,發毛、爪齒有脫落,身體肥胖的增減,發毛、爪齒、皮肉沒有一樣是屬于實在的我的,所以說是“地空”;而血液、痰淚等也都在不斷的新陳代替,也不實在,所以說是“水空”;人的身體雖說都在37度左右,但隨著春暖秋涼、夏暑冬寒,人的體溫也在不斷的變化,從來不恒實不變,所以說是“火空”;而人隨著呼吸不斷地更換著身體中的氣息,以增加身體的氧氣的需要,所有的這一切動作只是完全身體中的二氧化碳與氧氣的更換,說明白一點,只是幫助空氣中氣息流通而已,無有一份氧氣或二氧化碳是實實在在屬于我的,所以說以“風”空。這是從一個有生命體的人來說明“四大皆空”,若是說得更徹底一點,當一個人撒手之后,他的身體、一切都留下了,身體、毛發、血液、體溫、氣息,沒有一點是不還給這個大自然的,這四大本來屬于這個大自然,一切皆不是“我”的,所以說“四大皆空”。。

熱心網友

心情就是清心,不要拘于形式.

熱心網友

一切境界皆是自性業力所現。如果你能做到四大皆空,他們也就四大皆空了。至于他們用什么東西作什么事情,并不應該成為攪擾你的因素。法無定法,一切皆是法,一切皆非法,不要執泥于一事一物。

熱心網友

佛也講究方便嘛,有先進的東西可以更好的宏揚佛法,為什么不用?

熱心網友

apei說得沒錯。

熱心網友

應該算四大皆空。其實這些都是一種表象,一種緣起,它(上網、打手機)本身就是空的!其實不光這些方面,現在僧人的住宿條件、飲食條件,不知道比佛陀時代好了多少倍!只不過打手機、上網什么的更容易被我們所不認同,認為僧人就應該過艱苦樸素的生活。其實我個人覺得不然,真正空與不空是不能從這些表象上看的,而要看他的心空掉沒有。雖然整天念經打坐,衣衫襤褸,張口一個阿彌陀佛,閉口一個阿彌陀佛的,可心里卻在胡思亂想。從表面上看也許你還會認為此人境界一定很深呢,其實并不是這樣。反之,雖然好的條件容易使我們產生對于物質的貪戀,但我們從內心不對這些執著,我們只是利用了這些緣起而已,我想,這不會影響我們的修煉。

熱心網友

手機和電腦都是工具,出家人以此作為溝通的工具和獲取信息的工具都是可以的。就好像即使在過去,出家人也會看書寫信,也要會客說話,也要講經說法。出家人的清心寡欲是為了自身的修行,而為了學習佛法,度化眾生也要多聞廣學,也需要多和眾人結緣。認為出家人就應該不會任何現代工具,應該無知無識,這是對佛法的一種誤解。

熱心網友

他們也要與時俱進嘛。說句實話,和尚也有欲望(不全是性),還有對權力、威望的渴求,對永生的期盼,有求怎能說是四大皆空呢!

熱心網友

當然

熱心網友

不吃肉,不結婚,不喝酒已經夠了

熱心網友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嗎

熱心網友

看他有沒有用手機電腦做些違規的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