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德國上空的戰略轟炸作為二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盟軍對德空中戰役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以下是美英歷史學家對對德空中戰役的一個簡要概述,可以說代表了西方對空襲德國的觀點和態度。節選自: THE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I,詞條 Germany,The Air Battle of1942年5月31日英國皇家空軍對科隆的轟炸,是二戰空中戰爭的轉折點。在這之前,是英國和德國對制空權的爭奪戰役。在這之后,開始了對德國的空中打擊。空襲科隆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取得的物質效果,也不在于對德國民心士氣的打擊。而是通過隨后一系列的空襲來向德國空軍參謀部表明,BBC廣播中所預言的那種轟炸,將會按計劃付諸實施。這就迫使德國從俄國前線中抽調力量轉到后方進行本土防空,從而幫助了蘇聯的抗爭。在1941年,德國空軍現有的全部飛機中有61%用于東線直接或間接支援地面軍隊,到1943年,這一比例下降到20%以下。組成陸軍空中保護傘的Me110、Ju88、Do217中隊大批返回德國,充當夜間殲擊機和截擊機。由越來越少的殲擊機進行保護的Ju87變得不太愿意冒險與蘇聯殲擊機交戰了。可是英國需要時間去改進空中集中突擊的方法。重要的進展之一是建立導航機部隊。這些部隊是根據德國空軍200大隊的方法建立起來的。第200大隊曾于1940-1941年的冬季連續襲擊了英國。導航機先于轟炸機主力部隊飛向目標,在漆黑的夜里用照明彈標示轉變點,以幫助經驗較少的轟炸機領航員;同時在目標上空投擲照明彈。他們采用紅色和綠色照明彈指示轟炸區域,直到轟炸員將炸彈投下為止。1943年春,英美已在西線取得制空權,而在東線,德國的空中優勢也已消失。1943年1月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美英領導人計劃一次旨在摧毀第三帝國軍事、經濟和工業力量,銷蝕德國人民意志的戰略性空中戰役。在盟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直接領導下,英國的查爾斯·波特爾爵士 (Sir Charles。F。A。Portal) 被任命協調戰役行動。接著美國人和英國人采用了美國空軍的艾拉·埃克將軍的建議,將可能進行攻擊的目標分為六組。按其重要順序,依次是:1,潛艇工廠2,飛機制造中心3,滾珠軸承工廠4,煉油廠5,合成橡膠廠6,汽車制造廠根據情況需要,可以改變先后次序。比如在1943年6月,德國飛機制造廠成為首要打擊目標。戰略總計劃("直射"行動/Pointblank)要求美國第8戰略航空隊和皇家空軍轟炸航空兵從英國基地出發實施聯合進攻。晝間轟炸由美國人負責,夜間轟炸由英國人負責。雙發的轟炸機逐漸被斯特林、蘭開斯特、哈利法克斯及B17、B24等四發轟炸機取代。在首次對比斯開灣潛艇修理基地進行空襲之后,皇家空軍發動了一次巨大的空中攻勢,包括三個連續的戰役--魯爾戰役,漢堡戰役和柏林戰役。魯爾戰役,包括43次重大突擊。起訖于1943年3月至7月。轟炸航空兵出動18506架次,被擊落872架,負傷2126架。到1943年8月,平均每天有787架飛機參加空襲。杜伊斯堡、埃森、科隆、杜塞爾多夫、多特蒙德、波鴻等城市和魯爾的工廠遭到嚴重破壞。5月16-17日夜間,皇家空軍的精銳部隊-第617中隊在G·P·蘭布森指揮下,率領19架蘭開斯特轟炸機炸毀了莫奈河和埃代爾河的水壩,在秋天到來之前,魯爾區的工業和灌溉陷于停頓。漢堡戰役從7月24日至8月3日,出動17021架次,被擊毀飛機695架,負傷1123架。德國遭受的損失是巨大的。此次戰役中,轟炸機第一次采用箔條干擾技術,減少了損失。作為附帶的插曲,8月17-18日夜間,皇家空軍對佩內明德的V型飛彈工廠進行了著名的空襲。柏林戰役從11月23日開始,是皇家空軍一次失敗的戰役。出動的20224架次飛機中,被擊毀1047架,擊傷1682架。在皇家空軍進行這三大戰役期間,埃克的美國第8戰略航空隊也深入德國腹地,襲擊其生產飛機、人造纖維和滾針軸承的工業城市。10月14日對施魏因富特的轟炸摧毀了這座城市規模龐大的滾針軸承工廠。代價是參加行動的291架B17損失了60架。……到1943年底,直射行動達到危機點。對德國的 空中進攻產生了明顯效果,但代價也是巨大的。在施佩爾的指揮下……1943年上半年德國軍火生產上升,然后有一段下降,在1944年頭幾個月再次達到高峰。原來預期的德國民心士氣的崩潰也未發生。盟國軍事首腦采取了某些提高空中戰役效果的步驟。從1943年11月開始,由詹姆斯·杜利特將軍指揮的美國第15戰略航空隊和皇家空軍轟炸航空兵第205航空兵群進駐意大利,大大擴展了盟國航空兵的活動半徑。新的遠程殲擊機,尤其是美國的P51野馬,能使盟國轟炸機打擊納粹歐洲的任何地方。新改進的鋁熱炸彈也增加了轟炸的摧毀能力。……1944年1月,卡爾·斯帕茨將軍被任命為美國駐歐戰略部隊司令。第8戰略航空隊歸杜利特將軍指揮。第15戰略航空隊歸內森·F·吞寧將軍指揮。晝夜不停的轟炸開始了。每次轟炸通常持續10-12小時,包括1000至1200架飛機。1944年2月20日至25日這一周尤其重要。在此期間,美英機群對德國的不倫瑞克、萊比錫、雷根斯堡、哥達、奧格斯堡和斯圖加特的飛機制造中心發起了連續突擊。轟炸機出動6151架次,投彈19000噸,被擊毀383架。第8和第15戰略航空隊在4月和5月對羅馬尼亞普洛耶什蒂油田的轟炸產生了明顯的效果。該油田的生產能力被摧毀75%。柏林戰役在1944年頭三個月也恢復實行,德國空軍受到P51的打擊,損失慘重。石弩行動則打擊了大西洋沿岸的N彈發射基地和德國本土的雷達網。面對盟國的空中打擊,德國軍火工業在施佩爾的領導下表現出適應與生存的奇跡。……但是由于生產機構被迫分散,德國交通線變為要害:零件不能運到一起進行裝配時,就是毫無用處的。由于盟國的空中進攻,迫使德國犧牲前線的利益爾集中兵力于本土防御,因此耗竭了從事戰爭的力量。由于繼續殲擊機,減少了能打擊盟軍的轟炸機的生產。飛行員和飛機數量的下降,使德國空軍訓練質量急劇下降。高射炮的生產在德國武器生產中的比例,1943年為16%,1944年則增加到40%。……每次空襲,都使德國損失數百萬工時,并使工人由于缺乏睡眠而導致工作效率下降……。1944年初,盟軍軍事領導人舉行會議,決定將部分戰略航空兵由空襲德國轉為支援諾曼底登陸。要摧毀法國和比利時的交通設施-機車、車皮集結地,調度場,車站,鐵路修配廠,橋梁,水壩和運河閘站。……1944-1945年整個冬季,對德國的空襲不顧餓略的天氣,以逐漸加強的方式進行。法國和比利時解放后,德國的前沿雷達站后撤,盟國空軍損失減小。優先轟炸的目標包括煉油廠、交通設施、軍火工廠和噴氣式飛機基地。1944年一年,盟國在德國共投下1,188,577噸炸彈,與前三年投彈總和330,446噸適成對比。1945年頭4個月又投彈447,051噸。1945年初,盟國飛機集中轟炸德國西部,突擊從不來梅到科布倫茨一線以東的目標。3月中旬美英軍隊渡過萊茵河時,大魯爾工業區實際上已與德國其他部分割離。3月11日,1078架重型轟炸機對埃森投下4500噸炸彈。次日,1118架飛機又對多特蒙德投下5000噸炸彈。4月16日,斯帕茨將軍宣布對德國的戰略空中進攻正式結束。為了進行這種進攻,斯帕茨和他的同僚,英國的阿瑟·哈里斯爵士工指揮28000架作戰飛機,1335000人,進行了44。4萬次空襲。殲擊機出動268余萬架次。德國人民死于空襲者逾57萬人。由于空中戰爭代價很高,用飽和轟炸來摧毀德國人民意志又遭失敗,使得戰爭結束之后馬上就招來指責,說整個空中進攻是一種錯誤。然而法西斯獨裁者確實對埃塞俄比亞、西班牙、波蘭及荷蘭和英國首先使用大規模空襲。正如戰后不久杜努依伯爵(Le conte du Nouy)所寫,"極權國家的最大罪行是迫使西方文明世界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要么拒絕模仿他們的作戰方法,坐等滅亡,要么也采用這些方法,以殘暴對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