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瑯瑯上口”與“朗朗上口” 《語文月刊》2004年第10期《“瑯瑯”與“朗朗”》,漆德平先生在該文中對“瑯瑯”和“朗朗”作了全面地辨析后寫道:“‘朗朗'不能與‘上口'搭配。”(言外之意是只能寫作“瑯瑯上口”,)而文中對“瑯瑯上口”釋義為“誦讀熟練、順口”。 查閱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華書局等十幾家出版單位出版的成語詞(辭)典,均只收“瑯瑯上口”詞目,其釋義可歸納為:⑴ 誦讀熟練、順口。⑵ 文辭通俗,便于口誦。⑶ 形容誦讀詩文聲音響亮、順口。有的還在釋義⑴、⑵后標出“瑯瑯上口”的反義詞──佶屈聱牙。由此看來,釋義⑴、⑵是“朗朗上口”所沒有的,只在釋義⑶上“瑯瑯上口”與“朗朗上口”相通,也就是說,前者包孕后者。 “瑯瑯上口”與“朗朗上口”不僅在詞義上有所不同,在語用上也是有區別的。“朗朗上口”只能用來形容誦讀得語流通暢、語氣連貫、鏗鏘有力,有時還伴有抑揚頓挫。而“瑯瑯上口”除此義之外還可以用于誦讀的十分熟練,但不一定聲音響亮,如“我自己有記憶的二二歲時,她已以把唐人絕句教我暗誦,能誦得瑯瑯上口。”(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詩歌與文藝》),另外,“朗朗上口”必須用于有誦讀的動作時,形容誦讀的狀態,而“瑯瑯上口”還可用于雖沒有誦讀的動作,但一經誦讀便非常順口。如“兒童文學工作者,以及老師和家長,是應當抓住兒童們的這個特點,因勢利導,編出內容優美生動而又瑯瑯上口的歌謠……” 來源: 。
熱心網友
狼狼上口!
熱心網友
“朗朗上口”好,關鍵詞是“郎”——朗呀,你永遠……
熱心網友
通用的,哈哈要看您自己怎樣上口了~~
熱心網友
“瑯瑯上口”與“朗朗上口”相通
熱心網友
郎郎上口怎么辦?
熱心網友
怎么上口都行,千萬別讓狼狼上口.
熱心網友
瑯瑯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