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馬 爾 維 納 斯 群 島   【名  稱】 馬爾維納斯群島(Islas Malvinas),英國稱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   【面  積】 12173平方公里。   【人  口】 2967人(2002年7月)。97%是英國人后裔。講英語。居民中80%信奉基督教。   【首  府】 斯坦利港(Port Stanley),阿根廷稱阿根廷港(Puerto Argentino),人口1989人(2001年)。   【總  督】 霍華德·皮爾斯(Howard Pearce)。2002年1月被英國政府任命為駐馬島第32任總督,12月3日就職。   【簡  況】 位于阿根廷南端以東的南大西洋水域,西距阿根廷500多公里。由索萊達(東福克蘭)、大馬爾維納(西福克蘭)兩大島和200多個小島組成。海岸曲折,地形復雜,群島以北部兩條東西走向的山脈為主,最高峰達705米。島上多丘陵,河流短小流緩。氣候寒濕,年平均氣溫5。6℃。年均降水量625毫米,一年中雨雪天氣多達250天左右。  阿歷史學家認為馬島是1520年由葡萄牙人發現的。英國學者則認為英國航海家戴維斯1592年最先發現馬島。1690年,英國船長約翰·斯特朗最先在西島登陸。18世紀中葉,法、英先后在兩個主島上建立居民點并有少量駐軍。1770年西班牙開始管轄群島,但英國聲稱仍對群島擁有主權。1820年,即阿根廷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下獲得獨立四年后,阿宣布馬島為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國以最早發現為由聲稱馬島屬英國,并于1833年1月武裝占領馬島,阿駐島總督被迫撤出。此后兩國一直對馬島主權存有爭議。1966年,阿英就馬島歸屬問題開始談判。1981年兩國談判破裂。 1982年4月2日,阿政府派兵占領馬島,英國宣布與阿斷交并派出特遣艦隊,"馬島戰爭"爆發。6月14日,英軍攻占馬島首府,駐島阿軍宣布投降。 戰后,馬島開始使用自己的憲法、貨幣、旗幟和國徽,以體現島民"自治"。1990年,經多次談判,阿英達成復交協議。迄今,英國拒絕討論馬島主權問題,阿則將對馬島的主權要求寫入1994年新修改的憲法中。   【政  治】 根據馬島1985年自定的憲法,馬島屬英海外領地,除外交與軍事事務外,由島民實行"自治"。總督代表英女王行使行政權。馬島地方政府由司法、財政、農業、漁業、礦業、教育、衛生等22個部門組成。設立法委員會和行政委員會。立法委員會有委員8人,由選舉產生,任期4年,在總督主持下不定期開會。立法委員會負責制定維護本島法律、秩序、立法權和行政權的法案,但須提交英國女王,經英外交大臣批準方能生效。本屆立法委員會2001年11月經選舉產生。行政委員會由2名行政官員和3名立法委員組成,每月定期舉行會議,負責向總督提出有關行政方面的建議。總督、首席司法官和英在馬島駐軍司令有權出席上述兩個委員會的會議,并有發言權。英在馬島派有駐軍1700人。  1992年,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一致通過由智利和委內瑞拉提出的決議案,再次要求阿英加緊對話,和平解決馬島爭端。阿曾提出按"香港租借"方式解決馬島問題和向馬島派遣聯合國和平部隊等建議,均遭英拒絕。1986年,英宣布馬島周圍150海里為"漁業保護區", 并于1993年將"保護區"擴大為200海里,阿方就此提出強烈抗議。近年來,阿英就馬島主權和地區經濟合作等問題進行了多次談判。1995年9月,阿英達成在馬島水域勘探、開采石油的協議。1999年,雙方在關于阿恢復與馬島直航、阿公民持本國護照赴馬島、石油開采、打擊非法捕魚、通訊、巡邏等領域達成協議。同年,阿英兩國海軍在南大西洋舉行了馬島交戰以來首次聯合軍事演習。  2001年,阿政府重申對馬島享有主權,呼吁國際社會敦促英與阿重開馬島主權談判,表示愿通過和平途徑解決爭端,并將依據國際法尊重島民的利益和生活方式。英政府則重申馬島主權不容談判,島上居民享有自決權的原則立場。2月,阿政府拒絕馬島當局提出的組建聯合巡邏隊,防范非法捕魚的建議,稱馬島當局不構成馬島爭端的一方。2月21日,阿英兩國達成允許兩國民用船只在阿大陸和馬島之間直航的協議。3月,英國宣布將南喬治島的駐軍撤至馬島,阿方表示歡迎。  2002年3月30日,阿總統杜阿爾德在馬島戰爭20周年儀式上發表講話,重申對馬爾維納斯、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擁有主權,但阿將通過外交途徑而非暴力方式解決問題。 11月3日,阿外長魯考夫訪問英國,會見英外交大臣斯特勞,雙方討論了馬島問題。  阿根廷對馬島的主權要求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支持。自1983年起,在英國不參加的情況下,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會議每年均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關于馬島主權的決議,敦促英國政府同阿政府進行談判。1997年,第七屆伊比利亞美洲首腦會議發表最后聲明,呼吁阿英依照尊重領土完整原則盡早就馬島主權重開談判。1999年,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表示,將盡一切努力促成阿英談判,以盡快結束馬島"殖民地狀態"。2001年6月,美洲國家組織再次敦促英阿兩國就馬島主權問題盡早重開談判。  【經  濟】 馬島蘊藏有豐富的泥炭以及鉛、煤、鐵、銀等礦藏資源,近海有石油和天然氣。島上95%的勞動力從事畜牧業和漁業,有綿羊71。2萬只,年產羊毛230萬公斤。工業有羊毛和漁產品加工業。馬島另一重要產業是發行郵票和紀念幣。自1987年起,馬島當局向在群島專屬區捕魚的外國漁船征收捕魚特許稅,特許稅年均收入約2200萬英鎊。近年來,馬島旅游業發展較快,2001年入境旅游人數為30000人。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為5500萬英鎊。除國防支出仍由英國負擔外,馬島當局已實現財政自理,2001/2002年度,馬島財政收入為6620萬美元,財政支出6790萬美元,赤字170萬美元。馬島主要出口產品為羊毛、皮革;進口日用必需品和各類生產資料。主要貿易對象是英國、智利、西班牙等。    馬島現行貨幣為"福克蘭鎊",與英鎊等值。島上電力自給自足,年發電1200萬千瓦時。共建有5座中小型機場,智利航空公司有航班飛往馬島。公路總長近440公里,主要港口為斯坦利港。  【文化教育】 實行11年制免費義務教育。首府斯坦利港(阿根廷港)有中小學,另設巡回教師和遠程教育系統。每年選送學生去英國學習。1998年教育經費為310萬英鎊。島上有2座電視臺,一份周報。  島民在大部分醫療項目上享有免費待遇,斯坦利港建有一家醫院,共28張病床,但危重病人需送往英國、烏拉圭等國救治。。

熱心網友

英國

熱心網友

馬島(英國人稱福島),目前主權上屬于無主權地,但是被英國事實占領,從法律上講也不屬于英國.

熱心網友

英國.

熱心網友

馬島還是在英國人手中。阿根廷人也想學中國處理香港的方法。但如果國家沒有實力,英國會理中國的“一國兩制”,讓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嗎?

熱心網友

1982年英國、阿根廷馬島之戰后至今,馬島一直掌控在英國手中,英國在島上留有駐軍。

熱心網友

馬島之戰以后由英國進行軍事管理~

熱心網友

阿根廷

熱心網友

目前還是英國人管理.

熱心網友

已經歸還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