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既然人類已明白到,威脅人類生存的一種最主要力量就是人類自己,那么,當然不會自取滅亡。人類一旦從迷誤中覺醒的時候,便能調整好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走出一條成功之路?! 〕巳祟愖詺е?,另一種令人類滅絕的可能,就是自然大災變,其中最具威脅性的是地外物體撞擊地球誘發的劇烈災變。   太陽系中的小天體(小行星、慧星等)撞擊行星與衛星,是一種自然現象。月球、火衛、木衛、水星、金星與火星的表面密布撞擊坑,有些直徑達到數百公里甚至1000、2000公里。地球曾遭受過頻繁的小天體撞擊,誘發全球性氣候、生態、環境、地質災變與生物滅絕事件。直到目前,地球上仍然留下150多個證據確鑿的撞擊坑,這些坑的年齡范圍由幾千年至20億年不等,如南非的伏利德佛坑,直徑為140公里,撞擊年齡為19。7億年;世界最大的銅鎳礦床--加拿大肖德貝里坑,直徑為140公里,撞擊年齡為18。5億年。最為人熟知的撞擊事件是1994年的慧木相撞和1908年發生的通古斯事件。而6千5百萬年前發生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誘發的氣候、生態、環境災變令很多生物滅絕,其中也包括恐龍。那次爆炸釋放出相當于1000萬億噸黃色炸藥爆炸產生的能量,是通古斯爆炸的1億倍,約為投入廣島原子彈威力的500億倍,造成的撞擊坑直徑達180公里?! ”óa生的強大沖擊波點燃了地面上一切可燃燒的物體,火勢迅速蔓延全球,產生的煙塵、黑碳和二氧化碳彌散在大氣層中,這些粒子所帶微量元素布滿全球,使海洋中金屬元素濃度劇增,部分海洋生物選擇性中毒死亡。強大的沖擊波使海洋大面積蒸發,海水劇烈震蕩,威力無比的海嘯使海水咆哮、海巖破壞,大批海洋生物因而喪生。強大的沖擊波使大氣層溫度突然升高,氮氣形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使動物暴露于氮氧化合物氣體中窒息而亡。巖石在沖擊波作用下分解,釋放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破壞了地球的保護傘--臭氧層,另一方面這些氣體與水蒸氣合成大量硫酸和硝酸,強烈的酸沉降使海水酸度大增,溶解海洋透光層中的碳酸鈣,導致殼體成分為碳酸鈣的海洋浮游生物滅絕。爆炸過后,彌散在平流層中濃密的塵埃、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黑碳和水蒸氣等屏蔽了太陽輻射,使地面溫度急降8到20攝氏度,海水降溫2~3度,然后漫長、寒冷、黑暗的冬天降臨。地面冰蓋增大,海水退縮、鹽度升高,導致海洋生物滅絕。地面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逐步枯死,以植物為食物的動物由于食物鏈的瓦解而斷糧。平流層中的塵埃、氣溶膠等顆粒將會緩慢沈降,陽光輻射逐漸得到恢復,但地表并不會因此而顯著增溫,相反,在"寒冷的冬天"里形成的雪和冰蓋,因高度反射率對寒冷氣候產生巨大的正反饋作用,使降溫進一步加劇。根據第三紀與白堊紀分界線的氧同位素突變的地層厚度計算,寒冷的冬天可持續幾十萬年。生態環境的惡化,氣候的突變使大批生物難以躲過大難,導致白堊紀末期60%~80%的生物種屬從此在地球上消失。除6500百萬年前那場浩劫之外,距今3400萬年、2400萬年、1500萬年、110萬年前都發生過直徑1至5公里的地外物撞擊地球事件,地外物撞擊的幾率雖然很小,但較大撞擊所釋放的能量往往相當于世界核武庫爆炸能量的幾萬倍,這無疑對人類生存構成極大威脅?! ∪祟愒缫殃P注和開展地外物體撞擊地球的預報和應?取的緊急措施的研究,以保護地球文明的持續發展,當今的科學進步,已有可抵御、控制和化解這種來自宇宙空間的突發襲擊。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慧星與木星撞擊時間的準確預報是一個極好的例證。目前,世界各國互相合作已建立全球性觀測、監視和預報的自動網絡系統,側重于近地空間小天體的觀側與預報,使人類有可能預先做好防范措施,攔截摧毀來襲的小天體或使其偏離撞擊軌道。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將完全可以承擔起保護地球的重任。 現在,如果要回答最初提出的問題,可以有信心地說,人類也會像恐龍那樣長壽,生存1億5千萬年。根據化石記錄,一般無脊椎動物能生活500萬年到1000萬年,脊椎動物的生活時限一般要短些。假如人類可以生存到目睹50億年后我們星球的毀滅,那末人類生存的歷史?。

熱心網友

人要進化,進化后就不是現在這樣的人類了,后人就說人類滅絕了.就象始祖鳥是現在鳥類的祖先,而它自己早已經滅絕一樣.

熱心網友

肯定會的

熱心網友

我想著是遲早的,人類是自取滅亡,現在江河湖海、森林草原、天空土壤,有一寸是干干凈凈的么?地球上的物種,都受到了人類的威脅,簡單的說,在我小的時候,夏天一到,蜻蜓蝴蝶漫天飛舞,現在如果看到一只蜻蜓或者蝴蝶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生活污染和戰爭是最大的威脅,

熱心網友

不會的.如果說地球毀滅,那很有可能.但只要有人,就會在毀滅前想出生存的辦法,現在人不是已經能上其他星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