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全球定位系統(GPS)包括繞地球運行的24顆衛星,它們均勻地分布在6個軌道上。每顆衛星距離地面約1.7 萬公里,能連續發射一定頻率的無線電信號。只要持有便攜式信號接收儀,則無論身處陸地、海上還是空中,都能收到衛星發出的特定信號。接收儀中的電腦只要選取4顆或4顆以上衛星發出的信號進行分析,就能確定接收儀持有者的位置。

熱心網友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GPS)是美國從本世紀70年代開始研制,歷時20年,耗資200億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陸、空進行全方位實時三維導航與定位能力的新一代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經近10年我國測繪等部門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 自動化、高效益等顯著特點,贏得廣大測繪工作者的信賴,并成功地應用于大地測量、工程測量、航空攝影測量、運載工具導航和管制、地殼運動監測、工程變形監測、資源勘察、地球動力學等多種學科,從而給測繪領域帶來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縮寫GPS)是美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是在子午儀衛星導航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采納了子午儀系統的成功經驗。和子午儀系統一樣,全球定位系統由空間部分、地面監控部分和用戶接收機三大部分組成。   按目前的方案,全球定位系統的空間部分使用24顆高度約2。02萬千米的衛星組成衛星星座。21+3顆衛星均為近圓形軌道,運行周期約為11小時58分,分布在六個軌道面上(每軌道面四顆),軌道傾角為55度。衛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觀測到四顆以上的衛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幾何圖形(DOP)。這就提供了在時間上連續的全球導航能力。   地面監控部分包括四個監控間、一個上行注入站和一個主控站。監控站設有GPS用戶接收機、原子鐘、收集當地氣象數據的傳感器和進行數據初步處理的計算機。監控站的主要任務是取得衛星觀測數據并將這些數據傳送至主控站。主控站設在范登堡空軍基地。它對地面監控部實行全面控制。主控站主要任務是收集各監控站對GPS衛星的全部觀測數據,利用這些數據計算每顆GPS衛星的軌道和衛星鐘改正值。上行注入站也設在范登堡空軍基地。它的任務主要是在每顆衛星運行至上空時把這類導航數據及主控站的指令注入到衛星。這種注入對每顆GPS衛星每天進行一次,并在衛星離開注入站作用范圍之前進行最后的注入。 全球定位系統具有性能好、精度高、應用廣的特點,是迄今最好的導航定位系統。隨著全球定位系統的不斷改進,硬、軟件的不斷完善,應用領域正在不斷地開拓, 目前已遍及國民經濟各種部門,并開始逐步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

熱心網友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是本世紀70年代由美國國防部批準,陸海空三軍聯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間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其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并用于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是美國獨霸全球戰略重要組成。經過20余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已經布設完成。  全球定位系統共由三部分構成:(1)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負責管理、協調整個地面控制系統的工作)、地面天線(在主控站的控制下,向衛星注入導航電文)、監測站(數據自動收集中心)和通訊輔助系統(數據傳輸)組成;(2)空間部分,由24顆衛星組成,分布在6個軌道平面上;(3)用戶裝置部分,主要由GPS接收機和衛星天線組成。  GPS全球定位系統的主要特點:(1)全天候,不受天氣影響;(2)全球覆蓋;(3)三維定速定時高精度;(4)快速省時高效率;(5)應用廣泛多功能。  GPS全球定位系統的主要用途:(1)陸地應用,主要包括車輛導航、景點導游、應急反應、高精度時頻對比、大氣物理觀測、地球物理資源勘探、工程測量、變形監測、地殼運動監測、市政規劃控制等;(2)海洋應用,包括遠洋船只最佳航程航線測定、船只實時調度與導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寶、水文地質測量以及海洋油井平臺定位、海平面升降監測等;(3)航空航天應用,飛機導航、航空遙感姿態控制、低軌衛星定軌、導彈制導、航空救援和載人航天器防護探測等。  GPS衛星接收機種類很多,根據型號分為測地型、全站型、定時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據用途分為車載式、船載式、機載式、星載式、彈載式。  經過20余年的實踐證明,GPS系統是一個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無線電導航、定位和定時的多功能系統。GPS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多領域、多模式、多用途、多機型的高新技術國際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