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它屬于云南省迪慶。它是納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東巴教而得名。東巴文化是以納西族古老的宗教——東巴教為載體,以東巴教所用經書為主要記錄方式而 ... 納西族東巴教是一種從原始形態向文明形態過渡中的自然宗教。東巴文化的主要傳承者--東巴(智者),是納西族最高級的知識分子,他們大多數都集歌、舞、經、書、史、畫、醫為一身。 東巴文化最令世人矚目的是東巴文,它是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著的象形文字,被譽為是文字的“活化石”。東巴:迪慶境內的納西族,居住在中甸縣三壩等金沙江沿線和維西、德欽縣瀾滄江沿線。那你也許還不懂什么是納西族吧,我給你講講。納西族是氐羌人南遷而形成的。東巴文是南遷到中甸白地一帶后才產生并在“白地發揚而光大”,因此各地學者一致認為白地是東巴教發祥地。希望我的歸納對你有個思緒性的了解,希望能幫上你的忙。
熱心網友
是納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東巴教而得名.納西族東巴教是一種從原始形態向文明形態過渡中的自然宗教,它篤信萬物有靈。它是在納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與后來傳入麗江的藏族“苯”教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宗教。東巴教沒有寺廟和宗教組織,卻有豐富多彩的宗教儀式。納西族的原始宗教文化,內涵比較豐富,包括整個納西族古代歷史文化情況。東巴文也稱納西象形文字,它脫胎于原始的圖畫文字。納西語稱“思究魯究”,可直譯為“木跡石跡”。它包含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留記在木頭石頭上的跡印”;二是“木石之痕跡”,也可引申為“見木畫木,見石畫石”,也就是以畫物像作為記載交流的工具。它廣涉天文地理、宗教哲學、神話傳說、民俗民風,被稱為古代納西族的“大百科全書”。在東巴經中,有著名的三大史詩:創世史詩《崇搬圖》、戰爭史詩《黑白爭戰》、愛情史詩《魯擺魯饒》。
熱心網友
東巴文化的解釋: 是指納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東巴教而得名。東巴文化是以納西族古老的宗教——東巴教為載體,以東巴教所用經書為主要記錄方式而存在于納西民眾中的獨特的民族文化。東巴文化形成于唐宋時期,有近千年的歷史。 納西族東巴教是一種從原始形態向文明形態過渡中的自然宗教,它篤信萬物有靈。它是在納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與后來傳入麗江的藏族“苯”教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宗教。東巴教沒有寺廟和宗教組織,卻有豐富多彩的宗教儀式。納西族的原始宗教文化,內涵比較豐富,包括整個納西族古代歷史文化情況。東巴文也稱納西象形文字,它脫胎于原始的圖畫文字。納西語稱“思究魯究”,可直譯為“木跡石跡”。它包含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留記在木頭石頭上的跡印”;二是“木石之痕跡”,也可引申為“見木畫木,見石畫石”,也就是以畫物像作為記載交流的工具。 東巴文中的每一圖像符號都有它約定俗成的線條和筆法,形成有固定所指的概念,并具備了表示某字、某詞的符號。目前已各有1400個符號,為珍貴的文化遺產。因它至今仍在使用,故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用東巴象形文字書寫的經書,主要用于東巴在作道場時朗誦之用。東巴經卷帙浩繁,留存至今的東巴經書和文獻多達1500余種,共兩萬多冊,其中屬東巴經典的約有一千多部,將其分類,大致可分為:祭天、祭龍、祭神、祭祖、驅鬼、解禳消災、祭風、占卜、道場規矩、零雜經等十大類。它廣涉天文地理、宗教哲學、神話傳說、民俗民風,被稱為古代納西族的“大百科全書”。在東巴經中,有著名的三大史詩:創世史詩《崇搬圖》、戰爭史詩《黑白爭戰》、愛情史詩《魯擺魯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