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現有一套七八年前用FOXPRO開發的MRP,現在已經不滿足我公司的業務需要了,公司決定另外選一套ERP軟件,我是公司IT部的,負責選型前的調研和兩個月后的選型工作,但我在ERP方面的經驗不夠,我對Oracle和用友ERP比較感興趣,但我沒有實施過用友的ERP,所以想請問各位高手指點一下我應該如何做好這次的轉型工作?具體如何去做?如果有流程的話最好了.在轉型中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在此謝謝了!另外想請問一下.廣東東莞這邊哪里有銷售用友ERP的.我的郵件是:
熱心網友
1、整理本企業現有系統中的應用效果,包括:現有系統的優勢,需要新系統實現的需求。2、整理本企業現有業務流程,包括:財務,采購,銷售,庫存,人事,資產,生產,成本等。并在整理中發現目前企業信息流通不暢的流程,同時將優化后的流程已報告文檔形式出具,以便在ERP系統選型過程中進行直接需求提交。3、大量了解目前國內ERP供應商的形態,包括,供應商的實力,成功案例,特別是同行業成功案例,價格,ERP系統成熟度,實施團隊及實方法論等重要因素,同時開展ERP選型招投標,多選多對比。4、有名氣和價格高的不一定是最好的。5、上ERP系統和系統并行是一件很痛苦的事。6、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熱心網友
同意
熱心網友
“舊ERP系統”的含義很廣泛,分析起來不外乎以下情況:系統使用的還是字符終端;用戶用的是圖形用戶界面(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但這個GUI并非當今流行的Windows應用;這套系統是20世紀80年代采用的;系統的開發商已經停止開發該系統在“新的領域”的功能;甚至系統的供貨商即將退出ERP市場。這些都無一例外地表明,用戶使用的就是“舊ERP系統”。假設用戶有一套“舊ERP系統”,而隨著業務和戰略發展的需要,用戶還需要添加新的商務功能,諸如供應鏈計劃(SCP,Supply Chain Planning)、商業智能(BI,Business Intelligence)、客戶關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新產品開發(NPD,New Product Development)、電子商務(e-Commerce)等等的時候,用戶就面臨兩難選擇:你是先以新系統替換“舊ERP系統”,然后增加新的模塊呢,還是打算保持已有的ERP系統,然后在現有的系統基礎上再添加這些模塊?所有ERP供貨商,或者上述新功能模塊的提供者,肯定會為用戶提出各式各樣的建議和忠告。但對用戶而言,關鍵是弄明白哪個供貨商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且還必須確認,提出這些忠告的都是誠實、負責任的銷售代表。替換的理由要替換ERP系統,可不像換把新牙刷那么簡單,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企業為什么要放棄“舊ERP系統”?如果只是說企業需要更新的、更高級的應用的話,的確太過簡單、草率。企業需要認真研究,保留或者替換現有系統,哪個能達到系統改造的目的。如果一定要從技術角度回答的話,企業應該考慮得更深入一些。最近,一位CIO告訴我,他打算更新他們的“舊ERP系統”,理由是:“使用者認為系統太舊了,而且界面都很難看。”使用者的不滿總是一個問題,只不過企業一定要掂量掂量,這個理由與替換所需要的成本、時間和造成的業務中斷相比,哪個更突出。采取替換方式要考慮的現實問題,是比“成本和時間”更深層次的。公司必須支付購買和安裝新ERP系統的費用;必須承擔系統實施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業務中斷帶來的損失;忍受拆除舊系統,安裝新系統的痛苦;替換舊系統是不是就比第一次安裝時順暢?答案并不是肯定的。一旦替換系統上馬,你是不是就能獲得足夠的ROI(投資回報)?花在實施替換系統上的時間,意味著你從CRM等新系統中獲得的回報的時間就推后了。當然,你可以替換和上新系統同時進行,可是誰愿意冒這樣做的風險?搞不好企業會面臨更大的沖擊。也許現有系統的技術本身是陳舊的,而且界面的確很難看,但如果新系統硬件和軟件引進總是中斷業務,或者需要支付昂貴的維護費用,用戶就需要考慮另外的方案來平衡;如果保留現存的硬件或軟件使企業冒極大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對服務永久性的破壞,這時除了更換系統,你別無選擇。添加的顧慮為什么要在現有的ERP系統上增加新的功能?要是可以把新的功能模塊,添加在原有的ERP系統之上,企業顯然可以獲得更大的好處。這樣的話,企業可以直接應用這些功能,可以獲得可觀的投資回報(ROI),整個工期肯定會比替換系統大大縮短。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把新功能或新模塊集成到“舊ERP系統”中。很多情況下,專家或單項功能最好的供應商所提供的方案,要比集成性產品的功能好。B2B研究和評估門戶 的著名撰稿人Jakovljevic認為,ERP的未來將更加突出專業化。對很多行業或垂直整合的企業來說,聽從專注該產業的供應商的意見,可以獲得顯著的運營優勢。最好的、專業型的供應商通常會把他們的市場鎖定在一些密切相關的行業。如果每個功能模塊都選市場上最好的,付出的真正代價在哪里?整合是必須考慮的一個方面,因為這可不是免費的,因此就需要有一個權衡。現實情況是,集成性產品的整合性更好,而且供應商會負擔整合的成本。當然用戶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所有的代碼都是由供貨商自己寫的,整合不成問題;如果其中一部分模塊是供應商通過并購獲得,那應該也沒問題,但用戶一定要親自檢驗才保險;如果有些模塊是供應商的“戰略伙伴”提供的,那么只要這種合作能給雙方都帶來好處,而且他們沒有形成競爭關系,整合問題就會一直存在。對整合的權衡影響整合的效果。同一供應商、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應該有更好的整合品質;選擇單項領域里最好系統拼接在一起,其中最大的問題是“這些產品能夠在整合在一起,達到實用的效果嗎?”“實用”可不是“最佳”,而是經過必要的權衡后還是可接受的。在附加新的功能或模塊后,用戶必須忍受多出來的代碼、維護整合的代碼;用戶還必須有心理準備,系統中互為拷貝的文檔不能同步更新;當一個或兩個系統運行不正常的時候,用戶還得協調這時候總是相互指責的供應商們;當然還要時刻關注供應商們新一輪產品的發布,而這些從來都不是同步的。因此,選擇添加新的功能,就必須考慮所選產品與現有系統整合的能力:它能夠整合起來嗎?它支持什么樣的整合技術?維護整合的成本和風險如何?當然,無論用戶選擇更新系統還是增加新模塊,整合都是用戶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在這個關鍵因素的前提下,用戶才能從均衡的角度出發,決定是否更換自己的“舊ERP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