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一下公務員試題各部分占的分值是多少,哪部分的分值最大?謝謝!

熱心網友

推薦北努斗的評分標準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應廣大公務員考友的強烈要求,我對大量數據進行分析和論證,現提出2006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行政能力測驗的評分標準。 評分標準本來不應該成為一個熱點問題,僅僅因為試卷卷面共有135道題目,而總分是100分。我著手分析而得出的結論是: 1、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總共30個題目,每個題目0。8分,共計24分; 2、數量關系部分,總共20個題目,數字推理每個題目0。7分,數學運算每個題目0。8分,共計15分; 3、判斷推理部分,總共45個題目,圖形推理每個題目0。5分,定義判斷每個題目0。6分,類比推理每個題目0。5分,演繹推理每個題目1分,共計31分; 4、常識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0。5分,共計10分; 5、資料分析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如下圖表所示: 行政能力測驗權重分布圖 言語理解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備注 題量3020(10+10)45(10+10+10+15)2020135題 權重分0。80。7+0。80。5+0。6+0。5+10。51 正確數3020452020135 得分2415311020100分 。

熱心網友

分值大的都是蒙的,分少的都是做的,看來又得郁悶了

熱心網友

常識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0.5分,共計10分

熱心網友

分值應該在0.6-0.9之間,好像~

熱心網友

具體分數不知道,但根據難易程度,可推測出資料分析,判斷推理中的邏輯推理,言語理解,應該多點,常識,圖形推理,類比推理應該少點。

熱心網友

各題的分數都不一樣,一般來說推理部分的分數占的多一些!

熱心網友

06公務員評卷過程和行政測試分數的評測方法!~!~公務員考試閱卷工作解析:考號誤填不影響機讀評分 人民日報 2005-12-2 11:13:00 點擊次數:次 一份份試卷從讀卡機中穿行而過,一臺臺電腦在緊張地計算分值……12月1日,人事部第一次向媒體公開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閱卷現場,成為此次公務員招考的新亮點。記者走近閱卷現場,就考生關心的問題采訪了人事部負責此次閱卷工作的有關負責人 參考答案:將參閱考生樣卷確定 對于考生十分關心的試卷參考答案問題,這位負責人表示,公務員考試一結束,核心閱卷專家組就依據考試大綱和命題指導思想擬定參考答案。在此基礎上,核心專家組還通過抽樣方式,調取大量考生樣卷進行審閱,并依此對擬定的參考答案進行修正。 閱卷人員:全國抽選集中培訓減少誤差 由于《申論》考試是主觀性試題,為減少誤差,此次閱卷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首先,人事部從全國11個省、市、自治區抽調了幾百名閱卷人員,進行集中培訓,仔細研究試題,統一閱卷思路。同時,為確保評卷標準客觀統一,人事部還專門安排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試評閱,在對試評結果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才開始正式評閱。 《行政能力測試》試卷機讀:考號誤填不影響評分 記者在評卷工作室看到,當《行政能力測試》科的答題卡穿過讀卡機后,分值立刻在電腦上出現。據閱卷工作人員介紹,每臺讀卡機每分鐘可閱卷160份答題卡,速度很快。 《行政能力測試》考試的每張答題卡機讀兩遍,確保公平公正。針對有些考生擔心,準考證號碼填寫錯誤會不會影響到得分的疑問,人事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機器的反應相當靈敏,一旦發現類似填寫錯誤等問題,將會自動報警,由人工按照考場搜集的信息進行核對,并及時更正,不會出現因考生準考證填寫錯誤而影響得分的情況。 這位負責人還介紹,此次行政能力測試》共計135道題,總分為100分。因此,每道題的分值并不一定是整數,而是根據其難易程度確定分值。所以,考生的最后得分將會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申論》無紙化閱卷:分值誤差大,最多可閱評四次  寬大的工作房內,兩臺高速掃描儀一刻不停地運行著。工作人員介紹,每臺掃描儀每小時可掃描6000多份《申論》試卷。 從2004年起,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的《申論》科開始采用無紙化閱卷方式,即將試卷掃描進數據庫,隱去考生信息后變成活動圖像,并隨機交由閱卷人員作兩次判分。人事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減少人為因素,科學評價試卷。按照往年經驗,在有紙化閱卷時,二評閱卷人員容易受到一評閱卷人員判分的影響,易使閱卷的公正性受損。實行無紙化閱卷后,第二位閱卷人員根本不知道試卷是否已被閱過,保證了閱卷的公平公正。 在閱卷過程中,人事部還設置了可允許誤差范圍。一份試卷經過兩位閱卷人員閱評后,分值在誤差范圍內的則取平均值為最后成績;而分值超出誤差范圍的,則將該試卷交由第三位閱卷人員評判。倘若經第三人閱卷后仍出現較大誤差,則將該試卷再交由第四人———核心專家評判,并由其作出最終評判。人事部有關負責人解釋說,這第四人實為“單位人”,一般來說,進入四評程序的試卷多為疑難試卷,不易評分,因此常常組成專家組審慎討論后給出最后評分。 在閱卷現場,記者看到中控室內擺放著一個大型數據庫,一臺監測電腦控制著所有閱卷電腦。從這臺電腦上,工作人員可以隨時調看每一個閱卷人員的工作曲線圖,從而掌握其工作狀態,以便即時調整。“如果發現某位閱卷人員的誤差率上升,我們會立即給予提醒,并對其多加關注。”工作人員稱,“我們甚至可以監控每一份試卷的最高分和最低分。” “你閱過的試卷還有可能重新發還給你評判。”人事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是為了考驗閱卷人員評分標準的穩定性而專門設計的程序,是一種抽查性質的程序,“僅作抽樣檢查,如果你的狀態很穩定,這一程序將不啟用。” “評閱數:1104;采用:987;未采用:117。”這是記者在中控室監測電腦上看到的一位閱卷人員的工作統計。“這意味著,他閱過的1104份試卷中有987份的分值被采用,還有117份試卷被移交第三人再作評判。”這位負責人解釋道,“這樣做的目的,還是為了不讓一位考生受冤枉。” 此外,無紙化閱卷還有一個好處,即自動生成分數,避免了以往在抄錄分數過程中易出現的誤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