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股民再遇艱辛年關      記得在股改開始以后采訪中小投資者的時候,他們最擔心的就是新股IPO的重新開閘。上周權證火爆依舊,創設了十多億份權證的武鋼“雙蝶”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也成為不少市場人士與投資者詬病的對象。權證交易讓A股失血,而有可能接踵而來的融資開閘無疑又將是釜底抽薪。曾有投資者幻想在“形勢大好”的雞年年尾終結多年的熊市,但種種跡象表明,這樣的想法很可能又要落空。  “市場一天成交107億元,三只權證就占了58億,三只權證吸引的資金已經比幾百只股票還多。”上周五收盤以后,在某證券公司營業部很多中小投資者都不愿離去,他們希望得到專業人士的指點,以破解心中的迷惑。“權證有什么內在價值?中小企業板塊是不是很快會恢復新股發行或再融資?”  一位股民拿著當天的報紙擔憂地說:“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范福春已經明確表示要擇機恢復中小企業板的融資功能,提高市場的融資效率,抓緊創業板的籌備設立,推進多層次的市場建設。這是不是意味著停止了大半年的融資馬上就要恢復了?不發新股尚只能在千一附近轉悠,如果融資開閘,那指數會跌到哪里去?”  創設“通貨膨脹”  誰人從中取利  “券商憑什么創設權證?這種無本萬利的買賣究竟是金融創新還是另類權利尋租。”大戶范先生自稱在股市大跌中都沒怎么輸過錢,但這幾天在權證上已經損失了20%以上,“眼看著要賺錢了,來了個創設,流通盤一下子擴容3倍,怎么會不跌?”  讓范先生想不通的是,在他看來,券商創設權證幾乎是無本萬利的事情。“比如某券商創設2億份武鋼認沽權證,只需要存6.26億的保證金。上市以后以1.1元賣掉1億,可獲利1.1億元,然后他再注銷1億權證,回收資金共計4.23億。假設到明年行權其間沒有任何操作,到時候他可以以3.13元收購1億股G武鋼,而這1億股G武鋼的實際成本為2.03元。假定屆時G武鋼以目前的2.76元收盤,則這個券商就可以凈賺7300萬元。”而實際上,由于券商還可以創設認購權證,G武鋼的價格不會跌很多,因為只要把G武鋼的價格維持在每股2.9元以上,創設的認購權證就是白賺的。  與上市公司因股改發權證不同,券商創設權證單純是為了平抑供求關系,“這就好比解放前的通貨膨脹,東西貴了就濫發法幣,而且是不顧黃金儲備的實際情況,也不回收銷毀舊幣,只知道濫發新幣。那時候錢是越來越不值錢了,就像現在的權證也越來越不值錢了一樣。”有投資者這樣激進地比喻到。而目前的現狀似乎就是這樣,武鋼認沽權證僅僅4.74億份,創設的權證就達到11.27億份。“我看權證交易除了放大成交量讓券商賺了手續費以外,沒有其它任何價值,這種投機甚至不是業內人士的風格,更像是炒房資金,他們只知道一個勁地往上做,然后左手倒右手把成交量做出來吸引新資金介入,和炒房時一樣。”一位機構人士告誡自己的客戶“權證猛于虎”。  市場反應也和這位機構人士一樣,三只權證除了每天在成交量上占據著大半壁江山以外,在基本面甚至是交易機制上都被批得體無完膚。知名市場人士桂浩民質疑單單推出一個投機的權證究竟有多少價值值得商榷,而單單為平抑供求關系而讓券商創設有沒有法律依據更值得商榷。不少中小投資者更是看著一文不值的權證被瘋炒而心急如焚,激進的言語不少。  那么,權證的火爆究竟還能持續多久?今日在深圳上市的三只權證能否接過寶鋼和武鋼權證的接力棒呢?市場人士對此是見仁見智。一種觀點認為,從上周五權證的走勢看,由于券商創設的介入,使供求關系失蘅的權證難以再大幅度上漲;但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由于權證實施“T+0”交易,且每日漲跌幅比較大,因此對短線資金的吸引力很大,況且大幅下跌以后券商創設的激情會減弱,則供求關系會發生新的變化。  擴容蠢蠢欲動  斷絕牛市幻象  而“空”氣里不僅僅只有創設權證的味道,融資開閘猶如另一把利劍更讓投資者惶恐。  日前,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范福春在第四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會上明確表示,將擇機恢復中小企業板的融資功能,提高市場的融資效率,使資本市場成為投資者和融資者互利互惠、和諧雙贏的舞臺,并加快中小企業板的發展,抓緊創業板的籌備設立,推進多層次的市場建設。此前,全面率先完成股改的中小企業板塊已經推出獨立的指數,而中小企業板塊最開始就是創業板的試驗田,范福春的上述表示已經將創業板推向了前臺,畢竟已經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有市場人士分析指出,由于新《證券法》和《公司法》將于明年施行,因此很有可能明年二、三月份創業板就將鳴鑼,而國務院發文支持的中關村優秀科技型中小企業將成為首批試點企業,“這也和國家大力支持自主創新有一定關聯。”  “股市本來就是投融資的場所,但現在是投資無門,融資開門,你說我們怎么辦?”這是一位投資者給本報記者熱線短信的留言,“投資的錢越來越少,股票越來越多,股票價格只能是越來越低。”  記得在股改開始以后上證指從1000點反彈到1200點左右的時候,記者曾采訪過一位略微挽回點損失的投資者王先生,他冷靜地告訴記者股改預期明確和新股發行暫停是股改行情得以為繼的主要因素,“一旦這兩者中間有一個失去了,那就要重新審視股改行情了。”而現在,市場  尚在考驗因股改而帶來的30%現實擴容壓力,不少投資者在感嘆股改并沒有給自己帶來實際利益(因為股改公司大多在對價補償以后貼權),市場又要面對權證火爆的失血壓力,現在融資開閘又迫在眉睫,誰會有好心情?  郎咸平日前指出,同樣是股改,英國在撒切爾夫人時代的股改將改革利益給予全體老百姓,這就是股改至高無上、不容挑戰的原則。那么,什么才是中國的股改的原則?經濟學家韓志國先生認為保護投資者特別是流通股股東的利益是解決股權分置的宗旨與靈魂。那么,瘋狂投機的權證和權利尋租般的創設是不是保護流通股股東的利益?股改后就跌跌不休,跌破千一仍然高唱“形勢大好”是不是流通股股東的利益?  趙本山“賣拐”系列是經典的舞臺喜劇,侃得天花亂墜沒病說成病再包治百病的“賣拐”、“賣車”被國人稱之為忽悠的經典。現在回過頭來看看國內證券市場,股改行情忽悠投資者了嗎?如果沒有,在全球股市都在不斷創新高的時候,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中國股市卻徘徊低谷,投資者又被誰忽悠了?  □本報記者劉柯

熱心網友

這是政府主導的下跌行程,理論上與上升行程對稱,當然象臺階式上升一樣,下趺也是臺階式的。在千點上方的反彈較弱,約50―70點,如明年初跌到900左右,會有150―200的升幅。下―個臺階目標為700點,但有50點的修正,它可以消滅現在的QF們,實現羅杰斯前不久在臺灣時說的那樣,QFLL也會犯錯,我要等到他們離開A股市場,然后在更低的價格買入股票。塵丈勸大家多加小心,因為后市既有一分幾厘的股票,也有上百元的個股!朋友,請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