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路由是把信息從源穿過網絡傳遞到目的的行為,在路上,至少遇到一個中間節點。路由通常與橋接來對比,在粗心的人看來,它們似乎完成的是同樣的事。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橋接發生在OSI參考協議的第二層(鏈接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網絡層)。這一區別使二者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使用不同的信息,從而以不同的方式來完成其任務。路由的話題早已在計算機界出現,但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獲得商業成功,這一時間延遲的主要原因是七十年代的網絡很簡單,后來大型的網絡才較為普遍。
熱心網友
就是可以讓很多人共享一個IP地址上網的東西。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一個公司,是使用寬帶包年業務的,使用路由器就可以多臺電腦共同上網。
熱心網友
簡單地說:互聯網是由遍布全世界的無數個服務器組成的,這些服務器之間就是通過更加眾多的路由器像蛛網一樣連接的,每一個RORTER路由設備就是一個節點,用術語來講就稱作一“跳”,兩個主機互相訪問,要經過之少“跳”即經由幾次路由經轉,以及每一段網絡是否通暢,速度多快,10M還是100M,都要由路由器來計算選擇
熱心網友
所謂路由就是指通過相互連接的網絡把信息從源地點移動到目標地點的活動。一般來說,在路由過程中,信息至少會經過一個或多個中間節點。通常,人們會把路由和交換進行對比,這主要是因為在普通用戶看來兩者所實現的功能是完全一樣的。其實,路由和交換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絡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早在40多年之間就已經出現了對路由技術的討論,但是直到80年代路由技術才逐漸進入商業化的應用。路由技術之所以在問世之初沒有被廣泛使用主要是因為80年代之前的網絡結構都非常簡單,路由技術沒有用武之地。直到最近十幾年,大規模的互聯網絡才逐漸流行起來,為路由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平臺。 路由技術的構成 我們通常所說的路由技術其實是由兩項最基本的活動組成,即決定最優路徑和傳輸信息單元(也被稱為數據包)。其中,數據包的傳輸和交換相對較為簡單和直接,而路由的確定則更加復雜一些。 確定路由 度量標準(metric),例如路徑長度等,是被路由算法用來計算和確定到達目的地的最優路徑的標準。為了幫助確定數據傳輸的路徑,路由算法可以建立和維護路由表。路由表中包含了各種路由信息。路由信息根據所使用的路由算法的不同而各異。 路由算法在路由表中寫入各種不同的信息,路由器會根據數據包所要到達的目的地選擇最佳路徑把數據包發送到可以到達該目的地的下一臺路由器處。當下一臺路由器接收到該數據包時,也會查看其目標地址,并使用合適的路徑繼續傳送給后面的路由器。依次類推,直到數據包到達最終目的地。這種通過目的地和路由器地址決定最佳傳輸路徑的示意圖如下: 除了我們在上圖中看到的兩項信息之外,路由表中還會包含其它一些對路由的計算和選擇有價值的信息。路由器通過比較不同路徑的度量值決定最優路徑,而具體的度量值則要視所使用的路由算法而定。我們將會在文章稍后對一些較為常用的度量標準進行詳細的介紹。 路由器之間可以進行相互通訊,而且可以通過傳送不同類型的信息維護各自的路由表。路由更新信息就是這樣一種信息,一般是由部分或全部路由表組成。通過分析其它路由器發出的路由更新信息,路由器可以掌握整個網絡的拓撲結構。鏈路狀態廣播是另外一種在路由器之間傳遞的信息,它可以把信息發送方的鏈路狀態及時的通知給其它路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