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看過一篇文章,一批老斑羚為了挽救小斑羚的生命,讓他們安全地跳過對面的山峰,而選擇了犧牲了自己,隔河對峙的兩座山峰相距六米,老斑羚用自己的生命去丈量了它。生與死是相對的,于是我陷入了沉思,“人為什么活著?”人有很大的區別,由于受不同的文化學識、生活環境及社會閱歷的影響,產生不同的人生觀。放眼世界,我們不可否認有些人漫無目的地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些則提倡人活著就應及時享樂,任意放縱自己,正如臧克家所說的:“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革命烈士不是不珍愛自己的生命,而是為了得到生命。老斑羚也用自己的生命換得了更新的生命,他們用生命詮釋了活著的目的。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仍不會忘記耶穌去世時對我們的命令:“你們要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人若為自己朋友舍掉性命,再也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耶穌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他對天父、對人類的愛。他的愛是博大無私的,空前絕后的。而作為基督的追隨者,我們也該當活于愛,以自己的善行去實踐基督的愛,在生命中,能充滿平安與喜樂地對天主說:“愿你的國來臨,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間。”人為什么活著?為真理,為信仰,更為了愛。

熱心網友

我想:要弄清人活著是為什么,首先應弄明白人是什么。 人不過是茫茫宇宙中一個小小的地球上的生物中的一種罷了,是宇宙的物質際會而成的一種特殊的物質形態。只不過這種物質構成有了生命,有了較高級的思想,人類和其他物質有一樣的特征,產生、滅亡、轉化等。他的意義就是體現了宇宙之中物質的轉化和存在。他不可能影響宇宙的根本。而且將來他消滅或轉化為其他形態后,人類也就消失了。(當然不排除其他星球上出現類似人的動物。)有了思想的人們面對這茫無邊際的宇宙和自己可悲的命運,十分不甘心,極力想找到自己生存的“偉大意義”,以區別于其他的物質其他的生物。但如果你是理智的、講事實的,就不得不承認:自己會和其他的物質其他的生物有本質的相同點,只不過思維稍微高級一點,但卻無法跳出宇宙,這個事實。所以"人為什么活著"這個命題,如果你想針對宇宙、自然,就只能是妄想,如果你把這個命題相對化,不是針對宇宙,而只是針對人類自己的、自我的,這個命題才具有意義。就是說,人活著的目的,只能是如何使人類自己(包括“我”)在宇宙中存活的長一些,好一些。這才是命題的唯一正確的著落點再說,一個人的出生并不是你自己的意志,是人類、父母把你生下來的,所以你的臨世不可能有你自己的出生目的。你的出生“目的”是大自然、人類、父母“強加”給你的。所以個人的人生觀必然和人類、父母的“目的”有共同的切合點,形成個人人生觀當中的“大我”(后邊將談及)部分。因為個人的生物本能具有先天的自我性,他后天個人思想的形成也都有其獨特性。這就形成了個人人生觀中的“小我”部分。而且人類包括整個人類社會(大我)和“我”自己(小我)這樣兩個端點,所以不同的個人的人生觀也就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選擇著(這種選擇形成個人人生觀的獨特性): 1、以自己個人為中心,為標準。活著就是一切,一切都是為了我活著。我的欲望第一。(可以“小我”代稱) 2、以社會為己任。我是人群、氏族、父母生養的,所以我同樣是他們中的一分子,沒有他們就沒有我。所以我要講回報講責任。也要為人群社會及親友盡責盡力。(暫以“大我”代稱) 個人世間處事時,總是在兩者之間權衡的(盡管有時是下意識的),只不過個人的世界觀不同,認識不同,也就側重程度不相同。有人側重于自我,有人側重于社會。 實際上兩種絕對極端的人是很少很少的,甚至于沒有。目前流行的答案中有所謂價值說、所謂心理平衡說,也無非是在這兩極之中找“平衡”罷了。譬如,“只要自己快樂滿足就是了”的說法。似乎以個人為標準,但也有人為別人為社會服務感到了愉悅,所以持這種論點的人也存在那兩個極端的差異。應該明確一點,“小我”者中,如果能以合理合法,不主動掠奪、傷害他人的原則來約束自己,這樣的“自我者”也是可尊重的,因為自我的生活就是整個人類的生存組成的一部分,個人生存的好也是整個人類生存的好的一部分。我們不要否認這種“小我”的生存意義。從人類的生存是每個“我”的生存的總和的意義上來說,“我”追求自我價值、自我快樂滿足,只要合理合法,就是值得肯定的。在積極的人生觀和消極的人生觀中,也有大我與小我之分。例如,目前流行的“追求人生自我價值的實現”之說,是一種積極向上人生精神。但是,他們在“自我價值”的判斷上,也同樣存在為小我還是為大我的選擇。如果是極端小我主義者,這種人有時將十分可怕,他有時為了自我價值的實現不擇手段,不惜犧牲其他人甚至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利益;如果是大我主義者,往往會鞠躬盡瘁、舍己為人,將是難得的好人。 又例如消極的人生觀——各種宗教的關于人生的答案。面對人類存在的相對性和“我”死亡的必然性,心理羸弱的人會非常恐懼,于是,各種宗教應運而生,以來世、天堂、極樂世界等虛幻的東西來麻醉這些恐懼的心理。說到底,這只是一種麻醉,可做一種“心理療法”,心理脆弱的人不妨一試。但是你如果當真,“一醉不醒”,那將渾渾噩噩了卻自己一生。辜負自己作為“人”在宇宙中走一遭的唯一機遇啊!他們雖然辜負了自己的“機遇”,但畢竟完成了人類一分子的生存過程,只要他真的“無欲無求”,也倒無可厚非。 作為社會,作為“別人”,當然喜歡大我之人了。當大我之人多了,這個社會就溫暖了。但是人的本能的生存需求和理智的局限性決定了,小我是不會不存在的!特別是當社會處在極不公平的時候,心里的不平衡和自衛的需要,還會使小我主義非常凸現。但是我又相信,隨著人類理智的發展進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終究會占上風。  總而言之,人活著的目的,只能相對而言,那就是如何使人類自己(包括“我”)在宇宙中存活的相對的長一些,生活得好一些。一個人應該有這種理智的觀念。至于是大我還是小我,是積極還是消極,各人各有側重。各自的愛好、特長、感情、傾向、環境的不同會讓各人生觀多姿多彩。。

熱心網友

生活

熱心網友

呵呵,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篇回答,貼給你看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你要理性地解決這個問題嗎?好吧,這就是答案。首先要從解決兩個關鍵概念入手。  什么是所謂的人,什么是所謂的活著?所謂人,只是大自然的產物。是眾多動物中的一種。人,是遵循自然規律產生的。人可以象其它動物一樣,人有各種狀態但不包括死亡。死了的人不是人。和石頭,土壤沒有區別。和落下的枯枝一樣。而活著,就是人所具備的必要條件。特點是可以針對刺激而產生反應,這也是生命的本質。人死了,就不再是人了。生活,是人的特性之一,所以,你只要自然而然的生活就行了,人為什么活著這個問題,不攻自破。(人為什么不去死?死了就不是人了...)另外,活著 個這概念還有待討論,如果你連什么叫活著都不清楚,,為什么會有你為什么活著這個想法???

熱心網友

你自問自答了,其實凡是存在的就是有合理性的,出生了就應該活著,可以為了任何一件事或一樣都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