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腦血管意外 腦血管意外,又稱急性腦血管病,腦卒中。是一類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包括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出血性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腦病、顱內血管畸型和動脈瘤、腦動脈炎和腦動脈硬化等。而以前兩者為多見。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疾病包括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和外傷性顱內出血;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各有不同的特點; 腦出血的特點有: 1.多發生于40~60歲的人,...

熱心網友

腦血管意外 腦血管意外,又稱急性腦血管病,腦卒中。是一類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包括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出血性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腦病、顱內血管畸型和動脈瘤、腦動脈炎和腦動脈硬化等。而以前兩者為多見。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疾病包括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和外傷性顱內出血;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各有不同的特點; 腦出血的特點有: 1.多發生于40~60歲的人,多數患者有高血壓病史。 2.常在活動中或情緒激動時發病。 3.起病急,進展快,常在短時間內達到嚴重的程度。 4.發病前,多有先兆癥狀,如:頭暈、頭痛、嘔吐,隨即出現意識障礙,意識障礙的程度越深,病情愈后越差。有的病人有抽搐,大小便失禁。 5.可合并眼底視網膜出血,出現視物模糊等癥狀。 6.腦脊液檢查可出現血性腦脊液,胞脊液的壓力增高。頭顱CT檢查早期就可出現出血灶的高密度區,遲兩周后檢查出血灶可能吸收變為低密度區。 7.如果是內囊出血,則可伴見出血灶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同象偏盲。有的還有失語,眼球凝視麻痹。 8.如果是小腦出血,則以枕部痛、眩暈、嘔吐為早期癥狀,昏迷多見。病人眼球震顫明顯,肢體共濟失調等。 9.如果是橋腦出血,則一開始就見昏迷,瞳孔呈針尖大小,對光反應遲鈍,四肢癱瘓,雙側面神經麻痹。有時有高熱、呼吸不規則 10如果是腦室出血,發病后即有深昏迷。去大腦強直發作,四肢軟癱,高熱,呼吸不規則,血壓不穩,脈搏無力。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特點有: 1.多見于青中年人,多數患者有先天性動脈瘤或腦血管畸形。 2.平素常有經常型的局部頭痛,或頭痛后暈厥史。 3.常突然起病,出現劇烈的頭痛、嘔吐,伴有意識障礙。有的病人還伴有腰痛。 4.檢查時可出現腦膜刺激征,并有輕偏癱和椎體束征。 5.眼底檢查可發現視網膜新鮮出血灶。 6.腦脊液檢查可見血性腦脊液,壓力增高。頭顱CT檢查司 無特殊發現,因血液混入腦脊液內可見等密度液體。 7.腦血管造影有助于發現血管畸形。 腦血栓形成的特點有; 1.多發生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常有腦動脈硬化或短暫性 腦缺血發作的病史。 2.病情進展緩慢,常會逐漸性加重或呈階梯狀加重。 3.多在睡眠或休息時發病,一般睡眠時無明顯不適,晨起則 出現半身無力或較偏癱。偏癱逐漸加重,或伴有肢體麻木、失語等 4.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 5.腦脊液檢查壓力不高,常規及生化檢查也多正常。頭顱CT檢查可見低密度梗死區,大面積梗死可伴有腦水腫和占位效應。 6年輕人患此病時,應考慮腦動脈炎、心房黏液瘤等病變的可能性,應做心臟和腦的超聲檢查。 腦栓塞的特點有.: 1.起病急,發病迅速,進展較快。 2.常有心臟病、心房纖顫、心肌病、心肌梗死的病史。 3.起病后常有昏迷、抽搐、偏癱,有時還能發現因其他部位的栓塞而出現的癥狀。 4.腦脊液壓力檢查偏高或正常,有時可見紅細胞。頭顱CT檢查與腦血栓形成類似,有時腦水腫較明顯,在低密度區有高密度灶存在。說明病人可能有多發性腦梗塞。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特點有: 1.多發生在成年人,常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等病史。 2.常突然起病,可有一過性失明,失語,偏癱,眩暈,構音不清,共濟失調,吞咽困難等癥狀。。 3.發作時間較短,常可在1日內恢復。 對于急性腦血管意外,一般來說,必須住院治療。但院前急救也不可忽視。搶救腦中風的要點有: 1.一旦懷疑是腦中風,就應臥床休息。不要隨意搬動病人,立即尋呼120急救中心,并采取適當的搶救措施。當呼吸道阻塞時,應立即清理呼吸道;當出現呼吸驟停時,應立即做人工呼吸。 2對于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疾病,要積極降頓壓,一般用20%的甘露醇250ml,快速靜脈滴注,每6 小時給藥1次。伴有心力衰竭的,可使用速尿、利尿酸鈉,并注意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適當用藥調整血壓,可用25%的硫酸鎂10ml,深部肌肉注射。有頭痛時,可用止痛藥。蛛網膜下腔出血后的4~12天內,可用鈣離子桔抗劑,如尼莫地平靜脈滴注。同時還要進行顱內壓監測。 3.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首要任務是改善腦血液循環,可使用血管擴張劑。如。罌粟堿、煙酸、654-2 等靜脈滴注;也可用抗栓丸、海特琴等。使用抗血小板凝聚藥物,如:脈通、706代血漿,靜脈滴注;或口服腸溶阿斯匹林等。使用溶血栓藥物,如尿激酶、水蛙素、地龍素等。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中醫辨證論治。 4.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用潘生丁、復方丹參片等藥物治療。 5.積極穩定血壓,合理使用降壓藥物。 6.出現發熱,可用冷敷,或使用安宮牛黃丸等。 7.病情恢復期,可配合針灸、按摩、藥浴等療法。 8.合理使用藥物,預防再次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