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寶每餐有時吃的很少。我感覺他沒有吃飽,八個月的寶寶能吃多少。

熱心網友

不同的寶寶食量大小也不相同,如果寶寶吃完以后,精神好,不哭鬧,并且每月體重身長都在增長,就說明吃飽了.不用擔心寶寶食量小.

熱心網友

遺傳基因、生活習慣與飲食文化的改變,是現代兒童身型趨胖的主要原因。 她指出,以前的小孩在戶外活動的時間比較長,運動量很大,體能上的消耗要比現代小孩靜態的生活方式多。 “現代的小朋友生活都圍繞在上補習班、學電腦,就連游戲,首選也是電動玩意,舒展肢體與筋骨的機會不多,加上社會西化,生活節奏加速,市面上出現了種種快餐,而且全都開對小朋友的胃口,種種因素堆砌成兒童肥胖的導因?!?她舉例,當一名平均身高有1。23公尺的7歲男孩,體重超過28公斤,就屬于超重。 〔注:用以計算體重指數(BMI)的方程式,是以體重(kg)/ 身高(m)x 身高(m);正常的體重指數是介于25%至85%,超過85%屬超重,超過95%則屬癡肥?!?她說,速食的碳水化合物成份、卡路里含量和熱量超高,當小朋友都把這些食物當成主食后,體能消耗又不足,久而久之,就會養出一個個小胖子。 “很多長輩會覺得孩子白白胖胖是一種可愛。在這個階段,他們看不到體型過重背后的危機。這個問題不能掉以輕心?!?她指出,如果生活文化與飲食習慣沒有改變,小孩在長大的過程會繼續肥胖。 “如果小孩家里都有胖人的話,這個小孩繼續肥胖的機率就會趨高,原因之一可能是基因遺傳,但另一個更大的可能性是大吃大喝的飲食習慣沒有辦法調整?!?寵壞孩子味覺 她指出,許多父母在孩子還小時常會不自覺的犯下因寵而溺的錯誤,尤其是長子或獨生兒,家人常會在食物方面特別“眷顧”。 “當每個大人都把自己認為好吃的食物一口一口的喂進孩子的咀里,其實已在不知不覺中“寵壞”他的味覺,促使小孩以后養成挑食的習慣。” 此外,有些父母很喜歡用食物來犒賞孩子,這些都不是好方法。 “與其用食物作為對孩子的獎勵,不如更實質的帶他們走出戶外,讓他們多參加類似生活營、腦力激勵等活動,擴大生活圈子之余,也能從中吸收新知識,勝過以食物犒賞?!?她指出,很多職業女性平常沒有什么時間下廚,通常都會在周末帶著一家大小上館子,如果這是不可少的“家庭活動”,這種大餐一個月兩次就已經足夠。 選擇零食 不容否認,零食在孩子的生活中占了一定的比重,大人既不可能全然把零食從孩子的生活中剔除,劉偉?h認為,大人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比較有益的零食,勝過于強制小孩不準吃零咀。 撇除孩子因體質缺陷以致對某種食物產生過敏反應的情況,一般孩子會形成偏食習慣,原因都是出在大人身上。 她指出,市面上許多零食,例如蝦餅、薯片、巧克力等,這些食物雖然高脂,但當中倒也含有不同成份的碳水化合物、谷類與蛋白質,不全然是一無可取的“垃圾食物”(Junk Food),壞只是壞在過量食用。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該讓孩子知道什么是適可而止。” 至于什么是健康零食,她說,家長可讓孩子吃酸乳酪(yogurt)、喝果汁與天然(不加太多調味料)的果干、果仁等。 不過,一切還是要回到原點,任何食物都不應過量,劉偉?h建議家長花些心思,多為孩子做可口的蔬果沙拉,或者在酸乳酪中加入一些水果,讓小朋友對種種顯得平凡的食物感到興趣。 “至于孩子最愛的雪糕、蛋糕,不一定要全面禁止,但卻一定要酌量?!?定時飲食 如果已經做好了一切,家中還是出了胖小孩,這個時候,家長除了設法幫孩子減重以外,更重要的是去了解背后的原因。 她表示,超重的小孩學習進度會比較慢,不靈活,心理也會因為同學的嘲笑而引起困擾,這些都是需要關注的心理因素,父母應不時為孩子進行心理建設。 她說,兒童的飲食習慣是由大人決定,在3歲以前,他們的主食都是牛奶等乳制品,1歲以前,小孩一天大概喝5次奶;1至3歲,他們開始進食流質的固體食物,如粥與糊,牛奶則相應減至2到3次。 她指出,孩子攝取營養和增加食量的情況,應該隨著身體機能發育的進度而調整,酌量增加肉類、蔬菜和水果?!?“父母應該從孩子2至3歲時便讓他們養成均勻飲食的習慣,其中“定時”是必須嚴格執行的習慣,而乳制品和水果都是值得推崇的附加食品。 她也建議父母多讓幼齡孩子學習手握食物進食,手腦并用。 孩子應考需額外進補? 劉偉?h認為,只要平時讓孩子吃得均衡吃得夠,家長無須在小孩應考時額外添加進食補品。 她說,很多父母都認為,多攝取蛋白質對求學中的小孩是一種必須,然而,過量吸收對消化系統會構成負擔,況且大腦所需的營養不只是蛋白質,礦物質、維他命、脂肪也非常重要。 “好的脂肪可以刺激腦神經,而礦物質和維他命則可以補充精力,所以反而應該多吃水果蔬菜?!?她強調,睡眠充足是另一個必要條件,傳統補品只是輔助品,多吃并不不代表小孩一定會考到好成績。 均衡的營養觀念是建立在食物多樣化且份量充足的基礎上。人體每天攝取的營養主要來自谷類(能量)、肉類(蛋白質、脂肪)、蔬菜(礦物質、維他命、纖維)、水果(維他命、纖維、免疫元素)和乳制品(鈣質、免疫元素);份量的比例胥視年齡、性別、身高及體重而定。 “一名3歲以上小孩一天大概需要1千600卡路里的熱能,當中50-60%的營養是從谷類攝取碳水化合物而來,10-20%是來自提供蛋白質的肉類,其余10-30%是脂肪?!?她舉例,已經入學的稚齡兒童從學校供應的食物中攝取的卡路里,是介于30至40%(包括茶點和午餐);一杯熱飲和一片搽上果醬的面包含有200到300卡路里,其余的熱能和營養則必須從家里的食物攝取。 “如果孩子食量大或很好動,則讓他們多吃蔬果補充能量?!?她強調,由于正值成長的兒童需要吸收較多的營養,因此攝取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營養顯得特別重要,均勻的飲食習慣必須從小培養。 攝取熱量不可過度 一個健康的兒童所需的熱量(Energy)是根據新陳代謝率、成長率與運動量來決定,而熱量的攝取可以確保孩童健康成長,但卻不能因過量攝取以致肥胖。 家長必須根據孩子的身高與體重所計算出來的標準,讓孩子攝取適當的熱量。 計算法: 2至5歲的孩子 每公分身高需要13至15卡路里 6至11歲的孩子 女童每公分身高需要13至14卡路里 男童每公分身高需要16至17卡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