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半年單位體檢,查出有膽結(jié)石,0.6mm,醫(yī)生沒建議開刀。哪位告訴我吃哪種藥可以治療。

熱心網(wǎng)友

您不用太緊張,0。6mm是很小的結(jié)石,根本就沒有手術(shù)的必要。以后每年定期檢查,如果有增大,或者自身有癥狀符合手術(shù)指征,就可以用手術(shù)治療了。你可以用一些中藥的排石湯之類,也可以不用藥物。形成膽結(jié)石的病因有多種,比如,不吃旱餐和空腹時間過長的人容易患膽結(jié)石,因為長時間空腹會使膽汗分泌減少膽汁中膽酸含量降低,而膽固醇含量不變,形成高膽固醇的膽汗,膽固醇處于飽和狀態(tài),從而在膽囊中沉積而漸漸變?yōu)榻Y(jié)石。此外,肥胖者易患膽結(jié)古石,如果一個人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鎊,患膽結(jié)石的危險就會增加2倍;超過60鎊,危險則增至6倍。還有,中老年人患膽結(jié)石的較年輕人多。 患了膽結(jié)石,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在飲食方面也要科學地巧安排,應(yīng)當做到“六要”和“五忌”。 “六要”是:一要注意飲食和飲水衛(wèi)生,生吃瓜果要先洗干凈,然后用開水或涼開水沖一沖,以防吃入蛔蟲及殘留農(nóng)藥。養(yǎng)成不喝生水喝開水的良好習慣。二要多吃些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胡蘿卜、西紅柿、菠菜、白菜等,平時應(yīng)多吃些香蕉、蘋果等水果。三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燉、燴、蒸為主。四要常吃些瘦肉、雞、魚、核桃、黑木耳、海帶、紫菜等。五要多吃些能促進膽分泌和松弛膽道括約肌、有汁膽作用的食物,如山查、烏梅、玉米須 (泡茶慢慢喝)。六要吃旱餐,不可讓空腹的時間太長。此外還要注意兩點:一是要經(jīng)常運動,防止便秘,二是肥胖者要計劃減肥,因為肥胖會促使膽固醇大量分泌,加重病情。 “五忌”包括:忌吃含膽固醇較高的的食物,如動物心、肝、腦、腸以及蛋黃、松花蛋魚子及巧克力等。二忌吃含高脂肪食物,如肥肉、豬油、油煎油炸食品。油多的糕點也不宜多吃,因為過多的脂會引起膽囊收縮,導致疼痛。三忌借節(jié)日或親友聚會時大吃大喝。因為暴飲暴食會促使膽汁大量分泌,而膽囊強烈的收縮又會引起膽囊發(fā)炎、局部絞痛等。四忌食辛辣刺激的調(diào)味品,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面等。五忌煙、酒、咖啡等,這些帶有刺激性的食品能使胃酸過多,膽囊劇烈收縮而導致膽道口括約肌痙攣、膽汗排出困難而誘發(fā)膽絞痛。。

熱心網(wǎng)友

根據(jù)你說的情況,你自己并沒有疼痛,是體檢有結(jié)石而已。一般來說用排石湯作為你的飲用水就可。在你工作不忙的時候,去做手術(shù)是最好的。

熱心網(wǎng)友

膽結(jié)石是膽囊或膽管內(nèi)結(jié)石的總稱,你的膽石可能是0。6cm(6mm),屬于較小的結(jié)石。膽石的成分基本分三種,膽固醇性,膽鹽性及混合性。常因代謝紊亂、膽汁淤積、膽道感染引起。且與膽結(jié)石互為因果,相互影響、加重。國人膽石成分常見的是膽鹽性。膽石的治療方法有 1)手術(shù)。取出膽囊,包括結(jié)石。有兩種方法 a常規(guī)手術(shù),損傷大,后遺癥多。適用于病情較重者,效果明顯。 b微創(chuàng)手術(shù)即內(nèi)窺鏡手術(shù),損傷小。目前各地開展較多,效果不錯。 2)碎石。超聲打碎石頭后,只要膽囊收縮功能良好,碎石排入膽道,經(jīng)膽總管排入腸道即為成功。但是,膽總管開口只有0。3cm,膽囊管開口0。5cm。只要碎石直徑小于0。5cm,就能進入膽囊管,如果大于0。3cm,則不能進入腸道,這樣就會引起很麻煩的事,膽總管下端機械性梗阻,膽汁不通,很危險。 3)中醫(yī)排石,七八十年代常用,效果沒見統(tǒng)計學意義。 4)西醫(yī)觀察,必要時采取治療措施。建議采取第4條,如有炎癥表現(xiàn),積極抗炎,解除疼痛。平時可以使用一些藥物熊去氧膽酸20mg,每日三次。定期復查B超。

熱心網(wǎng)友

我們是同時天涯淪落人啊.我也有結(jié)石的,我是腎結(jié)石,我以前一直不知道,一次家教的時候突然發(fā)作,那叫一個痛呀. 我覺得每個人的內(nèi)臟里大大小小都會有結(jié)石,關(guān)鍵是他們小,或者是新陳代謝比較好反正沒有發(fā)作而已.所以請不要為這個病擔心什么. 再就是一定要多喝水,多運動,注意食物的含ca量不要太高。注意這幾點,我相信即使不吃藥,也會緩解你的病情的。 祝早日康復!

熱心網(wǎng)友

買些食療的書,看看能不能調(diào)理好

熱心網(wǎng)友

我也有膽結(jié)石,不愿手術(shù)。現(xiàn)主要是控制飲食,少吃油膩食品,也吃過一些中成藥,效果不明顯。謝謝你的提問,希望能有好辦法,對我也能有幫助。

熱心網(wǎng)友

可以吃舒膽通膠囊試試,另盡量少吃油膩的東西,同時盡量避免劇烈的體力勞動。

熱心網(wǎng)友

你好,給你一點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茶葉粉治療膽結(jié)石法茶是日常飲料之一,普遍受到人們的喜愛,它的性味苦甘微寒、無毒,主要成分有咖啡鹼(Caffeine)鞣酸(Tannic acid),維他命C及蕓香甘(Rutin),它在醫(yī)療上效用很多,有清熱、降火、消食、醒睡,可用作興奮神經(jīng)藥,又為利尿藥,可強化血管、保護肝臟,也可治疲勞性精神衰弱癥。茲將茶葉的食療效果介紹如下:調(diào)配方法如下:除紅茶及泡過的茶葉不行外,其他各種茶葉不論新舊都可以等量混合,研成細粉末,每天服六次,每次服用量大約叁公克。固定在每日睡前服用一次,翌日清晨在早餐前服用一次,其馀四次大約每隔叁小時服用一次。吃蘋果治膽結(jié)石法簡單有效的蘋果治療法,如果您已經(jīng)確知有膽結(jié)石,則可喝蘋果汁加瀉鹽加以排除,其方法請參閱食療同源篇中之膽結(jié)石蘋果汁療法。膽結(jié)石蘋果汁療法1。 每天準備中等大小的蘋果十個,或蘋果汁一千二百公克。將蘋果打成汁,一般而言,大約一磅蘋果可以打成一杯左右的汁,十個蘋果差不多四杯。如果嫌打汁麻煩,可以用純果汁,如美國進口的罐裝或瓶裝蘋果原汁。 2。 每天分早、中、晚及睡前四次飲用,最好在飯前或兩餐間,而不要當作飯後飲料,否則無效。喝蘋果汁時,每天的飲食一如平常,不必有特別限制。 3。 上述療法連續(xù)喝五天,每天四杯,一杯約二百五十西西。 4。 第六天停飲蘋果汁,也不吃晚餐,到下午六至八時左右,各吃一至二茶匙瀉鹽(硫酸鎂,西藥房有售),溶於二百五十西西的冷開水或溫開水中,趁空腹時喝下。 5。 第六天晚上十時左右,取中等大小的新鮮檸檬一至二個,壓汁半杯,加入半杯橄欖油(約一百二十五西西),混勻後空腹服下。服用後請務(wù)必右側(cè)躺臥,并且在膽囊部位做局部的熱敷,可用熱毛巾或電毯熱敷,特別是膽囊、膽管處。有練功者可感覺局部有膨脹之情形,即在排膽結(jié)石出膽管。 6。 第七天早晨起床後,空腹喝下一大杯冷開水,有便意後即上廁所,最好使用便盆以利檢視。在正常情況下,應(yīng)該可以排出翡翠色的大小膽結(jié)石顆粒,大的如姆指,小者如砂粒,多則十幾二十顆,少則數(shù)顆不等。如果排出的結(jié)石多、顆粒大,則大便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那也沒有關(guān)系,通常休息一兩天後就可以好轉(zhuǎn)。 如果曾經(jīng)得膽囊結(jié)石,但已割除或用此法排過結(jié)石者,隔一段時間均應(yīng)再做一次,以預(yù)防結(jié)石積聚過多而受苦。 備注: (1) 可用麻油或沙拉油替代--橄欖油現(xiàn)在臺灣已容易買到,但藥房中賣的多是保護皮膚、化 或工業(yè)用品,不能食用,須要注意分別,切不可混用。萬一實在買不到,也可以用麻油或沙拉油替代。(2) 其次是瀉鹽(硫酸鎂),效用大而價格便宜,目前很多西藥房中均有售,請注意份量,不宜過多,以免產(chǎn)生副作用,也不可過少,否則無效,仍以一至二茶匙為宜。 (3) 也許其他瀉藥也可代替瀉鹽,如用中藥的叁黃瀉心湯,以科學中藥型式為佳,惟用量要注意。 (4) 值得注意的是,結(jié)石排出後胃口會變好,此時切忌立刻大吃大喝,尤其不宜再大吃葷食,才不致重蹈覆轍又傷了腸胃。 中醫(yī)處方(一)   【辨證】肝膽濕熱郁結(jié),橫逆中土。  【治法】利膽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膽道排石湯。  【組成】柴胡9克,太子參15克,白芍15克,金錢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黃6克,五靈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鄧鐵濤方。中醫(yī)處方(二)  【辨證】濕熱內(nèi)蘊,積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氣,利膽排石。  【方名】利膽排石湯。  【組成】制大黃9克,枳實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錢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姜春華方。中醫(yī)處方(三)  【辨證】肝郁氣滯。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止痛。  【方名】舒肝利膽湯。  【組成】柴胡10克,枳實10克,青皮10克,陳皮10克,虎杖根30克,銀花30克,生大黃12克,金錢草30克,茵陳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謝新建方中醫(yī)處方(四)  【辨證】肝氣郁結(jié),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氣,清熱化滯,利膽排石。  【方名】清膽化石湯。  【組成】柴胡6克,鵝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錢草15克,金鈴子10克,黃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翁 恭方。中醫(yī)處方(五)  【辨證】肝膽濕熱蘊結(jié)。  【治法】疏肝利膽,清熱除濕,理氣和營,止痛散結(jié)。  【方名】疏肝利膽湯。  【組成】柴胡10克,黃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錢草15克,雞內(nèi)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鈴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實10克,赤茯苓15克,車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李培生方。中醫(yī)處方(六)  【辨證】肝膽氣郁,濕熱蘊結(jié)。  【治法】舒肝解毒化石,膽結(jié)石秘方。  【方名】舒肝解毒湯。  【組成】柴胡20克,青皮20克,陳皮20克,石斛20克,黃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連翹15克,金銀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錢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譚景祺方。中醫(yī)處方(七)  【辨證】肝郁氣滯,濕熱蘊結(jié)。  【治法】清熱,疏肝,理氣,通里。  【方名】膽道排石湯。  【組成】黃連6-12克,黃柏6-12克,黃芩6-12克,茵陳12-24克,郁金12克,金錢草30克,貓爪草9-24克,大黃5-20克,法夏12克,西黨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肖銀昌方。中醫(yī)處方(八)  【辨證】氣郁濕阻。  【治法】疏肝解郁,清熱利濕,調(diào)暢氣機。  【方名】膽石通消糖漿。  【組成】郁金15克,木香15克,黃芩15克,茵陳26克,川楝子9克,虎杖30克,玉米須20克。  【用法】將木香打成粗粉,提取有效成分。另將余藥經(jīng)整理后混合煎汁,共煎2次,每次務(wù)使水面高出藥材,經(jīng)煮沸20分鐘(指沸后時間),過濾。濾液合并靜置沉淀24小時,再吸取上清液濃縮至一定量,加入蔗糖煎沸使溶解,出料前5分鐘加防腐劑,過濾。濾液與木香提取液混勻,分裝于100毫升,每次飯前15分鐘服33毫升,每日3次,30天為1療程,停藥1周后進入下1療程。冷和平方。  【出處】冷和平方。中醫(yī)處方(九)  【辨證】肝膽濕熱蘊結(jié),胃腸實熱。  【治法】清熱化濕,通里攻下,利膽排石。  【方名】三黃排石湯加減。  【組成】黃芩15克,生大黃15克(后下),山梔子15克,茵陳30克,金錢草50克,雙花15克,郁金15克,木香10克,厚樸12克,芒硝10克(沖)。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李世忠方。 防治膽囊炎膽結(jié)石藥膳茶飲偏方一、茉瑰粥  材料:茉莉花6克,玫瑰花5克,厚樸花3克,生山楂6克,大米60克,冰糖適量。 用法將大米淘洗干凈,生山楂去核仁,三花也沖洗干凈,共入沙鍋內(nèi),加水煮粥,粥熟加冰糖少許。早晚分食,每日一劑,連服數(shù)日。  功效:舒肝和胃,理氣活絡(luò)。 主治: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肝胃不和、氣滯血淤,脘脅不適疼痛,食欲不振,厭油膩。 二、珍珠草豬肝湯 材料:鮮珍珠草60克(或干品30克),豬肝100克。  用法:鮮珍珠草洗凈后切碎,豬肝洗凈切成薄片。豬肝先入鍋,加適量水煮,肝熟后再加入珍珠草,水沸即可。去藥渣,飲湯食豬肝。每日一次,連服5~6天。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主治: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肝炎肝膽濕熱,脅肋疼痛、灼熱,心煩口苦,小便黃赤,大便不爽臭穢。 三、消炎利膽茶材料:玉米須、蒲公英、茵陳各30克,白糖適量。用法:將玉米須、茵陳、蒲公英去雜質(zhì)洗凈,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調(diào)入白糖,分頓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消炎利膽。 主治:慢性膽囊炎肝膽濕熱,右脅脹痛,口苦咽干,納呆脘痞,小便黃赤,大便不爽。 四、金錢草粥材料:新鮮金錢草60克(或干品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用法:將金錢草洗凈切細,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放入粳米,再加水400毫升左右,同煮為稀粥,加入適量冰糖溶化。每日兩次,稍溫服食。 功效:通淋排石,利膽退黃。 主治:膽結(jié)石、膽囊炎肝膽濕熱,脅肋脹痛,身目發(fā)黃,口苦咽干,小便黃赤,大便稀薄或干結(jié),舌苔黃膩等。 五、雞內(nèi)金粥 材料:雞內(nèi)金6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用法:將雞內(nèi)金用文火炒至黃褐色,研為細粉。先把粳米放入鍋內(nèi),加水800毫升左右,煮至米開未稠時,放入雞內(nèi)金粉和適量白糖,再煮一沸,粥稠即可,適量服食。 功效:健脾胃,消積滯。 主治:膽結(jié)石砂石積滯,脅肋疼痛,飲食不消等。  六、金錢敗醬茵陳飲 材料:金錢草、茵陳、敗醬草各30克,白糖50克。  用法:將金錢草洗凈切碎,敗醬草洗凈切段,茵陳除去雜質(zhì),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約1000毫升,加白糖,代茶飲服。  功效:清熱除濕,利膽消炎。  主治:慢性膽囊炎、膽結(jié)石濕熱偏盛,口苦咽干,脅肋疼痛,尿黃,大便干結(jié)或稀薄等。 七、夏金茶 材料:夏枯草30克,茶葉5克,金錢草60克。  用法:將夏枯草、金錢草(均用干品)切細,與茶葉混合。每次取上述藥物半量放入茶缸內(nèi),用開水沖泡,10分鐘后代茶頻飲。  功效:清肝利膽。 主治: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肝膽濕熱,脅肋疼痛,局部灼熱,口苦咽干,厭油膩,小便黃赤,大便干燥或稀薄而不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