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沒滿月的時候就發現小雞雞上面會陰處很鼓,用手按一按,沒什么反應,他也不哭,現在快兩個月了,用手再按一按感覺里面有氣,有時候他使勁里面還咕咕直響,會陰的左側很鼓。不知是什么原因?求大家幫幫忙,緊急謝了!有人說是小腸換氣,該怎么治啊?
熱心網友
你的孩子是得了疝氣了。當父母發現孩子患有疝氣時,應立即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三歲以內的患兒可暫不手術,但需密切觀察;三歲以上的患兒如果疝塊逐漸增大,或有嵌頓史者,則應選擇手術治療。家長千萬不要對手術過于恐懼,而相信那些不負責任的廣告宣傳,既浪費了錢財,又延誤了手術時機,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和成長。 疝氣是小兒外科的常見病,主要表現為生后不久腹股溝部腫物,多數在2~3個月時發現,也有遲至l~2歲才發現。 當孩子哭鬧活動或憋氣用力造成腹腔內壓力增高時,在腹股溝部或陰囊內有一腫物鼓起。發病初期當孩子乎臥安靜時腫物可消失;隨著腹內壓力的繼續增高,腫物可下降到陰囊里。這時如果能解除腹內壓增高的因素,并讓患兒乎臥,或輕輕地將腫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腫物則可通過睪丸下降時的那條道路返納到肚子里去,這時腫物就消失了,稱為可返納性疝。如果腫物不能返納人肚子里,就會出現疵氣嵌額,患兒腹痛加劇,哭鬧不止,并出現嘔吐、腹脹、排便停止等腸梗阻癥狀,在腹股溝或陰囊內可見橢圓形腫物,質地硬,觸痛明顯;嵌頓時間久者皮膚可紅腫,甚至腸子會缺血壞死;腹部X線檢查可見腸管擴張及液平面,少部分患兒在陰囊內可見腸曲影。治療小兒疝氣注意事項 老百姓常說的小兒疝氣在臨床醫學上稱為腹外疝,它是腹內臟器(主要是腸管)通過腹壁潛在的管道或缺損向腹壁外突出的臨床表現。小兒疝又分為先天性疝和后天性疝。先天性疝包括臍疝(臍部擴大局部向外突出,隨呼吸上下起伏)、腹股溝疝、白線疝。后天性疝包括腹股溝疝和腹壁切口疝。臨床上我們常常接診到這樣的患兒:因疝在當地手術治療后復發或疝手術治療后發生醫源性隱睪。小兒疝與成人疝是有區別的,小兒疝治療與成人疝的治療是完全不同的。 不管是先天性的還是后天的,與成人腹股溝疝比較,小兒疝有以下不同: (1)先天性疝是因為鞘狀突在發育過程中發生停頓未閉而致,又稱鞘狀突未閉畸形。后天性疝則因為小兒腹壁發育尚未完善,小兒哭鬧時腹內壓驟增所致。 (2)小兒腹股溝疝雖易嵌頓,但因患兒腹壁薄弱若發現及時(一般12小時內)容易手法復位成功。因為小兒腸管柔韌性好,即使疝內容物發生嵌頓也很少發生腸絞窄和腸壞死。 (3)因為小兒腹股溝管尚在發育之中,因此,它的各構成壁結構薄弱,管腔直(由后垂直向前)短約2-3厘米。 因此,在治療小兒疝氣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小兒疝手術的最佳時機是半歲至1歲。 (2)小于3歲的小兒做疝手術時,只要行疝囊高位結扎術,不宜打開腹股溝管。 (3)小兒疝手術的切口考慮到小兒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美觀的需要,常采用最低下腹部皮紋方向的微小切口。 (4)由于小兒外科是一個新興發展的學科,基層醫療單位技術薄弱、設備簡陋,很易誤診,造成不可彌補的后果,因此,筆者建議家長們應帶患兒就診于大醫院的小兒外科專科,以避免醫源性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