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民俗信仰主要是神鬼,這種信仰源始于遠古。山西人在一塊山河阻隔的天地里,一方面塑造了自己的神,同時也不斷被輸入外來神。 天地信仰是最古老、最根本的信仰。它實際上是一些自然神的綜合,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湖海、風雨雷電,這都是人類最初的神。不過民間確實供奉著一位天地爺,但它沒有專門的廟祠,只在過年時,從市面上買一張木板天地神畫,上有天公地母和一班人馬,中間有一個牌位,寫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人們把它貼在屋檐下,有時只有黃表紙寫一個天地神們,以示盡心。再在兩邊貼上對聯:“天高懸日月,地厚載山河”,橫批是天地神位。下邊置供桌、放香斗、擺供品,焚香點燭而祀。在男女婚禮時,新郎新娘要大禮祭拜,俗稱拜天地。 民間還有一系列俗神為人們所信仰,如福祿壽三星、喜神、財神、門神、龍、送子娘娘神、谷神等。灶君俗稱為灶王爺,在山西民間最普通,是最深入群眾的神,它至少具有這樣三種職能:一、民以食為天,灶王爺掌管飲食;二、司職命運;三、監察善惡。因而民間對灶王爺都是篤信虔誠的,將它供在家中灶頭,臘月二十三上天時,香火糖錫為之送行,大年初一再把它接回來。泰山石敢當是農村最常見的鎮宅避邪碣石,它通常嵌在街頭的墻壁上。一塊尺寸大小不拘的條石,刻上泰山石敢當便可逐邪驅惡、大吉大利。它是遠古崇拜山石與道教東岳信仰的混合遺風。 生前有功于人,死后為神,這是中國造神的準則。在人神信仰中,關羽為人造神之佼佼者,關公崇拜的普及,全國從北到南,遠及海外。由于鄉音土情,山西對關公更加厚愛,對關公的信仰祭祀,達到了人神崇拜的頂點。其它二郎神、東岳大帝、孔圣人、姜太公,這都是中國普遍崇拜的人神。在民間巫覡的神龕里,魏征、唐僧、孫悟空、薛仁貴、樊梨花、趙匡胤、楊宗保、穆桂英、包拯、濟公等,也都是座上神靈,充分表現著中國造神的隨意性。社會上百工技藝都有自己的祖師爺,是行業神。行行有神。既有一行多神,也有多行一神。行業神是社會分工在神祀上的反映。所供神靈,大部分是歷史人物或傳說中人物。 山西供祀的社會人神,還有一些恐怕是山西特有的。臨汾市有規制宏大的堯廟,奉唐堯。運城舜帝廟村,曾建有舜帝廟,祭掃虞舜。河津縣禹門口,芮城大禹渡建有禹王廟,祭禮夏禹。萬榮縣稷王廟祭祀禹的大臣后稷;新絳縣稷益廟還祭祀禹的另一位大臣伯益。浮山縣南王村有禹湯廟,祀夏禹,成湯,并有伯益、伊尹配享。沁水縣端氏村建有規模宏敞的湯王廟,主殿九間為宋代遺物。浮山縣城亦有湯王廟,每歲六月十五祭禮。晉祠為紀念周成王胞弟唐叔虞而建,其內主祠圣母殿為叔虞母后姜邑,千余年來香火不斷,成為山西最著名的神祀。介休縣綿山有介子祠,祭祖晉文公忠士介子推,太原市上蘭村有竇大夫祠,祭祀開渠濟民的晉國竇大夫。清徐縣馬峪村有狐突廟(又稱糊涂廟),祭祀晉獻文公大夫狐突。盂縣藏山為趙氏孤兒藏匿地,建殿宇多處,奉祀趙武、程嬰、韓厥、公孫杵臼。忻州市逯家莊亦有公孫杵臼祠。代縣北山建趙杲觀,祭祀代王丞相趙杲。定襄縣七巖山祭祀趙襄子的姐姐,代王妻磨笄夫人,宋封惠應圣母俗呼七巖娘娘。定襄縣李莊北山稱漆郎山,建祠祭祀晉國義士豫讓,唐宋以來,太原市南郊有祭祀后漢開國皇帝的劉智遠祠。浮山縣建有唐太宗廟、李清廟。朔州市有尉遲公廟。介休有武則天廟。太原市狄村有狄仁杰祠。代縣鹿蹄洞有楊家祠堂,供楊業、余太君和他們的八個兒子及楊宗保、穆桂英等塑像。忻州市韓巖村有為元好問修的元遺山祠。寧武縣有周遇吉祠,祭祀明末在此抗擊李自成起義軍被殺的山西總兵周遇吉。清代名人傅山亦有傅公祠,祠廟雖小,影響卻很大。 中國自古流傳,認為陰間是鬼的居所,并構筑了一套相當完整的管理機構——地藏、城隍、閻王、判官、牛頭、馬面、無常、小鬼、孟婆等,實際是人間政權機構的摹仿。民間常用閻王、地獄來教育人,勸人為善,宣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六道輪回。在民間,鬼魂信仰比神靈信仰,影響更深更廣。我認為關鍵在于人的意識,信則有不信則無,只是看你的信仰是什么?。
熱心網友
信則靈,不信則不靈。宇宙萬物其實有著同樣的本源--“宇宙源”,我們不妨將宇宙的母親--“宇宙源”視為最高的神(僅僅為了方便理解)!!
熱心網友
沒有神,但是人人都有自己的靈氣!
熱心網友
有!你看
熱心網友
世界上沒有神靈!!,但在人的心中有靈魂.
熱心網友
沒有神靈!!
熱心網友
不要相信啦!
熱心網友
心里自己判定的啦!同意--信則有不信則無!生活中的巧合太多,有很多時候靠自我調節情緒!
熱心網友
信不一定有,不信一定沒有,綜合來看,不要抱太大希望
熱心網友
信則有不信則無,信的時候就會發生一些很巧合的事情,你就會認為是神明,不信的時候遇到巧合的事情你會認為這只是巧合
熱心網友
信則有不信則無
熱心網友
沒有 怎么會有呢 只有靈感!~希望你送我10分 讓這個問題 結束吧!我會給你送分的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