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只有六態吧。氣態、固態、液態、等離子態和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的物質。
熱心網友
沒有7種狀態,只有6種,人們普遍知道的物質有三態,即氣態、液態和固態。20世紀中期,科學家確認物質有第四態,即等離子體態(plasma)。1995年美國標準技術研究院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即“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2004年1月29日,他們又創造出物質的第六種形態———費米子凝聚態(fermionic condensate)我以前回答過這樣的問題
熱心網友
人類生存的世界,是一個物質的世界。過去,人們只知道物質有三態,即氣態、液態和固態。20世紀中期,科學家確認物質有第四態,即等離子體態(plasma)。1995年,美國標準技術研究院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即“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為此,200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負責這項研究的三位科學家。 2004年1月29日,又是這個聯合研究小組宣布,他們創造出物質的第六種形態———費米子凝聚態(fermionic condensate)。消息傳出,國際物理學界為之振奮。專家們認為,這一成果為人類認識物質世界打開了又一扇大門,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將成為年度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人民日報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大學20日發表一項研究成果,稱其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酯膜結構的新的物質狀態,這種物質狀態相對于已有的固體、氣體、液體和液晶,成為物質的第五種狀態。這項突破對于生物、醫學、物理等領域的研究都有重大意義。 據悉,臺大物理系的這個研究團隊還研發出“生物環境穿透式電子顯微鏡”,首次可以讓科學家觀察到水分子等物質進入細胞膜的情形,同時也發現了細胞膜會形成一種有別于傳統物質三態和液晶的物質狀態,就叫做酯膜結構。利用這項成果還可以觀察病毒、藥物、營養等不同物質與細胞交換的情形,對于許多疾病的研究都有極大的幫助。 這是全世界第一次觀察到的這種新物質狀態,有助于解釋細胞與物質交換的動態反應。有人認為這也是一項諾貝爾獎級的成果。這項研究成果將刊載于《物理評論通訊》的12月第二期,是華人近年來第一次獲得此項殊榮。 以上就是你要問的七種狀態。。
熱心網友
氣態、固態、液態、等離子態和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還有中子態一共七個。。。。
熱心網友
人們普遍知道的物質有三態,即氣態、液態和固態。20世紀中期,科學家確認物質有第四態,即等離子體態(plasma)。1995年美國標準技術研究院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即“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2004年1月29日,他們又創造出物質的第六種形態———費米子凝聚態(fermionic condensate)。第7態是,,,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