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一是任用董仲舒,采用他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戰略性國策,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完善了封建統治秩序。儒家思想的確立,不僅使全國官民、知識界思想統一,而且為后來的各民族、各種宗教哲學思想融化準備了思想基礎,在此后長達2000多年中,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多次民族大融化,從來沒有發生過宗教戰爭,使佛、儒、道三教一直和平相處,互相貫通。甚至宋代時外來的猶太民族也能被融化,從而形成獨特文化現象。這不能不說是漢武帝的歷史功績。 二是漢武帝在發展經濟鞏固國防中十分注意對人才的選拔,他即位后便立即下詔各地選送年青人才,用人不拘一格,不講門第出身,董仲舒、司馬相如、桑弘羊、衛青、霍去病等都是他選拔的文臣武將,這些人都在歷史上留下了功績。歷史劇對此有生動的表現,并不枯燥。 三是漢武帝大力推行富國強兵的國策,深知國泰民安,需厲兵秣馬,準備充足的防衛物質條件、人才條件,同時,在關系到國家安全、領土主權的大問題上絕不含糊,不迷戀“和”而忘戰,在對待匈奴的邊患上,毅然采取堅決措施,調集大兵,花了十多年時間,不惜全面開戰,終于打敗了匈奴人,徹底掃除了邊患,使兩漢時期再沒出現過匈奴之患,其功實大。。
熱心網友
派張騫出使西域,與西域各國建立友好關系,加強了經濟文化交流推行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促成了大一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