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是一個無聊的問題。問題券商的存在使得投資者在不能避免其他的市場風險之外又多了一個風險因素本是不言而喻的事。可是本欄目的專家老是否認有這樣的風險,這要不就是駝鳥政策,要不就是居心叵測。老練是沒舉出實際受損失的例子,但請專家不要偷換概念,老練說的是存在風險而不是存在損失,風險要轉換成實際的損失要有很多因素起作用,我想問專家一方片,你能否認:(1)券商挪用客戶的保證金和挪用國債做回購融資是事實嗎?(2)券商挪用的客戶保證金和國債回購資金已在股市的跌跌不休中變成一個巨大的窟窿是事實嗎?(3)國家已出臺個人債權收購意見,其中對個人債權有明確的定義(不是你2005年1月20日理解的那樣)和明確的處置意見是事實嗎?(4)半數券商由于委托理財資已遠遠不能抵債是事實嗎?(5)已有數家券商倒閉和被托管是事實嗎? 上述事實不明明白白告訴大家風險就在眼前是什么?據我所知,一架航天飛機的任何一個零件的可靠性都是99.9999%以上,可誰敢說航天飛機發射沒有風險? 另外,我想問一方片,不用請你去已被托管的券商那里去買國債,你敢到銀河證券那里去買嗎?同時我看見你在多次答問里告訴我們買國債遠離銀河,為什么?!!! 我想說的另外一點是,在券商處買國債,有風險,但也不要草木皆兵,不同的券商有不同的風險:第一,還是有好的券商,比如那些創新示范試點的券商;第二,如一方片說過的,國家如果不按那個收購的意見的規定辦,那風險就不會變成現實。問題是僅僅是如果!!風險等于所有風險因子的乘積,如果一個因子肯定為零,那風險就是零,但是沒見國家有關部門新的意見出臺。 我看到一方片讓大家去問股市的專家。我覺得這也是偷換概念,買國債的風險與股票的風險是不相干的兩件事。況且,國家明文規定,券商挪用的保證金100%有國家負擔。 我的結論:(1)買股票和買國債都有市場風險,但由于國債回購制度的設計,買國債多了一種風險(風險有多大且不論):券商挪用你的國債的道德風險!(2)小老百姓買那點國債去銀行好了,在這兒搗什么亂呢?讓那些機構魚肉強食好了!!

熱心網友

讓投資人自己判斷在那里買國債合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