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得了幼兒急疹,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熱心網友
你問錯地方了!幼兒急疹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其臨床特點是持續高熱3~4天,然后驟然熱退并同時出現皮疹,并且病情很快恢復。 病因及流行病學:幼兒急疹的病原體是人類皰疹病毒6型,冬春兩季多發,多見于6~18月小兒,3歲以后少見,一般為散發,偶有流行。潛伏期7~17天,平均10天。 臨床表現:其臨床特點是起病急驟,表現為體溫突然升高,高達39~40℃,持續3~4天后自然驟降。發熱期間咽峽部充血,偶有眼瞼浮腫、前囟隆起,大多數病兒體溫雖高,但一般情況良好,并能逗笑,與一般高熱患兒表現不同。起病初期高熱時,一部分病兒可發生高熱驚厥,但驚厥后,病兒情況仍然較好。皮疹多于熱退后出現,有少數在體溫下降的同時出現,皮疹為紅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徑約2~3mm,周圍有淺色紅暈,首先見于頸部及軀干部,迅速波及全身,以腰部、臀部皮疹最多,大約經過1~2天,皮疹全部消退,無色素沉著和脫屑。頸部及枕部淋巴結輕度腫大,但不如風疹明顯,亦無壓痛,熱退后往往持續數周才逐漸消退。幼兒急疹發病初期,在皮疹出現前無特異性癥狀和體征,容易認為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都是在出疹后,才確定診斷。 治療及預后:治療上除給予抗病毒治療外,以對癥治療為主。高熱時可給予退熱藥物和鎮靜劑。患兒應注意休息,多喝開水,飲食要營養豐富且易于消化,斷乳嬰兒的食物應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本病預后良好,很少有并發癥。 幼兒急疹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也叫嬰兒玫瑰疹,是由人皰疹病毒6型引起的一種嬰幼兒急性傳染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病,以冬春季多發。除了幼兒急疹,兒童常出現的出疹性疾病還有麻疹、猩紅熱、風疹、水痘等。幼兒急疹病后可獲得比較鞏固的免疫力,再次發病的情況比較少見。 推薦閱讀:秋天防治小兒玫瑰疹 得了兩次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多發生于6至18個月的嬰幼兒,常常是突然發病,體溫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 高熱早期重癥患者可能伴有驚厥,有的出現輕微流涕、咳嗽、眼瞼浮腫、眼結膜炎。在發熱期間有食欲較差、惡心、嘔吐、輕微腹瀉或便秘等癥狀,并且咽部充血,頸部淋巴結腫大。發熱三至五天后體溫驟降,退熱后孩子全身可出現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先從胸腹部開始,很快波及全身。這時孩子已經退燒,可安然入睡,在醫學上稱“退熱疹出”,是幼兒急疹的特有表現。 幼兒患了急疹一般不用特殊治療,只要加強護理和給予適當的對癥治療,幾天后就會自己痊愈。孩子患幼兒急疹后,家長要讓孩子臥床休息,盡量少去戶外活動,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孩子發熱時,要給患兒多飲水,給予容易消化的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如果體溫較高,孩子出現哭鬧不止、煩躁等情況,可以給予物理降溫或適當應用少量的退熱藥物,以免發生驚厥。年輕的媽媽在遇到這種情況下,不要急于給孩子退燒,應查看疫苗接種情況,配合醫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