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關于行政組織理論的串講?
熱心網友
一,行政組織基本理論1,研究的基本內容(1)靜態的組織結構。從靜態的角度看,行政組織是一個完整的實體,它是由按照職能目標分工,權力指揮關系,責任歸屬,工作程序設置的各個層級,各類部門,各個職位等所共同構建的一個完整體系。(2)動態的組織過程。從動態的角度看,行政組織就是一個把人,財,物,時間,信息,知識,環境等因素在特定時間和空間內聯系和配置起來的有機整體,是一個發揮組織功能的動態活動過程。(3)生態的組織環境。從行政組織與整個社會的關系來看,行政組織是處于外在社會環境中的一個有機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子系統,它必須不斷地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發生人員,物資與信息的雙向交流。(4)心態的組織意識。行政組織是人們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建立的群體,人們在加入組織時,必然會將個人情感,價值觀和人格等心態因素帶進組織之中,使組織成為人們心態意識的匯合點。行政組織的成員對組織目標和組織內部權責關系的認識,以及他們在相互交往和思想溝通過程中的感知狀況,形成了一定的人際關系網絡和團體意識。 2,行政組織的社會功能當代各國行政組織的社會功能主要有:(1)提供社會保障。社會保障既是對公民基本生存條件的保障,也是對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運行的保障。一個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應該包括兩方面:一是社會保險體系,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四大類;二是社會救濟體系,保證陷入困境的公民都能夠得到政府的救濟和社會的幫助。(2)促進公正的收入分配。一是克服機會的不均等,二是調節收入分配。(3)控制人口增長。人口政府行政組織必須擔負起控制生育,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責任。(4)環境保護。政府行政組織必須通過直接控制,罰款和經濟補貼等措施來減少污染,保護自然環境。二,外國行政組織理論 1,傳統時期的行政組織理論2,行為科學時期的行政組織理論3,現代行政組織理論4,新公共行政學理論5,企業家政府理論三,行政組織結構1,行政組織結構的含義行政組織結構則是指行政組織各種要素的一種特定安排,即行政組織各要素的排列組合方式。人,目標,權責這三者的最初結合,就是職位。職位是構成行政組織結構的基本要素,行政組織的整體框架皆由行政組織的各種職位排列組合而成,由它組合形成一個單位,部門,層級,整個國家行政系統這四個層次的行政組織結構。 2,行政組織的縱向,橫向結構(1)行政組織的縱向(2)行政組織的橫向結構3,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的關系 四,行政組織體制 1,制約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力分配關系的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社會的需要,其中主要是經濟體制的需要,這是決定任何一個國家中央與地方分權模式的根本因素;二是國家結構形式。凡為聯邦制國家一般均實行分權制,凡實行單一制的國家多實行集權制。 2,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正確分配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力關系 第一,市場經濟對政府職能總的要求。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競爭機制具有配置資源,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效益的分配功能;但市場競爭機制也有它的不足與失誤。由此決定了政府具有調控宏觀經濟發展方向,比例,速度的職能,維持市場秩序,紀律的職能,社會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保障,環境保護等各種保障職能。這三大職能如何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進行分配,這是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與地方權力分配關系的基本內容。第二,市場經濟要求中央政府具有國民經濟宏觀調控和維護市場秩序的職能。市場經濟要求,凡是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事務,都應劃歸中央政府及其在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負責,地方政府不得染指。同時,由于市場秩序維護的職能直接涉及到生產要素在各地的有效流通與配置,也只能由中央政府及其在各地的派出機構承擔。第三,市場經濟要求地方政府在中央統一法制規范下主要負責實施本地區的各種保障職能,地方政府主要負責與本地公民生活直接有關的公共事務。第四,中央適度集權與地方適度分權相結合。 五,行政組織與外部環境 行政組織與外部環境的互動分析行政組織與外部環境密切關聯,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依賴。行政組織適應外部環境的需要而產生,又能動地選擇與塑造外部環境。(1)行政組織對外部環境的依賴主要表現為:第一,行政組織是適應外部環境的需要而產生的;第二,外部環境的需要不僅決定行政組織的產生,而且制約著其價值觀,目標,規模,結構與行為方式;第三,行政組織的物質要素——人,財,物,非物質要素——信息,都要從外部環境輸入。行政組織只有不斷地與其外部環境進行物質,能量與信息的交換,只有適應外部環境的需要,才能求得生存,才能發揮其功能作用,并反作用于外部環境,服務于社會。(2)行政組織對外部環境的選擇與塑造,具體包括:第一,行政組織不是接受外部環境的所有投入,而是必須有所選擇與取舍,只納入自身所能接受的那一部分;第二,行政組織不僅選擇外部環境,更要設法改善,控制外部環境。行政組織通過對外部環境的改善,使外部環境得到優化;通過對外部環境的控制,使其按照行政組織的希望與要求去發展。 六,行政組織自身管理市場化管理方法概念;行政組織內部管理的市場化;行政組織內部人事制度的市場化七,行政組織編制管理1,概念2,編制管理的具體內容3,行政組織編制管理的方法八,行政組織變化的一般規律 行政組織職能發展的總趨勢1,從行政組織職能作用的領域來看,政府職能是由以政治職能為重心,逐漸向以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科技文化職能為重心轉移的。 2,從行政組織職能作用的性質來看,政府職能是由保衛性,統治性職能為主向管理性,服務性職能為主的方向轉變。 3,從行政組織職能的分化程度來看,其變化趨勢是由原來混淆不清的職能向高度分化的職能轉變。 4,從行政組織職能的行使方式來看,其變化的趨勢是由以人治為主,行政手段為主轉向以法治為主,以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為主。 5,從行政組織職能作用的深度與廣度來看,行政組織職能的變革呈現出"守夜警察"一"萬能政府"一"有限政府"的規律。 九,當代中外行政組織的改革實踐 1,改革的背景2,改革的指導理論3,改革的具體內容4,美國,英國,日本的改革及其評述5,中國的行政組織改革及其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