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舉個例子吧:目的:造一把椅子 成本:半徑10CM,高50CM的一塊圓木粗放型經濟:把木頭挖成椅子,再把椅子賣掉,剩下的材料丟掉,完了沒事了.集約型經濟:把木頭挖成椅子,再把椅子賣掉,剩下的材料再作成其他商品,最后再把木削搜集起來也賣掉.其實就是在相同條件基礎上的效率問題。

熱心網友

同意樓上的觀點。

熱心網友

我國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森林質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嚴重,水生態環境仍在惡化。近十幾年來,我國森林覆蓋率雖然逐年增加,但同期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量卻在下降;生態功能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過熟林不足30%。我國90%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土地發展年速度由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2100平方公里發展至90年代末的3436平方公里。目前,淮河水資源利用率為60%,遼河65%,黃河62%,海河高達90%,遠遠超過國際公認的30%-40%的水資源利用警界線。華北地區因地下水超采而形成了約3萬-5萬平方公里的漏斗區。初步統計,我國累計喪失濱海濕地面積約219萬公頃,占濱海濕地總面積的50%,江河斷流、湖泊萎縮現象加劇,水生態環境仍在惡化。目前全國的生態功能繼續衰退,生態安全受到威脅。水源涵養功能退化,防沙治沙功能減弱,沙塵暴危害嚴重。  農業和農村面源污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我國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發達國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僅40%左右。我國污水灌溉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地區,中東部地區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地占污灌面積的20%。全國畜禽養殖污染物的產生量是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倍多,農業面源污染成為我國的污染大戶。16個省會城市蔬菜批發市場的監測表明,農藥總檢出率為20%-60%,總超標率為20%-45%。  有害外來物種入侵,生物多樣性銳減,遺傳資源喪失,生物資源破壞形勢不容樂觀。據不完全統計,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約200余種,全國大多數自然保護區都有外來物種入侵。聯合國《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列出的740種世界性瀕危物種中,我國占189種。我國野生水稻、大豆等遺傳資源保護不力,70%以上的野生稻已被破壞。僅美國從中國引進植物資源已達932個20140份,大豆資源就有4452份,其中一半以上未經我國政府批準。  有關人士指出,我國生態環境形勢如此嚴峻,主要是由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造成的,由于經濟結構不合理,傳統的資源開發利用方式仍未根本轉變。同時重開發輕保護、重建設輕管護的思想仍普遍存在,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現象在一些地區依然嚴重,經濟快速增長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因而生態環境建設中邊治理邊破壞、點上治理面上破壞的現象經常發生,治理趕不上破壞的問題仍很突出。此外,生態保護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善、基礎薄弱、力量不足也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