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空軍還有大量的殲-7等老舊戰機,這些飛機性能已經嚴重落后,沒有超視距空戰能力。但我軍第三代戰機數量仍不足。因此,是否可以由殲-7等戰機掛載中程空空導彈與先進的第三代戰機實現協同通訊,混編作戰,由第三代戰機(或預警機)搜索并發現目標,然后殲-7等落后戰機發射中程空空導彈,再由第三代戰機的火控雷達引導導彈攻擊?
熱心網友
好像有人這么提過,我認為可行。
熱心網友
好主意!這叫揚長避短,充分發揮現有武器作戰能力,符合我們現有能力,符合實際國情。
熱心網友
是一種想法,應該請有關專家進行論證。
熱心網友
最好把殲五和殲六封存,戰時用自動駕駛儀指揮其在前沖鋒作炮灰,以減少飛行員的損失,以高性能戰機在后突襲。
熱心網友
我覺得J-7滿不錯的,輕巧靈活,能在高速公路上起降,這在世界上是除了JAS-39鷹獅以外唯一有此能耐的戰斗機了,對機場依賴小,戰時分散配置,出其不意隨處起降,隱蔽出擊,以其高速性能予敵致命一擊,部分起到垂直起降戰斗機的作用,而又不用付出背著風扇到處跑的代價,令敵處處設防,加大搜索范圍。殲7可以減輕戰時受到嚴密監視封鎖的機場負擔,掩護J-8、J-10和SU-27等中型、重型戰斗機的起降。否則依據戰爭的突發性,隨著遠程防區外投擲導彈和巡航導彈的發展,機場跑道首當其沖,空中強盜會想盡辦法予以摧毀,以使我機不能起降,輕而易舉掌握戰區制空權。此時J-7如能從公路起降,定能打破敵人的空中封鎖,為機場跑道的修復和高性能戰機的起降贏得時間,創造條件。這也是瑞典由于國土小、機場少發展JAS-39的原因。但JAS-39太貴,不是隨便什么國家都能買得起的,而J-7七百萬美元的身價使它成為發展中國家、窮國的最愛,成飛就賣了好幾百架,為國家和企業賺取了利潤,成飛也充滿活力有了發展后勁,放棄掉J-7,成飛還能賣什么,J-10太大、太貴,又有陣風、臺風及F-16、幻影-2000等新老機型的競爭,恐怕會象J-8II一樣賣不出去。 J-7的致命弱點,比如發動機推力小、航程短、機動性差、雷達電子設備弱等,我看隨著終極改型J-7MF的面世將不復存在。想當年J-7原型機以0。76的小推重比而贏得“超音速運動機”的稱號,可見其飛行阻力之小,外形之緊湊,如今隨著大推力昆侖-II發動機的出現,J-7有可能具備不開加力低超音速巡航的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這可是老美F-22才有的絕技啊!),我們不求1。5M高超音速巡航,而只要有大于1M的巡航速度就相當了不起了。發動機推力大,油耗降低,航程自然遠,J-7MF的設計航程2600公里已比J-7原有的1500公里航程遠多了。在機動性方面,隨著兩余度縱向電傳操縱系統、大推力發動機成功運用于J-7E的雙三角翼氣動布局,J-7MF的機動性將大幅提高,現今的第三代戰斗機幻影-2000也不過就是在幻影-III的基礎上采用電傳操縱系統并加局部氣動修形和增裝先進雷達電子設備而成,對戰機性能提高可謂事半功倍,這是法國走過的成功之路,我們為何不走呢。至于雷達電子設備方面,FC-1長期受制于西方的雷達電子設備和俄羅斯的渦扇發動機,研制進程嚴重拖延,至今還未試飛,看來不能再等了,必須痛下決心自力更生,這才有了J-7MF的研制,計劃安裝搜索距離達80公里的雷達,改機頭進氣為機腹進氣,為增裝先進雷達電子設備提供了空間,雖然機頭阻力加大,最大飛行速度降低為1。8M,但擁有了超視距空戰能力的J-7MF可謂脫胎換骨,比起俄羅斯和以色列的MIG-21/93、MIG-21/2000改型來不知好上多少倍,其實與之相似的J-7FS構形適用于老式J-7II的改進,把J-7II的機頭改一改,裝稍大一點的雷達,則J-7II還可用一用,成本低廉并可發展出升級套件用于出口創匯,但不改機翼、不裝大推力發動機,性能提高不多,只適于舊機的改造,而J-7MF則是全新制造的機型,性能直追JAS-39,在未來的戰爭中大有用處。
熱心網友
好主意,我小時候也這么想過,那時全民皆兵,槍枝不夠,我就建議,用彈弓發射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