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你提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查了很多唐詩宋詞,發現里面有很多“王孫”,而且意思不一。王維《山中送別》里的“王孫”是指他自己。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王孫”是指送別的人,宋詞《點絳唇》里的“王孫”是指尊貴的人和草。唐代的“王孫”大多指自己或對別人的尊稱,宋代有指對別人的尊稱還有指草。我猜想可能這是與唐代和宋代不同的歷史環境有關,唐代強盛,少有王孫貴族流離顛沛。宋代國破山河不在,宋室貴胄大多被金兵殺戮一空,趙構泥馬渡江,才保全一條小命,結果落下病根終身不育,可見當時王孫貴族之凄慘。況且金兵大肆搜捕宋皇后代和貴族,他們的命運就象小草一樣脆弱。所以就用王孫來指草。以上只是我的個人猜測,如有不對請各位指正。

熱心網友

請參考《點絳唇》

熱心網友

化自《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中語“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后有王維詩“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白居易詩“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又有李甲 《憶王孫》“凄凄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

熱心網友

白居易: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不過好象兩者沒關系呀你參考一下

熱心網友

可能來自白居易的

熱心網友

因為她是王室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