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一學生,但我的理科不太冒尖,(物理,化學),誰能幫幫我?

熱心網友

多做題就好,其實中學物理化學不難的,多花點時間,然后有問題就來問,我們會幫你的。談談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 初上高中,大多數同學可能就聽別人說物理是最難學的的科目,一上來對她就產生了畏難心理。那么,高中物理是不是真得挺難學的呢?我們是不是就沒有學好她的希望了呢?答案都是否定的!只要我們講求一定的方法,物理是不難學好的。也可能有的同學會說“我初中物理學得不錯,高中物理肯定沒問題的”,這樣想也是要出問題了,可以說高中物理是各學科中成績分化最嚴重的,有許多同學在高中繼續沿用初中物理的學習方法,結果成績卻很不理想。就是至今還有很多高年級的同學在說“我覺得花在物理學習上的時間并不少,可成績卻總是上不去”。這些究竟原因何在呢?其關鍵就在于一個學習方法的問題。在此我就將自己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學習并已取得良好成效的方法給廣大同學作一介紹,以有助于同學們的學習。 一、高、初中物理的區別首要的一個問題我們要明確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區別(亦即知道高中物理的特點),之后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初中物理要求我們記憶的東西比較多,只需進行機械記憶,把公式背過考試就能得高分;而高中物理則不然,她要求我們理解的成分更多,并且是在對知識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靈活運用去解決實際的物理問題,特別是高中物理中規律、定理公式等比較多,單純地死記硬背是不行的,因為我們必須首先理解清楚這些公式結論的適用條件或范圍,才能有效地進行運用。在初中,要求我們具備形象思維的能力,而在高中要求更多的則是理性思維。有很多同學不理解這些,到了高中仍然單純地死記公式,當然不會有理想的成績。 二、注意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很多同學會問“學習物理有沒有捷徑呢”?答案應該是沒有,學習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我們來不得半分含糊。雖然沒有捷徑,但科學的學習方法確是有的。我給大家介紹一種“6+2”學習法,所謂“6+2”學習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嚴格貫徹“預習→上課→復習→作業→質疑→小結”六個環節,另外對于每一章或一單元進行學習前后還應該有“計劃”和“系統”兩個環節。下面我們來看具體的分析。1.預習學習的第一個環節是預習。有的同學不注重聽課前的這一環節,會說我在初中從來就沒有這個習慣。這里我們需要注意,高中物理與初中有所不同,無論是從課程要求的程度,還是課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們在上課之前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在每次上課前,抽出一段時間(沒有時間的限制,長則20分鐘,短則課前的5、6分鐘,重要的是過程。)將知識預先瀏覽一下,一則可以幫助我們熟悉課上所要學習的知識,做好上課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二則可以使我們明確課堂的重點,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難點,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聽課,有的同學感到聽課十分吃力,原因就在于此。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預習可以培養鍛煉我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后進入大學深造或走上工作崗位,這些可是極其重要的)。我們應該逐漸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2.上課上課是我們學習的中心環節。對此我準備強調三個問題:(1) 主動聽課。有人將我們的聽課分成了三種類型:即主動型、自覺型和強制型。主動型就是能夠根據老師講課的程序主動自覺地思考,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難點和重點進行推理性的思維和接受;自覺型則是能對老師講課的程序進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講解的內容和基礎知識,對難點和重點一般不能進行自覺推理思維,要在老師的知道下才能完成這一過程;而強制型則是指在課堂學習中,思維遲緩,推理滯留,必須在老師的不斷知道啟發下才能完成學習任務。那么,你屬于哪一種類型呢?我說,如果你屬于強制型,那你要試著改變自己,由強制型變為自覺型;如果你是自覺型,那么你就要加強主動意識,努力變成主動型,畢竟“我們是學習的主人”!總之,我們應該以主動的態度去聽講,積極地進行思考,努力參與到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去。(2)注意課堂要點。要聽好課,我們應善于抓課堂的要點,這主要是指重點和難點兩個方面。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聽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要想一節課幾十分鐘內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應將這有限的集中注意時間用到“刀刃”上。上課時,我們應有意識地去注意老師講課的重點內容。有經驗的老師,總是將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點上,進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點強調;或板書綱目,理清頭緒;或條分縷析,仔細講解等,我們應培養自己善于去抓住這些。對于難點,則可能因人而異,這就需要我們在預習時做到心中有數,到時候注意專心專意,仔細聽講。總之,我們要做到“會聽”,能“聽出門道”。(3)處理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有的同學總是感到困惑,說“上課時注意了聽課,就忘了記筆記;而記了筆記,就又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了”。對此,我們應認識清楚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聽課是主要的方面,記筆記是輔助的學習手段。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記筆記呢?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將“記筆記”變成老師的“課堂語錄”,也不應該將“記筆記”變成“板書復印”。筆記中我們要記的內容應該有:記課堂重點、記課堂難點、記課堂疑點、記補充結論或例題等課本上沒有的內容、記課堂“靈感”等等。總之,我們應該有摘要、有重點地記。有的同學從來就沒有記筆記的習慣,這是不好的,特別是對于高中物理學習中是不行的。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聽課時間有限,老師講的內容轉瞬即逝,我們對知識的記憶隨時間延伸會逐漸遺忘,沒有筆記我們以后就沒有辦法進行復習。3.復習有的同學課后總是急著去完成作業,結果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翻課本、筆記。而在這里我要強調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業,而應該靜下心來將當天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認真思考、回顧,在此基礎上再去完成作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復習的方法我們可以分成以下兩個步驟進行:首先不看課本、筆記,對知識進行嘗試回憶,這樣可以強化我們對知識的記憶。之后我們再鉆研課本、整理筆記,對知識進行梳理,從而使對知識的掌握形成系統。另外,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研究表明:知識在學習最初的兩三天內遺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們對知識進行及時的復習也是戰勝遺忘的需要。4.作業在復習的基礎上,我們再做作業。在這里,我們要糾正一個錯誤的概念:完成作業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我們在課后安排作業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二是運用課上所學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明確這兩點是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做作業時,一方面應該認真對待,獨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積極思考,看知識是如何運用的,注意對知識進行總結。我們應時刻記著“我們做題的目的是提高對知識掌握水平”,切忌“為了做題而做題”。5.質疑在以上幾個環節的學習中,我們必然會產生疑難問題和解題錯誤。及時消滅這些“學習中的攔路虎”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的同學不注意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其結果是越積越多,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對于疑難問題,我們應該及時想辦法(如請教同學、老師或翻閱資料等)解決,對錯題則應該注意分析錯誤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錯還是計算粗心致錯,是套用公式致錯還是題意理解不清致錯等等。另外,我們還應該通過思考,逐步培養自己善于針對所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這里,我建議每位同學都準備一個“疑難、錯題本”,專門記錄收集自己的疑難問題和典型錯誤,這也可以為我們今后對知識進行復習提供有效的素材。6.小結學習的最后一個是對所學知識的小結。小結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綱,將當天所學的知識要點以提綱的形式列出,這樣可以使零散的知識形成清晰的脈絡,使我們對它的理解更為深入,掌握起來更為系統。以上六個環節是學習新課的基本進程,它們環環相扣,每一環都十分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環,都會對學習的進程產生不良影響。在這六個環節之外,我們在學習每一章前后,還應該有“計劃”和“系統”兩個環節,即在學習每一章前,我們應對這一章內容進行預覽,根據要學習的內容制訂一個學習計劃,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此外,在學完每一章后,我們就應該對這一章進行系統總結,常用的方法是畫該章的知識網絡圖,它可以使我們對該章的知識有一系統的了解,讓我們從“宏觀”的角度來重新認識該章,實現對知識掌握的“升華”。當然,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我們還應該再多一個“知識拓展”的環節。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我們可以再參考一些參考書、課外資料,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對此,在這里我們不再贅述。 其實對于上面我們所說的這些,每一位同學以前都有所了解,現在我們提出來進行分析目的就在于引起同學們的重視。只要我們能嚴格落實學習進程的這幾個環節,將學習踏踏實實地對待,相信每位同學都會有一個好的成績! 注:這里我們只是從一個側面談了有關物理學習的內容,其實,學好物理還應該包括重視物理實驗、注意物理研究方法等方面,這可以參考本網站的其他有關文章。初高中銜接:一、學習方法和能力的銜接初中升入高中后,不僅要注重知識銜接,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習方法和能力的銜接。初三教材依據學生年齡特點,知識基礎,從教材安排上。主要通過對具體物質直觀的形象的描述,直接獲取知識,而高中的學習是要通過對物質的系統研究,獲取學習化學的思想和方法。因此不僅要掌握個別具體物質的性質而且還要會進行分析推理,從而找出事物的共性和差異性,同時還要會運用類比歸納的方法,尋求物質之間的橫向,縱向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因此高中學習較初三學習從思維過程來看,有了更大的飛躍,這就要求同學在學習中特別注意能力的培養,現提出以下幾點,望同學注意:1、 上課聽講時,不僅要注意結論,更要注意聽問題是怎樣提出的,問題又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所得結論又是如何發展的。在此研究過程中,要注意積極參與。2、 重視實驗教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大量的知識是通過實驗手段獲得。實驗過程對一個人的科學態度,習慣思維品質的養成是很重要的。在實驗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觀察實驗,記錄實驗,分析實驗,這樣才能從中獲取信息發展思維。 3、注重表達能力的培養,表達能力分為文字表達、口頭表達,而無論是文字還是口頭都是將來進一步深造所不可缺少的能力。 4、逐漸學會記筆記,課堂上筆記是不可少的,但不要流于形式,只是把老師板書記下來,上面應有你認為的重點內容,你的問題、你的心得體會等,這樣的筆記才屬于你。5、注重讀書,提高自學能力以上是關于初高中銜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當然要學習知識還有很多學生熟知的環節,如認真完成作業,注意和同學之間交流,注意歸納總結等。 二、物質組成,原子結構物質是內原子,分子,離子組成的應掌握這些概念。對原子結構應掌握以下知識:1、原子組成 2、核外電子排布規律(1)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目是 。(2)最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3)次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目不超過32個。(4)核外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電子層里。3、電子式在元素符號周圍用小黑點(或x)來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這種式子叫做電子式。例如: 離子的電子式:陽離子: 陰離子: 氯離子 氧離子 氫氧根離子 從以上例子中體會一下陰陽離子的電子式在寫法上的區別,及原子團的電子式的寫法。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例如:氯化鈉: 氫氧化鈉: 共價化合物的電子式:例如:氯化氫: 二氧化碳:離子化合物是陰陽離子間通過靜電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而共價化合物是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而形成的化合物,因此在電子式的寫法上也體現出了區別,要認真觀察和體會它們的區別。三、物質的分類:在掌握物質分類時,要注意對概念的理解,應該注意1、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區別純凈物和混和物除了會應用定義區別外,還要會從組成性質上面區分,純凈物均有固定的組成和固定熔沸點。2、酸性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堿性氧化物與金屬氧化物間的區別與聯系。 四、各類物質之間相互關系金屬 非金屬 堿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堿 酸 鹽 鹽 O2 O2 H2O H2O 依據各類物質性質及其相互間轉化,可知各類物質間有以下關系: 由圖可以看出1、 各類物質的相互轉變關系例如:由Cu——Cu(OH)2依據轉化關系及轉化條件,可采取以下路線: O2 HCl NaOHCu CuO CuCl2 Cu(OH)2 Cl2 NaOH CuCl2 Cu(OH)22、各類物質的性質 由圖可以看出各類物質的性質,同時還可以看出,左右兩邊對應物質的性質正好是逆向進行的,因此我們只要掌握左邊一列各類物質的性質,右邊一列物質的性質也就意在其中了。因此在學習中要不斷發現規律,這樣在學習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該圖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某類物質的性質。同時對我們在高中階段學習元素化合物時也起到一定指導作用。例如我們將來在對未知物的性質進行研究時,可否是確定一下物質類別,根據各類物質屬性可以初步確定該物質可能具有的性質。3、制取各類物質的可能方法例如:舉出5種各制MgCl2 的方法。根據圖可知 Mg+Cl2 Mg+2HCl==MgCl2+H2 MgO+2HCl==MgCl2+H2OMg(OH)2+2HCl==MgCl2+2H2OMgSO4+BaCl2==BaSO4 +MgCl2Mg+CuCl2==MgCl2+Cu由此可知掌握了相互關系及其反應規律很容易找到物質制備方法。圍繞此類問題也可進行逆向思維及發散思維的訓練。例2:x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各步反應① ② ③ ④ X MgCl2 ① _______________ Mg(OH)2 ② _________________ MgCO3 ③ __________________ MgSO4 ④ 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由題可知X應為鎂鹽,由MgCl2、MgSO4轉變為X只能加入鹽,而其中的Cl 、SO 必轉化為氯化物,硫酸鹽沉淀下來,氯化物應為AgCl。由此可知MgCl2 ① X時①必為AgNO3,從而可知中X為Mg(NO3)2,②③分別為HNO3,④為Ba(NO3)2方程式為:MgCl2+2AgNO3==2AgCl +Mg(NO3)2Mg(OH)2+2HNO3==Mg(NO3)2+2H2OMgCO3+2HNO3==Mg(NO3)2+H2O+CO2 MgSO4+Ba(NO3)2==Mg(NO3)2+BaSO4 在應用各類物質間相互轉化關系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1)準確判斷物質類別,對酸堿還應知道哪些是強酸、強堿、弱酸、弱堿。(2)酸、堿、鹽的溶解性(3)金屬活動順序表2、酸與金屬、鹽與金屬發生量換反應時所需要的條件。酸與金屬反應時,除了應遵照金屬活動順序外,酸還應是非氧化性酸,如HCl、稀H2SO4、H3PO4等,而濃H2SO4、HNO3則不能與金屬發生量換反應。特別活潑金屬如K、Na、Ca等也不能與鹽發生置換反應。3、酸、堿、鹽之間發生復分解反應時所需要條件(對反應物及生成物要求)復分解反應若生成沉淀或氣體或難電離的物質(即弱酸、弱堿、H2O)均可發生。例如:CH3COONa+HCl==NaCl+CH3COOHNa2PO4+3HCl==3NaCl+H3PO4 4、酸式鹽的性質酸式鹽屬于鹽類,即應具有鹽類的通性。但因其酸根中還有未被完全中和的氫,故也可和堿反應,反應時先中和后成鹽。例如:NaHCO3+HCl==NaCl+H2O+CO2 少量Ca(OH)2: NaHCO3+Ca(OH)2==CaCO3 +Na2CO3+H2O NaHCO3+NaOH==Na2CO3+H2O 又如:NaHSO4+NaOH==Na2SO4+H2O以上是關于物質間相互轉化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隨著學習的深入要不斷總結歸納,注意抓著本質的東西,從而加深對反應規律的理解。在應用時還應注意與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結合。例3:有五種溶液CuSO4、Na2OH、FeSO4、H2SO4、Na2SO4;三種固體、鐵粉、銅粉、氫氧化銅,在常溫下它們互相轉變的關系可用下列式子表示:(1)溶液A+溶液C 固體甲+溶液D(2)固體乙+溶液B 溶液E+氫氣(3)固體甲+溶液B 溶液C+水 判斷溶液: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 E________ 固體:甲 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 丙 __________分析:由(1)可知固體甲為Cu(OH)2,則溶液D必為Na2SO4。由(2)(3)可知溶液B為H2SO4固體乙為Fe,溶液E為FeSO4,溶液C為CuSO4,所以溶液A為NaOH,固體丙為Cu。

熱心網友

先不要急于做題,理解概念和思想(可以多和老師同學討論),在此基礎上做相關練習!

熱心網友

有問題盡管來找我I will be ready to help you

熱心網友

101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