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書中有兩次提到寶釵的生日,一次說賈母給寶釵過生日,還點戲、送禮物什么的,弄的黛玉很不高興,引出了一大篇好文章,但文中并未提起賈母自己過生日的事情。另一次是嘆春等小姐閑聊,說賈母和寶釵娘倆遇的巧,同一天的生日。兩處對照,該怎樣理解呢?請賜教吧!

熱心網友

我也早注意到這個矛盾了。書中描寫過一次賈母的生日,是在九月份,并不是和寶釵一樣是正月。按說,曹雪芹對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不應該有此紕漏,而且我也看不出這又是曹翁的另一個隱筆。我覺得這很可能是版本流傳時的遺留問題。諸位的看法呢?

熱心網友

“百家講壇”的解析、點評。有對這個問題的講解,不是粗心,而是故意的。

熱心網友

建議你看一下“百家講壇”的解析、點評。有對這個問題的講解,講得不錯,個人認為很有道理。聽聽看吧。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是粗心,而是故意的。或者你去紅學會的網上看看,上面也有講到。

熱心網友

這些小疏忽無損于這部作品的偉大

熱心網友

是,我也注意到了,我想是筆誤吧!

熱心網友

不知道。

熱心網友

《紅樓夢》傾注了曹雪芹畢生的心血,林黛玉淚盡而逝,其實曹公何嘗不是如此呢。在藝術創作中,當一個人進入忘我的境界時,他是與書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的,與他們同喜同悲同歌同醉,忘記了世間的一切,思之所至即筆之所至,情之所及即文之所到。文字是從心中涌出,非腦中所構。在這種情況下,他是不會顧及到小細節處的。他只會隨著心中的感覺,和書中人物在人生的悲喜、命運的浮沉中前進。后來即使如書中所說“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但是,曹雪芹是太全身心投入于這部嘔心瀝血之作了,在重做增刪的時候,我想,他的思想,他的靈魂依然是隨著書中人物的命運而喜而悲,而哭而笑的。這時候,他所在意的,恐怕也是書的情節,人的命運是否淋漓盡致的再現了他心中的那個紅樓一夢;而不會在哪一章賈母給寶釵過生日自己沒過,哪一章人物閑聊卻說她二人同天生日這些小細節上在意,自然也就沒發現這些小疏忽了。但是,這些小疏忽完全無損于這部作品的偉大啊,不是嗎?正是這些小小的疏忽,讓我們更加嘆服于曹雪芹的偉大,這部作品,真的如他所言“字字血淚”啊,心血凝成之作,嘔心瀝血之時怎能注意到小小細節?如真小小細節也注意到,他就是處于較理智和冷靜的狀態了。處于理智和冷靜狀態的曹雪芹怎能寫得出“字字血淚”的《紅樓夢》呢?。

熱心網友

紅樓中的矛盾不僅僅在此處,例如寶玉和元春的年齡等同樣存在矛盾。在我看來,不會是版本流傳時的遺留問題,而應該是本來就有的,曹公并沒有發現!也許曹公覺的這方面不重要,所以就在批閱是就沒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