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楚國的都城郢都雖確切位置是個謎,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今湖北境內,西楚的都城彭城(今徐州)明明在東面呀?
熱心網友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以前的人對這個名詞曾有解釋。但我們認為還應該作進一步的探討。 先談“西楚”二字?!妒酚?#8226;貨殖列傳》:“準以北,沛、陳、汝南、南郡為西楚也。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為東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為南楚”。又《漢書•地理志》顏注引孟康語:“舊名江陵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上述兩說中的西楚都是舊楚國的一部分領土。項羽建都的彭城在西楚。但他又占有東楚之地,南楚也歸他控制??梢哉f舊楚國的領土都被他掌握了,為什么國號又叫做西楚呢?清人錢大昕說是:“以西楚為號者,羽兼有楚梁地”。日本人撰的《史記會注考證》中所引中井積德的說法是:“此西楚其自號也,則楚地域任其所取”。既為此,為什么不干脆就國號曰“楚”呢?錢氏與中井都未說。我們認為是由于當時還有個傀儡皇帝,即楚義帝心,算是天下的共主,他的國號是“楚”,項羽及劉邦等十八個王在名義上還是他的臣下。因此,項羽只好用“西楚”作為國號;加一“西”字,表示自己并非天子,自己的國土也不是整個天下。三國時的劉備在稱帝之前先自稱“漢中王”,是表示他與當時漢獻帝有別。與劉備同時的高誘為《淮南子》作注,又寫了篇序文,說西漢淮南王劉長于國中自稱“東帝”。此事乃高誘相信了《漢書•五行志》之說。但劉備、高誘都是加一字以表示并非全部,都可作為“西楚”一名的旁證。如果稱項羽為“楚霸王”,就失去原義了。 為什么叫“霸王”呢?并非豪強霸道之意。因為此名是項羽自稱的,豈肯自取罪名?我們知道“霸”、“伯”二字古音相同,可以通用?!安弊值暮x是“長”,“霸王”即諸王之長。項項未能稱帝,但又有力宰割天下,封了十八個王。自稱“霸王”表示他的地位雖在義帝之下,但又在十八王之上。紂以周文王為西伯,是承認他為西方各諸侯之長。周天子對于強大的諸侯都先后賜以“伯”號。項羽乃是沿襲前代制度。如果將周文王稱為“西霸”,將項羽寫作“西楚伯王”,涵義都不會變的。《史記•秦楚之際月表》:“西楚王伯項羽始”?!巴醪碑斒恰安酢贝蟾攀枪糯鷤鞒瓡r字顛倒了。這是“霸王”可以寫做“伯王”的例證。
熱心網友
這封號是他自封的,真正原因可能只有他自己清楚。我猜想可能是由于它比較的不是東周時的楚國,而是反秦起義剛開始建立的張楚政權(建立于陳,江蘇省境內,在彭城以東)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