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得過“過敏性紫癜”,住院,前幾年又有點,不厲害,最近胳臂內側皮下有片出血,2支胳膊都有……咨詢、問問醫生? 謝謝朋友
熱心網友
您是過敏性紫癜復發,盡快到醫院確診治療! 下面是關于“過敏性紫癜”的相關信息: 多數過敏性紫癜患者發病前1-2周有全身不適、低熱、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驅癥狀,隨之出現典型臨床表現。依其癥狀、體征不同,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①單純型:是最常見類型。主要表現為皮膚紫癜。紫癜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形成瘀斑。紫癜主要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及臀部,軀干極少發生,可同時伴有皮膚...
熱心網友
您是過敏性紫癜復發,盡快到醫院確診治療! 下面是關于“過敏性紫癜”的相關信息: 多數過敏性紫癜患者發病前1-2周有全身不適、低熱、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驅癥狀,隨之出現典型臨床表現。依其癥狀、體征不同,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①單純型:是最常見類型。主要表現為皮膚紫癜。紫癜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形成瘀斑。紫癜主要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及臀部,軀干極少發生,可同時伴有皮膚水腫、蕁麻疹,經7-14日逐漸消退。 ②腹型:除皮膚紫癜外,因消化道粘膜及腹膜臟層毛細血管受累,而產生一系列消化道癥狀及體征(約2/3患者發生),如:惡心、嘔吐、嘔血、腹瀉及粘液便、便血等。其中腹痛最為常見,常為陣發性絞痛,多位于臍周、下腹或全腹,發作可因腹肌緊張及明顯壓痛、腸鳴音亢進而誤診為外科急腹癥。在幼兒可因腸壁水腫、蠕動增強等而致腸套疊。 腹部癥狀、體征多與皮膚紫癜同時出現,偶可發生于紫癜之前。 ③關節型:除皮膚紫癜外,因關節部位血管受累出現關節腫脹、疼痛、壓痛及功能障礙等表現(約1/2患者有關節癥狀),多發生于膝、踝、腕、肘等大關節,關節腫脹一般較輕,呈游走性,反復發作,經數日而愈,不遺留關節畸形。 ④腎型:病情最為嚴重,發生率高達患者12%-40%。除皮膚紫癜外,因腎小球毛細血管炎性反應而出現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腎臟癥狀可出現于疾病的任何時期,但以紫癜發生后一周多見。一般認為尿變化出現愈早,腎炎的經過愈重,少數病例因反復發作而演變為慢性腎炎(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腎病綜合征(尿蛋白>3.5g/d、低血漿白蛋白血癥<30g/L、水腫、血脂升高),甚至腎功能衰竭,過敏性紫癜所引起的這些腎臟損害稱為過敏性紫癜性腎炎。 ⑤混合型:除皮膚紫癜外,其他三型中有兩型或兩型以上合并存在。 ⑥其它:除以上常見類型外,少數本病患者還可因病變累及眼部、腦及腦膜血管,而出現視神經萎縮、虹膜炎、視網膜出血及水腫、中樞神經系統相關癥狀、體征。 過敏性紫癜是出血性疾病的一種常見類型,是機體發生過敏反應引起的廣泛性、無菌壞死性小血管炎,使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導致滲出性出血和水腫。一般以兒童和青少年較多見。 主要病因有:①感染:各種細菌、病毒和腸道寄生蟲感染;②藥物:如抗生素,磺胺類藥、解熱鎮痛劑和鎮靜劑;③食物:如魚、蝦、蟹、蛋 雞和牛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品;④其它:如寒冷、昆蟲咬傷、花粉和預防 接種。 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分為五型:①單純型:僅表現為四肢和臀部皮膚分批對稱出現紫癜,常高出皮面伴癢。以下各型可在皮膚紫癜發生前或后出現:②腹型:有腹痛、腹瀉、和便血。③關節型:關節腫脹疼痛,多見于膝、踝、腕、肘關節。④腎型:有肉眼或鏡下血尿,尿蛋白陽性。⑤混合型:除皮膚紫癜外,其他三型中有兩型或兩型以上合并存在。 治療過敏性紫癜應首先去除發病因素。 西醫對于本病的治療常采用抗組織胺類藥物(如息斯敏、撲爾敏等)、降低血管通透性藥物(如安絡血、路丁、維生素C等)、強的松等。對于腎型或強的松治療不佳者,還采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化療藥物)。但這些方法都不能徹底治愈該病,常會復發,且強的松的長期應用可引起大量的副作用,表現為:①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多毛、痤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低血鉀、骨質疏松。②誘發或加重感染或使體內潛在病灶擴散。③誘發或加重胃、十二指腸潰瘍。④可引起飲食增加、激動、失眠、個別人可誘發精神病,偶爾可誘發癲癇。⑤使眼壓升高,誘發青光眼、白內障。 為了徹底改善這類病人的體質,防止此病的反復發作,我所主任醫師劉惠生,采用"協調整體,突出局部"的治療原則,研制了中藥"血寧"來治療過敏性紫癜。經過十余年的臨床觀察,此病多可治愈,極少復發,療效滿意,且無副作用出現。"血寧"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療效也較好。若為'紫癜性腎炎',用具有益氣解肌、消腫止痛的"調心解肌湯"來消除尿中蛋白和潛血作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