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燜子,自己試著做過,可不成功,稀稀的不成塊。街上買的又不衛生,有誰會在家做出好吃的燜子啊?求助呀!!
熱心網友
“燜子”是河南一帶農家常見的一款風味小吃。聽上一輩老年人講,過去鄉下制作“燜子”,是把粉條和紅薯粉芡一起放入平底鍋中,再加入適量清水,然后用中小火“燜”制成熟,故名“燜子”。目前,在河南許多餐廳酒樓都流行用燜子烹制的菜肴,當然有些店對燜子的制法也做了一些改進。一、燜子的制法:原料:上等紅薯粉條1000克 紅薯粉芡[是北方人對紅薯淀粉的常見叫法]500克 肉茸200克 雞蛋4個 姜末20克 蔥花50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十三香、醬油、砂糖、雞精、味精、化豬油、色拉油各適量制法:1紅薯粉條用溫水泡軟,再入沸水鍋中煮至漲透后撈出,瀝干水份;肉茸用少許色拉油、姜末、蔥花炒熟后鏟出。2將紅薯粉條放盆中,磕入雞蛋,用精鹽、胡椒粉、料酒、十三香、砂糖、雞精、味精調好味,再加入炒好的肉茸及紅薯粉芡拌和均勻,然后倒入抹有豬油的平底盤中鋪平,上籠蒸約半小時,取出晾涼即成。二、操作要領:1粉芡必須選用紅薯淀粉,成品吃起來才軟香。如用其它原料如小麥淀粉、玉米淀粉等代替,不但口感差,而且烹制時容易散碎,不易成形。另外,加入紅薯淀粉的量也不宜太少。2煮制紅薯粉條時,一定要煮軟煮透,直至不吸水為止,否則做出來的柔軟度有可能不夠。三、菜例:以“燜子”為原料可以烹制多款佳肴,下面就給你介紹其中兩款:燜子燒海參取燜子150克,改刀成6厘米長、2厘米寬、1厘米厚的條;海參改刀成斧楞片,入清水鍋中汆一水撈出。凈鍋上火,放適量化豬油燒熱,投入姜片、蔥段煸香,倒入海參和燜子,摻入適量上湯,調入胡椒粉、料酒、蠔油、醬油、味精和雞精,燒至入味后,用水淀粉勾芡,淋入少許明油,起鍋裝盤即成。香煎燜子取燜子400克,改刀成6厘米長、3厘米寬、1厘米厚的長方塊,入鍋用小火煎至兩面金黃時起鍋裝盤,隨配用蒜泥、姜汁、蔥油、味精等調制的味汁上桌蘸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