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兩方面拓寬個人理財空間  據《證券時報》報道,為了達到分流儲蓄,給閑置資金找到更多更好出路的目的,有專家指出,在資本市場投資層面目前應該從兩方面著手,切實拓寬個人理財的空間。一方面,面對投資渠道還相當有限、投資品種差異性不夠的“瓶頸”,應該盡快推出經過研究認為成熟的金融產品,如交易所基金、股指期貨等。從較長時期來看,這對分流儲蓄至關重要。另一方面,目前的首要任務則是不斷完善和加速現有產品的發展,如大力發展企業債券市場,拓展適合居民購買的國債品種等。  有跡象表明,以較高收益、較低風險特征而備受投資者關注的信托業將迎來發展新契機。業內人士認為,銀監會成立以后,信托公司將由銀監會直接監管,這將改變以前由央行的非銀司的信托處這樣一個機構監管的格局,地位將得到明顯提高,很多發展規劃也將落到實處。在供不應求的背景下,信托業的大發展將為分流儲蓄發揮重大作用。  對于以預防動機為主的投資者來說,債券市場無疑是應該給予高度關注的投資領域。隨著一系列重大新舉措有望出臺,債券市場將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讓投資者高興的是,目前各家銀行紛紛瞄準了債券代理這塊“蛋糕”,“債市通”、“債券寶”等不斷推出。可以預計的是,債券投資有望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另外,新的投資熱點也不斷涌現,實際上為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提供了良好投資機遇。目前,黃金理財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對于追求高風險的投資者,隨著期貨市場品種擴容即將拉開新序幕,樂觀地估計,期貨市場很可能會逐步成為大資金流連忘返的樂土。  不可否認,證券市場目前仍然是規模最大的投資領域。從長遠來看,證券市場仍然會極具吸引力。在目前,基金業的快速發展則為投資者間接進入證券市場提供了較佳工具。當務之急是,基金業應該通過創新獲得投資者認可,從而成為分流儲蓄資金轉化為投資資金的金融工具及載體。。

熱心網友

拓寬個人理財渠道要訣 2004。05。16 央行最新調查表明,居民儲蓄繼續走強,國債、股票、基金投資人數比例下降  中國人民銀行3月21日發布的調查報告表明,當前我國居民儲蓄意愿強勢不改,投資國債、股票、基金的人數比例均有所下降。   ■儲蓄存款仍是居民金融資產首選  大洋網訊2月中下旬,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50個大、中、小城市進行了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進入2003年,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延續上年持續快速增長勢頭,儲蓄意愿強勢不改,儲蓄存款仍然是居民金融資產的首選。有34。1%的儲戶認為在當前物價和利率水平下,“更多地儲蓄最合算”,較上個季度略降0。3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7。3個百分點,繼續維持高位。  在調查居民家庭擁有的最主要金融資產時,選擇“儲蓄存款”的人數仍然最多,占被調查對象的68。8%,較上個季度上升1。4個百分點;其次為選擇“國債”的人數占8。8%,較上個季度下降0。4個百分點;選擇“股票”的人數占6。7%,創歷史最低水平;選擇“基金”和“保險”的人數各占1。6%和5。3%,分別較上個季度下降0。3和0。1個百分點。  客觀地看,相當部分收入水平具備一定實力的個人把錢主要放在銀行里,與其說是理財觀念上的保守,不如說是投資渠道有限導致的無奈。  事實上,各家商業銀行也注意到了投資者的這種被壓抑的投資需求。去年,個人理財爭奪戰就已經是硝煙彌漫: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理財中心扎堆而起,出牌也是各有奇招。去年11月,第一個以品牌形式注冊的招商銀行金葵花理財中心成立;12月,中國工商銀行在京發布了“理財金財戶”,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率先推出個人理財服務品牌……  ■兩方面拓寬個人理財空間  據《證券時報》報道,為了達到分流儲蓄,給閑置資金找到更多更好出路的目的,有專家指出,在資本市場投資層面目前應該從兩方面著手,切實拓寬個人理財的空間。一方面,面對投資渠道還相當有限、投資品種差異性不夠的“瓶頸”,應該盡快推出經過研究認為成熟的金融產品,如交易所基金、股指期貨等。從較長時期來看,這對分流儲蓄至關重要。另一方面,目前的首要任務則是不斷完善和加速現有產品的發展,如大力發展企業債券市場,拓展適合居民購買的國債品種等。  有跡象表明,以較高收益、較低風險特征而備受投資者關注的信托業將迎來發展新契機。業內人士認為,銀監會成立以后,信托公司將由銀監會直接監管,這將改變以前由央行的非銀司的信托處這樣一個機構監管的格局,地位將得到明顯提高,很多發展規劃也將落到實處。在供不應求的背景下,信托業的大發展將為分流儲蓄發揮重大作用。  對于以預防動機為主的投資者來說,債券市場無疑是應該給予高度關注的投資領域。隨著一系列重大新舉措有望出臺,債券市場將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讓投資者高興的是,目前各家銀行紛紛瞄準了債券代理這塊“蛋糕”,“債市通”、“債券寶”等不斷推出。可以預計的是,債券投資有望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另外,新的投資熱點也不斷涌現,實際上為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提供了良好投資機遇。目前,黃金理財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對于追求高風險的投資者,隨著期貨市場品種擴容即將拉開新序幕,樂觀地估計,期貨市場很可能會逐步成為大資金流連忘返的樂土。  不可否認,證券市場目前仍然是規模最大的投資領域。從長遠來看,證券市場仍然會極具吸引力。在目前,基金業的快速發展則為投資者間接進入證券市場提供了較佳工具。當務之急是,基金業應該通過創新獲得投資者認可,從而成為分流儲蓄資金轉化為投資資金的金融工具及載體。  專家指出,分流儲蓄還需從打通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通道的角度出發。從發展的趨勢看,貨幣市場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的政策將會進一步放寬,從而使合規渠道逐漸增多,比如開展信用放款、發放授信額度、為更多投資者開展股票質押貸款等。這樣,進入資本市場的銀行資金就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