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被業界稱作“債券之王”的比爾·格羅斯。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格羅斯就開始走紅華爾街,成為福布斯雜志評選的最具影響力的25位美國企業界人士之一,同時也是唯一入榜的現任基金操盤手。 對于比爾·格羅斯在全球債券市場的影響力,市場上恐怕無人能及,這也是市場尊稱其為“債券之王”的原因。格羅斯現在管理著超過3500億美元的債券投資。他的一句話會引起14萬億美元的債券市場的震動。 格羅斯能走到今天,和一本名為《莊家與取勝之道》的書密切相關。那一年,22歲的格羅斯還在美國杜克大學念四年級,因為一場嚴重車禍讓他頭部受到重創,于是在那學期剩下的時間,他都是在醫院接受植皮、治療腎臟。 格羅斯為了打發漫長的治療時間,開始讀一本名為《莊家與取勝之道》的書,書中關于風險最小化而利益最大化的提法讓格羅斯很感興趣。傷愈后,格羅斯來到拉斯維加斯,他每天用16個小時專門研究那套書里的紙牌賭博理論,并在大量實踐基礎上,根據書里的理論,創造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但是我對心理學感興趣。”格羅斯說。大學畢業之后,他在拉斯維加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玩21點和牌九。格羅斯說:“我知道我不能在拉斯維加斯繼續我的工作。但是,我明白我是數學和游戲的高手。”6個月后,當被他應征入伍時,他已將200美元變成了1萬美元,而這筆錢成了他從越南回來后進修MBA的費用。 在越南服役兩年后,格羅斯憑借自己在拉斯維加斯賺到的1萬美元到USLA大學進修MBA學位,而那時候他的目標是成為一個股票經理人。。
熱心網友
比爾·格羅斯經常被稱作債券之王。在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歷經10年的債券繁榮期間,他被冠以這個稱號。他是全球最大、最著名、業績最佳的基金經理。而且憑借4000萬美元的年收入,他當然也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債券經理。 格羅斯先生的正式頭銜是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資官。他想法大膽且不懼風險,不會對自己的觀點遮遮掩掩。本周,他對《金融時報》稱,目前全球經濟正處于25年來最不穩定的狀態,而且可能會在高昂負債的影響下突然脫軌。這番言論引起了金融界的擔憂。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2002年年初,格羅斯評價美國工業和金融集團通用電氣,認為該公司的信用狀況與一些破產的大型集團相似。通用電氣的股價隨之在兩天內跌去6%。幾個月后,他聲稱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真實價值約在5000點(當時該指數位于8000點,而現在已站上10000點),這話令股票基金經理們非常焦慮。格羅斯在這年底稱,他認為債券市場氣數已盡,債券經理們聽后驚惶失措。 事實上,作為掌管一家公司4000億美元資產的經理人,格羅斯不必太在意別人怎么想。這家公司是他在35年前同他人聯合創建的。 許多基金經理有一、兩年出色的表現,格羅斯卻已有35年的出色表現,而且還在繼續。他管理集團的旗艦投資組合、750億美元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總回報基金。從1987年成立至今,該基金平均每年獲利9。4%,相比之下,基準的雷曼兄弟指數年均獲利8。1%。總回報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在過去10年中輕而易舉地成為同類基金中最暢銷的一個。 然而,舉止溫和的格羅斯先生稱自己在社交方面缺乏自信、內向、不安,而且固執。他說,自己比以往更能容忍這些特點,并指出,在他的工作中,固執是一種優勢。 30年來,他每一天都是從早上4:30開始,先是走下住宅的地下室,查看全球各地的債券價格(Pimco1/3的資金投在國外)。他的住宅剛好在洛杉磯外的紐波特海灘。他在早晨6點之前進辦公室工作,經常會去交易大廳。到了上午10點,他會匆匆走到街對面去上瑜珈課。然后他和同事們碰頭,花一個小時練習高爾夫,下午5點前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到晚上9點上床睡覺。 “我喜歡每天做同樣的事情,”他說,“我喜歡看同樣的電視節目。”然而,像格羅斯先生這樣按部就班的人,思維卻非常開闊,這令人吃驚。他在每月通訊中旁征博引,從史書、小說、電影談到歌曲;而且他的投資風格是自上而下的宏觀方式,這種方式有時需要下大注。他大學里的專業是心理學,后來曾短暫做過21點紙牌游戲職業選手,在4個月內將200美元變成1萬美元。 接著,在越南服役兩年后,他決定成為一名股票基金經理。但當時他只收到一份工作聘用書:在太平洋共同人壽當一名債券分析師。他和另外兩名分析師一起,說服老板讓他成立了一個小型債券基金。格羅斯先生的基金回報甚高,這個基金因而迅速增長。到1987年,資產已升至200億美元。2000年,這家集團(當時已稱為Pimco)以33億美元的價格賣給德國的安聯,令格羅斯先生凈賺2000萬美元。 “公司能夠塑造人,”他說,“如果當初我入了股票經理這一行,我想我也會干得很出色。兩個市場都基于數學,取決于對人性的敏銳感覺……我入債券這一行時,正值債券從被動型向主動型投資轉變,我當時覺得有必要開始交易,以獲得資本收益,而不僅僅是剪下息票去拿利息。” 格羅斯先生愿意在市場上采取與眾不同的策略,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所在。他是第一批開始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人之一,并在一年多前開始將資金轉移到美國以外,從而避免了美國債券市場最糟糕的下跌行情。“我們目前處在通貨再膨脹時期。通脹是債券的敵人,因此我們必須去歐元區和英國那樣地地方,那里的通貨再膨脹程度比美國輕些。在我們的客戶所允許的范圍內,我們已在最大程度上采取了這種策略。” 格羅斯眼下似乎正在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涯和人生。他已確定了四、五個可能的候選人,他們也許會接替他的位置。 他一直支持美國共和黨,但他說自己可能準備第一次投民主黨的票。“我仍然堅信資本主義,并堅信要推進個人職責,并通過利潤刺激手段來激勵人們,”他說,“但我的態度已略有緩和。我認為布什的減稅措施比較保守,它們沒什么同情心。他沒有提出過任何對弱勢群體有同情傾向的計劃。他是富人的總統。” “我信奉美國方式,你可以白手起家而變得富有。但我還相信,對于那些已經變得富有的人來說,如果他們稍微減少點財富,他們不會有什么損失。我希望他們多點同情心。” 。
熱心網友
比爾·格羅斯經常被稱作債券之王。在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歷經10年的債券繁榮期間,他被冠以這個稱號。他是全球最大、最著名、業績最佳的基金經理。而且憑借4000萬美元的年收入,他當然也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債券經理。 格羅斯先生的正式頭銜是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資官。他想法大膽且不懼風險,不會對自己的觀點遮遮掩掩。本周,他對《金融時報》稱,目前全球經濟正處于25年來最不穩定的狀態,而且可能會在高昂負債的影響下突然脫軌。這番言論引起了金融界的擔憂。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2002年年初,格羅斯評價美國工業和金融集團通用電氣,認為該公司的信用狀況與一些破產的大型集團相似。通用電氣的股價隨之在兩天內跌去6%。幾個月后,他聲稱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真實價值約在5000點(當時該指數位于8000點,而現在已站上10000點),這話令股票基金經理們非常焦慮。格羅斯在這年底稱,他認為債券市場氣數已盡,債券經理們聽后驚惶失措。 事實上,作為掌管一家公司4000億美元資產的經理人,格羅斯不必太在意別人怎么想。這家公司是他在35年前同他人聯合創建的。 許多基金經理有一、兩年出色的表現,格羅斯卻已有35年的出色表現,而且還在繼續。他管理集團的旗艦投資組合、750億美元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總回報基金。從1987年成立至今,該基金平均每年獲利9。4%,相比之下,基準的雷曼兄弟指數年均獲利8。1%。總回報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在過去10年中輕而易舉地成為同類基金中最暢銷的一個。 然而,舉止溫和的格羅斯先生稱自己在社交方面缺乏自信、內向、不安,而且固執。他說,自己比以往更能容忍這些特點,并指出,在他的工作中,固執是一種優勢。 30年來,他每一天都是從早上4:30開始,先是走下住宅的地下室,查看全球各地的債券價格(Pimco1/3的資金投在國外)。他的住宅剛好在洛杉磯外的紐波特海灘。他在早晨6點之前進辦公室工作,經常會去交易大廳。到了上午10點,他會匆匆走到街對面去上瑜珈課。然后他和同事們碰頭,花一個小時練習高爾夫,下午5點前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到晚上9點上床睡覺。 “我喜歡每天做同樣的事情,”他說,“我喜歡看同樣的電視節目。”然而,像格羅斯先生這樣按部就班的人,思維卻非常開闊,這令人吃驚。他在每月通訊中旁征博引,從史書、小說、電影談到歌曲;而且他的投資風格是自上而下的宏觀方式,這種方式有時需要下大注。他大學里的專業是心理學,后來曾短暫做過21點紙牌游戲職業選手,在4個月內將200美元變成1萬美元。 接著,在越南服役兩年后,他決定成為一名股票基金經理。但當時他只收到一份工作聘用書:在太平洋共同人壽當一名債券分析師。他和另外兩名分析師一起,說服老板讓他成立了一個小型債券基金。格羅斯先生的基金回報甚高,這個基金因而迅速增長。到1987年,資產已升至200億美元。2000年,這家集團(當時已稱為Pimco)以33億美元的價格賣給德國的安聯,令格羅斯先生凈賺2000萬美元。 “公司能夠塑造人,”他說,“如果當初我入了股票經理這一行,我想我也會干得很出色。兩個市場都基于數學,取決于對人性的敏銳感覺……我入債券這一行時,正值債券從被動型向主動型投資轉變,我當時覺得有必要開始交易,以獲得資本收益,而不僅僅是剪下息票去拿利息。” 格羅斯先生愿意在市場上采取與眾不同的策略,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所在。他是第一批開始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人之一,并在一年多前開始將資金轉移到美國以外,從而避免了美國債券市場最糟糕的下跌行情。“我們目前處在通貨再膨脹時期。通脹是債券的敵人,因此我們必須去歐元區和英國那樣地地方,那里的通貨再膨脹程度比美國輕些。在我們的客戶所允許的范圍內,我們已在最大程度上采取了這種策略。” 格羅斯眼下似乎正在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涯和人生。他已確定了四、五個可能的候選人,他們也許會接替他的位置。 他一直支持美國共和黨,但他說自己可能準備第一次投民主黨的票。“我仍然堅信資本主義,并堅信要推進個人職責,并通過利潤刺激手段來激勵人們,”他說,“但我的態度已略有緩和。我認為布什的減稅措施比較保守,它們沒什么同情心。他沒有提出過任何對弱勢群體有同情傾向的計劃。他是富人的總統。” “我信奉美國方式,你可以白手起家而變得富有。但我還相信,對于那些已經變得富有的人來說,如果他們稍微減少點財富,他們不會有什么損失。我希望他們多點同情心。” 。
熱心網友
比爾·格羅斯經常被稱作債券之王。在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歷經10年的債券繁榮期間,他被冠以這個稱號。他是全球最大、最著名、業績最佳的基金經理。而且憑借4000萬美元的年收入,他當然也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債券經理。 格羅斯先生的正式頭銜是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資官。他想法大膽且不懼風險,不會對自己的觀點遮遮掩掩。本周,他對《金融時報》稱,目前全球經濟正處于25年來最不穩定的狀態,而且可能會在高昂負債的影響下突然脫軌。這番言論引起了金融界的擔憂。
熱心網友
比爾·格羅斯經常被稱作債券之王。在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歷經10年的債券繁榮期間,他被冠以這個稱號。他是全球最大、最著名、業績最佳的基金經理。而且憑借4000萬美元的年收入,他當然也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債券經理。 格羅斯先生的正式頭銜是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資官。他想法大膽且不懼風險,不會對自己的觀點遮遮掩掩。本周,他對《金融時報》稱,目前全球經濟正處于25年來最不穩定的狀態,而且可能會在高昂負債的影響下突然脫軌。這番言論引起了金融界的擔憂。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2002年年初,格羅斯評價美國工業和金融集團通用電氣,認為該公司的信用狀況與一些破產的大型集團相似。通用電氣的股價隨之在兩天內跌去6%。幾個月后,他聲稱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真實價值約在5000點(當時該指數位于8000點,而現在已站上10000點),這話令股票基金經理們非常焦慮。格羅斯在這年底稱,他認為債券市場氣數已盡,債券經理們聽后驚惶失措。 事實上,作為掌管一家公司4000億美元資產的經理人,格羅斯不必太在意別人怎么想。這家公司是他在35年前同他人聯合創建的。 許多基金經理有一、兩年出色的表現,格羅斯卻已有35年的出色表現,而且還在繼續。他管理集團的旗艦投資組合、750億美元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總回報基金。從1987年成立至今,該基金平均每年獲利9。4%,相比之下,基準的雷曼兄弟指數年均獲利8。1%。總回報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在過去10年中輕而易舉地成為同類基金中最暢銷的一個。 然而,舉止溫和的格羅斯先生稱自己在社交方面缺乏自信、內向、不安,而且固執。他說,自己比以往更能容忍這些特點,并指出,在他的工作中,固執是一種優勢。 30年來,他每一天都是從早上4:30開始,先是走下住宅的地下室,查看全球各地的債券價格(Pimco1/3的資金投在國外)。他的住宅剛好在洛杉磯外的紐波特海灘。他在早晨6點之前進辦公室工作,經常會去交易大廳。到了上午10點,他會匆匆走到街對面去上瑜珈課。然后他和同事們碰頭,花一個小時練習高爾夫,下午5點前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到晚上9點上床睡覺。 “我喜歡每天做同樣的事情,”他說,“我喜歡看同樣的電視節目。”然而,像格羅斯先生這樣按部就班的人,思維卻非常開闊,這令人吃驚。他在每月通訊中旁征博引,從史書、小說、電影談到歌曲;而且他的投資風格是自上而下的宏觀方式,這種方式有時需要下大注。他大學里的專業是心理學,后來曾短暫做過21點紙牌游戲職業選手,在4個月內將200美元變成1萬美元。 接著,在越南服役兩年后,他決定成為一名股票基金經理。但當時他只收到一份工作聘用書:在太平洋共同人壽當一名債券分析師。他和另外兩名分析師一起,說服老板讓他成立了一個小型債券基金。格羅斯先生的基金回報甚高,這個基金因而迅速增長。到1987年,資產已升至200億美元。2000年,這家集團(當時已稱為Pimco)以33億美元的價格賣給德國的安聯,令格羅斯先生凈賺2000萬美元。 “公司能夠塑造人,”他說,“如果當初我入了股票經理這一行,我想我也會干得很出色。兩個市場都基于數學,取決于對人性的敏銳感覺……我入債券這一行時,正值債券從被動型向主動型投資轉變,我當時覺得有必要開始交易,以獲得資本收益,而不僅僅是剪下息票去拿利息。” 格羅斯先生愿意在市場上采取與眾不同的策略,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所在。他是第一批開始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人之一,并在一年多前開始將資金轉移到美國以外,從而避免了美國債券市場最糟糕的下跌行情。“我們目前處在通貨再膨脹時期。通脹是債券的敵人,因此我們必須去歐元區和英國那樣地地方,那里的通貨再膨脹程度比美國輕些。在我們的客戶所允許的范圍內,我們已在最大程度上采取了這種策略。” 格羅斯眼下似乎正在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涯和人生。他已確定了四、五個可能的候選人,他們也許會接替他的位置。 他一直支持美國共和黨,但他說自己可能準備第一次投民主黨的票。“我仍然堅信資本主義,并堅信要推進個人職責,并通過利潤刺激手段來激勵人們,”他說,“但我的態度已略有緩和。我認為布什的減稅措施比較保守,它們沒什么同情心。他沒有提出過任何對弱勢群體有同情傾向的計劃。他是富人的總統。” “我信奉美國方式,你可以白手起家而變得富有。但我還相信,對于那些已經變得富有的人來說,如果他們稍微減少點財富,他們不會有什么損失。我希望他們多點同情心。” 。
熱心網友
比爾·格羅斯經常被稱作債券之王。在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歷經10年的債券繁榮期間,他被冠以這個稱號。他是全球最大、最著名、業績最佳的基金經理。而且憑借4000萬美元的年收入,他當然也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債券經理。 格羅斯先生的正式頭銜是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資官。他想法大膽且不懼風險,不會對自己的觀點遮遮掩掩。本周,他對《金融時報》稱,目前全球經濟正處于25年來最不穩定的狀態,而且可能會在高昂負債的影響下突然脫軌。這番言論引起了金融界的擔憂。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2002年年初,格羅斯評價美國工業和金融集團通用電氣,認為該公司的信用狀況與一些破產的大型集團相似。通用電氣的股價隨之在兩天內跌去6%。幾個月后,他聲稱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真實價值約在5000點(當時該指數位于8000點,而現在已站上10000點),這話令股票基金經理們非常焦慮。格羅斯在這年底稱,他認為債券市場氣數已盡,債券經理們聽后驚惶失措。 事實上,作為掌管一家公司4000億美元資產的經理人,格羅斯不必太在意別人怎么想。這家公司是他在35年前同他人聯合創建的。 許多基金經理有一、兩年出色的表現,格羅斯卻已有35年的出色表現,而且還在繼續。他管理集團的旗艦投資組合、750億美元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總回報基金。從1987年成立至今,該基金平均每年獲利9。4%,相比之下,基準的雷曼兄弟指數年均獲利8。1%。總回報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在過去10年中輕而易舉地成為同類基金中最暢銷的一個。 然而,舉止溫和的格羅斯先生稱自己在社交方面缺乏自信、內向、不安,而且固執。他說,自己比以往更能容忍這些特點,并指出,在他的工作中,固執是一種優勢。 30年來,他每一天都是從早上4:30開始,先是走下住宅的地下室,查看全球各地的債券價格(Pimco1/3的資金投在國外)。他的住宅剛好在洛杉磯外的紐波特海灘。他在早晨6點之前進辦公室工作,經常會去交易大廳。到了上午10點,他會匆匆走到街對面去上瑜珈課。然后他和同事們碰頭,花一個小時練習高爾夫,下午5點前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到晚上9點上床睡覺。 “我喜歡每天做同樣的事情,”他說,“我喜歡看同樣的電視節目。”然而,像格羅斯先生這樣按部就班的人,思維卻非常開闊,這令人吃驚。他在每月通訊中旁征博引,從史書、小說、電影談到歌曲;而且他的投資風格是自上而下的宏觀方式,這種方式有時需要下大注。他大學里的專業是心理學,后來曾短暫做過21點紙牌游戲職業選手,在4個月內將200美元變成1萬美元。 接著,在越南服役兩年后,他決定成為一名股票基金經理。但當時他只收到一份工作聘用書:在太平洋共同人壽當一名債券分析師。他和另外兩名分析師一起,說服老板讓他成立了一個小型債券基金。格羅斯先生的基金回報甚高,這個基金因而迅速增長。到1987年,資產已升至200億美元。2000年,這家集團(當時已稱為Pimco)以33億美元的價格賣給德國的安聯,令格羅斯先生凈賺2000萬美元。 “公司能夠塑造人,”他說,“如果當初我入了股票經理這一行,我想我也會干得很出色。兩個市場都基于數學,取決于對人性的敏銳感覺……我入債券這一行時,正值債券從被動型向主動型投資轉變,我當時覺得有必要開始交易,以獲得資本收益,而不僅僅是剪下息票去拿利息。” 格羅斯先生愿意在市場上采取與眾不同的策略,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所在。他是第一批開始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人之一,并在一年多前開始將資金轉移到美國以外,從而避免了美國債券市場最糟糕的下跌行情。“我們目前處在通貨再膨脹時期。通脹是債券的敵人,因此我們必須去歐元區和英國那樣地地方,那里的通貨再膨脹程度比美國輕些。在我們的客戶所允許的范圍內,我們已在最大程度上采取了這種策略。” 格羅斯眼下似乎正在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涯和人生。他已確定了四、五個可能的候選人,他們也許會接替他的位置。 他一直支持美國共和黨,但他說自己可能準備第一次投民主黨的票。“我仍然堅信資本主義,并堅信要推進個人職責,并通過利潤刺激手段來激勵人們,”他說,“但我的態度已略有緩和。我認為布什的減稅措施比較保守,它們沒什么同情心。他沒有提出過任何對弱勢群體有同情傾向的計劃。他是富人的總統。” “我信奉美國方式,你可以白手起家而變得富有。但我還相信,對于那些已經變得富有的人來說,如果他們稍微減少點財富,他們不會有什么損失。我希望他們多點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