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0萬元可購買興業銀行一年期固定收益理財產品,保證收益3%。缺點是一年內無法使用。還可以考慮購買中短債基金,年收益可達2.5%左右(目前稍低,約為2.1-2.2%),但是流動性好,要使用時提前兩個工作日贖回即可。

熱心網友

工薪階層理財方案[客戶情況]:劉女士,39歲,在國企工作。丈夫42歲,已下崗,目前應聘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還有一個14歲的兒子。[資產狀況]:現在市區有一套價值17。5萬元的原單位福利房。有銀行定期存款8萬元(馬上將到期),二年期國債5萬元。劉女士月收入1800多元,年終獎約2000多元,丈夫月收入1600元。家庭月支出1800元左右。夫妻兩人均有醫保、社保。[理財目標]:準備子兒子教育費用,增加投資價值,保持合理流動資金及為夫妻養老做準備。理財師:建行沈陽城內支行個人理財中心客戶經理阮曉峰綜合分析:該家庭處于家庭生命周期的成長期,子女未成年,在經濟上,生活方式上都趨于穩定。家庭收入中等,但近47%的當期儲蓄率[(月總收入3400元-支出1800元)/3400元]還是較高的。同時,該家庭過往投資性資產僅為存款和債券兩種,收益較低。因此,結合該家庭生命周期階段特征、風險偏好及理財預期,應選擇穩健投資為主,適當加大投資比重。[理財建議]:由于長期低利率及利息稅的開征,儲蓄使財富增值的功能已近消失,因此劉女士應改進儲蓄方法,同時利用其他理財工具獲得收益。把目前的儲蓄方式變成儲蓄20%,國債20%、基金50%、保險10%的金融資產組合,如此投資組合風險不大,但收益高于純存款投資的概率大大增加。劉女士月家庭可用資金1600元,可按以下方式進行投資:1、改進儲蓄比例,由于其子14歲,可選擇三年期教育儲蓄,將1600元的20%即320元每月存入銀行,三年后可得本息合計11887元,而且可以免除利息稅,收益高于一般零存整取,可以為孩子準備教育基金。2、由于劉女士屬于穩健投資類型,國債投資可以為年收入40800元的20%,以年計算約為8000元,目前市場還存在著升息預期,因此應投資于較長期國債品種,如5-7年期國債。以5年期為例,按利率3。81%計算,到期可得利息1524元,高出同期儲蓄存款372元,但不推薦7年以上國債品種。3、每月結余的50%即800元可投資于證券投資基金,可選擇定期定額投資法:200元投資于股票型基金,如華寶多策略,400元可投資于平衡型基金,如寶康靈活配置基金,其余200元可投資于債券型或貨幣基金。以長期趨勢來看,年收益率基本可保持在7%,5%,3%, 只要秉承長期投資,低點亦不停止的原則,這樣假設經過20年即劉女士退休之即,基金凈值應在33萬元左右。4 、保險建議:因為劉女士及其丈夫均有社保及醫保,因此用于商業保險的金額可以控制在家庭年收的10%左右即可。社保,醫保只能覆蓋其本人,且不包括住院醫療費用,需要“利他型”保險,即死亡型壽險,和附加住院醫療保險。兒子已經十四歲,可以考慮為他購買一些保險,應該為孩子購買醫療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及教育保險。 5、劉女士原有的定期儲蓄及國債產品,可以在其到期后留出少量現金以貨幣市場基金形式存放,以備不時之需要,還可以享受高于同期同檔次存款的收益,另一部分可以選擇購買人民幣理財產品,其期限較短,可有效防止升息,且利息高于同期銀行存款33%-66%,即可做為家庭的長期儲備,也可以應對家庭中重大事件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