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便于人們熟記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xué)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屋梁有美尸,擊魏連伐虢。」請問上面這首詩里面,1。[金玉檀公策]什么意思?2。[樹暗走癡故]什么意思?3。[擊魏連伐虢」的[虢]拼音是什么?是什么國家?

熱心網(wǎng)友

相傳三十六計是檀公輯錄的,所以詩的開頭是“金玉檀公策”。這首詩里除了“檀公策”三個字外,每個字都包含了一條妙計,按照詩中的順序是:  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guān)門捉賊,混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里藏刀,順手牽羊,調(diào)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癡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尸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huán)計,假途伐虢。虢guó 虢、虞:周朝國名。

熱心網(wǎng)友

同意一樓的.

熱心網(wǎng)友

詩為五言八句四十字,若三十六計一字一計,則余四字。“檀公策”三字,“伐虢”兩字頂去一字。1。[金玉檀公策]:金蟬脫殼,拋磚引玉。“檀公策”:“三十六計”最早見于《南齊書·王敬則傳》,成書于明清,作者無從考證,詩作者以“檀公”意指具有“玄機、玄妙之人”,他的計策豈不是“檀公策”?2。[樹暗走癡故]: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計,假癡不癲,欲擒故縱。3。[擊魏連伐虢]:虢,音guó(國),周朝小國。《左傳》僖公二年:晉欲伐虢,假道于虞,取虢后,回來把虞也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