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喜歡”是一種“感覺”啊!
熱心網(wǎng)友
“感覺”有好有壞,“喜歡”一般是好的
熱心網(wǎng)友
從本義上來說,“感覺”和“喜歡”兩詞的比較,不是有無“區(qū)別”的問題。因為前者是大概念,后者是小概念,前者包含了后者,缺乏可比性。“感覺”的本義有二:①客觀事物的個別特征在人腦中的反應(yīng),如某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時,通過視覺可以感到它的顏色和形狀,通過味覺可以感到它的味道。感覺是最簡單的心理過程,是形成各種復(fù)雜心理過程的基礎(chǔ)。②覺得。如感覺某人為人誠實;感覺天氣寒冷。“喜歡”的含義也有二:①對人或事物有好感或者感興趣。②愉快;高興。由此可見,同為描述心理動態(tài)的動詞,“感覺”可能是“喜歡”,也可能是“厭惡”;可能是“美好”,也可能是“丑陋”。然而,“喜歡”就不同,一旦喜歡,對方的方方面面都成了美好的、心儀的,至少是感興趣的,甚至把盛氣凌人當(dāng)作“男子氣概”,把弱不禁風(fēng)當(dāng)作“當(dāng)代林黛玉”,所謂“愛屋及烏”、“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這個道理。語言的發(fā)展使許多新的詞語不斷涌現(xiàn),也賦予了許多歷史悠久的詞語新的含義。比如“感覺”一詞,除了作動詞外,后來也作名詞,如“我的感覺良好”。現(xiàn)在,“感覺”的名詞性更強了,例如“我對她有了感覺”,這個“感覺”意為“好感”,只是比“好感”更婉轉(zhuǎn)些、含蓄些,但與“喜歡”卻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僅就新意來分析,在時間上,“感覺”是初期的,“喜歡”是中期的;在程度上,“感覺”是初步的,“喜歡”是漸趨成熟的;在性質(zhì)上,“感覺”是基礎(chǔ),“喜歡”是發(fā)展。盡管也有“一見鐘情”,那是例外。至于“慢慢才有了感覺”的說法,那只能說明進展緩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