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基金為什么折價啊

熱心網(wǎng)友

   封閉式基金與開放式基金不一樣,有固定的封閉期限,不可以按封閉基金的凈值贖回。它的價格在市場中形成,其價格與凈值往往不一致。國外的實證表明封閉式基金會出現(xiàn)折價和溢價現(xiàn)象。而且存在四大動態(tài)特征:(1)封閉式基金在上市初期,往往存在溢價現(xiàn)象,溢價幅度在10%左右。(2)在120天的溢價后,封閉式基金就會出現(xiàn)折價現(xiàn)象,而且除了上市初期外,封閉式基金大都處于折價狀態(tài)。(3)封閉式基金的折價幅度大幅度波動。(4)當封閉式基金接近封閉期時,折價趨近于0,也就是說,封閉基金的價格與其凈值趨于一致。  除了上面的第四點外,封閉基金折價問題的其他三個現(xiàn)象都在我國出現(xiàn)。這是因為我國的封閉基金還處于初始階段,沒有封閉基金達到其封閉期。另外就是我國封閉基金溢價的時間較長,達到六個月之久,也就是說,封閉基金溢價的平均時間為6個月,然后開始出現(xiàn)折價。  根據(jù)市場有效假說的證券資產(chǎn)定價理論,封閉基金資產(chǎn)的價格應該等于封閉基金的凈值。如果噪聲投資者影響了資產(chǎn)價格,對于理性投資者,市場存在一個無風險的套利機會,噪聲投資者的收益會逐漸減少,被驅逐出市場。支持有效市場假說的經(jīng)濟學家試圖在理性預期的框架內(nèi),通過尋找真實世界中的交易摩擦來解釋封閉式基金的折價,其中包括代理成本理論、資產(chǎn)流動性理論和基金業(yè)績理論,但是這些理論都無法自圓其說。  Shleifer在行為金融學的框架內(nèi),提出了一個新穎的假說,封閉式基金折價來源個人投資者的投資情緒波動。個人投資者在基金市場相對于股票市場的投資情緒波動加大了封閉基金的風險,從而,封閉基金的價格會被低估。而且,Shleifer還證明噪聲投資者的收益有可能要大于理性投資者的收益,這就表明噪聲投資者可以在市場中長期存在,對于資產(chǎn)的價格會造成長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