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漫談優盤 今天要和大家來談談優盤的一些問題,什么?優盤是什么東西你不知道……也對,像這種高級貨你怎么會見過呢,要不就不用我站在這里浪費口水了!開個玩笑,其實,優盤在村里早就是普及品了,但是在中關村里能普及不代表在什么地方都能見到啊,總還是有人沒見過沒有過,所以我還是非常愿意在這里為大家浪費點口水的,還是早點轉入正題吧。 “優盤”只是這個產品最早的一個名稱,現在它的名稱早已是遍地開花,多不勝數了,什么“閃盤”、“隨身Q”之類的,當然,為了不讓大家在這名字的森林中迷路,我們還是叫它“優盤”吧! 說了半天,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東西呢?又是干什么用的呢?簡單地說,在沒有局域網相連的電腦(如單位與家庭、單位與單位、個人與個人,甚至在同一單位內部)之間進行較大數據或文件交換一直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要完成此項工作,只能求助于高容量的存儲設備如ZIP盤、MO盤、刻錄機等,但它們都需要額外的物理驅動器,然而這些驅動器目前并沒有也不可能像軟驅一樣成為電腦的標準配置。 而最初由朗科公司發明的新型存儲設備——優盤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它不需要額外的物理驅動器,并且容量很大,從16M到2GB可選,突破了軟驅1。44M的局限性。從讀寫速度上講,優盤采用USB接口標準,讀寫速度較軟盤大大提高。從穩定性上講,優盤沒有機械讀寫裝置,避免了移動硬盤容易碰傷、跌落等原因造成的損壞(相信你也一定有重要的文件被那可惡軟盤毀掉的慘痛經歷)。由于使用了USB接口,因此可以進行熱插拔(什么是熱插拔呢?就是在你不關閉電源的情況下拆下你的電腦外設,一般情況下是絕對不允許進行熱插拔的,切記切記!)、無外接電源、僅拇指般大小、重量約20克,攜帶使用非常方便,任何帶有USB接口的電腦都可以使用優盤。 優盤的出現讓人們感覺到了實實在在的方便,你能存下以前在軟盤中不可能存下的內容,不過你得確定你放進去的東西你的電腦認得出來哦!它當然比你那老掉牙的軟盤好用多了,現在還有誰在用軟盤啊,就像我,已經徹底淘汰我的軟驅了!不過在你看完這篇文章這前,你可千萬別把你的軟驅丟出窗外啊!也許你還是沒弄明白優盤的一些優點,那么看了下面的你一定能比較出它與軟盤或者其他存儲外設的區別了吧! 優盤具有以下優異特性: 1.不需要驅動器,無外接電源。 2.容量大(8MB-1G以上)。 3.體積非常大,僅大拇指般大小,重量僅約20克。 4.使用簡便,即插即用,可帶電插拔。 5.存取速度快,約為軟盤速度的15倍。 6.可靠性好,可擦寫達100萬次,數據至少可保存10年。 7.抗震,防潮,耐高低溫,攜帶十分方便。 8.USB接口,帶寫保護功能。 9.具備系統啟動、殺毒、加密保護、裝載一些工具等功能。 10.新的功能添加中,請稍等…… 認識了優盤,然后我們來看看它是怎么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最初的優盤是在外設存儲領域中較為著名的朗科公司發明的。按照現在看來,優盤的結構相當簡單,就是控制芯片加上存儲芯片,什么是存儲芯片呢?其實就是我們電腦用的內存上的那種,是一模一樣的!但是在當年,這可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啊(稍微夸張了一點),當時的優盤在功能和性價比上都不具備太多的優勢,因為技術的壟斷使優盤無法達到大規模的普及,只是在一些比較專業或者是常需要外出的商務人士使用。最初的優盤并沒有絕對取代軟驅的能力,因為它除了有大容量和使用方便的功能外,缺少了取代軟驅的最重要一個功能——在電腦出現意外故障的時候啟動DOS系統。就這樣,在優盤發明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和軟驅并存使用。 隨后朗科又正式推出了新一代的啟動型優盤(其實就是去年年初的事),通過獨有的軟硬盤開關,可以提供USB外置軟驅、硬盤功能,通過模擬USB軟驅及USB硬盤,直接引導系統啟動,也就是說,軟驅的光榮使命終于完成了。聯想電腦公司去年推出的V21、V60、V66三款“昭陽”筆記本電腦已徹底淘汰軟驅,而將啟動型優盤做為筆記本電腦的標準配置。這也是我國第一家推出無軟驅的筆記本電腦。 雙啟動優盤簡介:雙啟動優盤的最大特點是它既能作為USB外接軟盤/硬盤支持從軟盤啟動,又能作為大容量存儲盤支持從硬盤啟動。它的左側面是狀態開關,可以選擇將雙啟動設為“FD”(軟盤狀態)或“HD”(硬盤狀態)。右側面是寫保護開關,寫保護開關打開時在優盤上可以進行讀寫操作,關閉時只能讀不能寫,防止文件被意外抹掉或感染病毒。需要提醒您注意的是,在切換狀態開關之前,請您務必先將雙啟動優盤從USB接口拔下,而不是直接連接在USB接口上切換。 加密型優盤簡介:加密型優盤具有對存儲數據安全保密的功能,通過兩種方法來確保數據的安全保密:一是用密碼(優盤鎖),二是內部數據加密(目錄鎖)。加密型優盤無需安裝驅動程序(在Win-dows 98下除外),在安裝光盤中提供加密用的工具軟件。在加密功能方面,有單一只對盤內文件進行軟加密的、有專門對整盤進行硬加密的優盤、還有內外兼修、雙重加密的。前者存在破解密碼的可能:中者很好地將攻擊者擋在了盤外:后者則是朗科公司最新研制出來的加密Ⅲ型優盤,它不僅支持整盤加密,還能對盤內文件執行讀取、寫入、刪除、修改、執行等五種管理權限,因此性能更加卓越。 對于有興趣購買優盤的人來說要首先注意什么呢?像所有電腦類的產品一樣,穩定性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平時認為的速度快或者是功能多之類的!由于大部分FLASH閃存芯片都來自于三星與東芝兩家大廠,因此這方面比較令人放心。實際上,控制芯片是決定優盤穩定性的關鍵因素。目前市場上存在兩類閃存盤:一類采用半成品芯片;另一類采用封裝成品控制芯片。半成品控制芯片具備基本控制功能,但容易受潮銹蝕,使用壽命一般不會太長,其成本只有成品封裝芯片的三分之一。而且現在光村里你能買到的優盤就不下百種,所以么,建議用戶不要貪圖便宜,最好購買一些知名品牌如朗科、方正、愛國者等,會讓你省去日后的很多麻煩。 如果你正好準備攢一臺機器,那就太好了!你可以像我一樣把軟驅丟掉了,不對,不對,是可以省下買軟驅的錢了!當然如果不想配置軟驅的,那么選擇雙啟動型優盤會比較理想,原因自然不用多說了,因為你沒有軟驅了嘛!如果你喜愛玩設計或者是視頻編輯,那么選擇讀寫速度比一般優盤快4—10倍的USB2。0優盤無疑是明智的。 不同品牌優盤的兼容性也不盡相同,像朗科優盤能兼容Windows 98/Me/2000/XP,Mac OS 9。x/M ac OS X、Linux 2。4。x等眾多操作系統。 優盤也有“特異功能” 能拍照的優盤:藍科火鉆最新推出的“藍精靈”視頻型優盤,這款優盤在功能拓展方面的又一個全新的突破,它將優盤與攝像頭完美的結合起來,可以邊視頻邊存儲,當攝像頭用哦。 會“潛水”的優盤:水是電子產品的一大危害,不知道有多少電腦配件是在水中“結束生命”的,我們聽說過有防水鍵盤、防水鼠標,但是防水的優盤在以前倒是真沒有見過,近期美達科技針對市場需求推出了自己最新款的海神系列優盤產品,從名字來看這款產品的水性應該不錯,但是這樣搞,它真的還能在用么? 優盤表面采用磨沙材質處理,接縫處做得非常緊密。把它放到水里面泡一個小時以后……當然還是用得好好的!--------------------------------------------------------------------------漫談USB   現在常看到「USB」這個字眼,各軟、硬件也都宣稱支持 USB,到底什么是 USB?我們現存的計算機接口設備或電器中,有什么可以支持 USB?要如何使用?實用有多高在Microsoft推出 Windows 98時,最常被大家談論的新功能,大概就屬 AGP與 USB了。 AGP是顯示專用總線,可以改善一些顯示效能,而 USB則可以連接許多周邊。   USB(Universal Serial Bus),一般稱為通用串行總線,它是為了解決接口設備各自為政的連接方式與易于使用而設計。許多的計算機使用者在計算機前面使用可能沒有什么問題,因為眼不見為凈,最多只看到鼠標與鍵盤連接線。但是一旦到了計算機的背后,看到那么多種線可能就傻眼了,最少有電源線、顯示訊號線、印表機連接線、調制解調器與喇叭等,除了連接時需要花點時間去辨別外,將計算機背后的這些雜七雜八的線整理起來也是相當累人,不管怎么整理,看起來還是很難看,有時就會想,若只有電源線就好了,全部改用無線方式那該有多好!當然那是未來最好的情況,目前最好的方式,便是將所有連接線加以簡化,讓使用者能夠輕松使用。   所以數年前,由 Compaq、DEC、IBM、Intel、 Microsoft、NEC與Northern Telecom共同推出USB 的規格,就是想將計算機背后的連接線減至最少,并且讓使用者很容易使用,并且讓許多不同的接口設備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連接線,簡化各種連接的電纜線。仔細看一下他們所制定的規格,可以發現倘若這些周邊全都采用USB,似乎真的可以達成上述的各項目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 USB的規格,從 Universal Serial Bus的字眼間,可以大約了解到 USB的數據傳輸方式是采用串行的方式,有點類似 RS-232C的方式。采用串行的方式,最主要是可以降低使用的訊號線數目,并可讓訊號傳遞較遠的距離。所以USB 的連接線內部就僅有四條線,其中二條是+5伏特與地線,另外二條則是資料線,長度最長可以達到5公尺。   為了達到可以連接各種不同接口設備的目的, USB最多可以連接127個設備,這個數量是相當嚇人的,對一般普通的使用者來說,這個數量是備而用不上的,可以用到10個就已經少見。不過有沒有人想過,如果真的接到那么多周邊,那些連接線也是夠多的。USB的規格設計上,想要連接那么多個接口設備時,就要有USB HUB的設計,可以方便連接周邊。所謂的 HUB就和網絡的 HUB功能類似,都可稱為集線器,而且集線器與集線器間可以再串接,以方便安裝更多數量的設備。在未來使用者最常看到 USB集線器將會現在顯示器或鍵盤上,以方便連接在桌上的設備,當然也有可能會出現單獨的集線器。   USB最初設計的目的,只是要連接各種不同的接口設備,并且針對中、低速的接口設備,所以 USB 的傳輸速度并不高。USB有二種傳輸速率,第一種是全速模式,最高的傳輸率可達到12Mbps,第二種則是低速模式,傳輸速率有 1。5Mbps。低速模式只有少數的周邊會使用,而它唯一的好處是電磁干擾(EMI) 較低。所以 USB全速的傳輸速度比起現有的串行埠 (標準是115200bps)可算是相當的高,不過當周邊連接很多時,整體的效能可能會下降。另外,USB在使用上還有一點很方便,就是支持熱插拔,若操作系統已經安裝過裝置的驅動程序,就可以在系統運行時,直接安裝或移除,不像許多設備必須將系統電源關閉,或是操作系統重開才能使用,讓使用方便性增加不少。   USB的支持性可分為硬件與軟件二方面。在主機上,一般PC個人計算機從Intel VX芯片組開始支持,到了現今各家系統芯片組幾乎全部都有支持 USB的功能。比較麻煩的部分是操作系統,因為 USB有許多功能都要操作系統的配合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用,若操作系統不支持,那 USB的設計就如同廢物。以目前最多人使用的Windows 9X為例,其實在Windows 95 OSR2就可以加上USB的支持,只是許多使用者都不曉得可以加或是不會用,加上許多接口設備生產者對于 USB的市場尚未完全看好,所以使用者與產品并不多。但是新推出的之Windows 98內部即有支持 USB功能,相信不久應該就會有大量的產品出現在市面上。目前會看到采用 USB的設備有鼠標、鍵盤、搖桿、喇叭與顯示器等等,其中顯示器的部分是用來設定顯示畫面,而不是直接用 USB傳送顯示資料,而且顯示器上可能會建有集線器的功能。另外還會采用 USB的周邊,如數字相機、掃瞄器、打印機…等等將也會陸續出現。在可見的未來中,各種中、低速的設備將都會采用 USB做為傳輸接口。   使用 USB的設備很簡單,以目前Windows 98內建有支持 USB的設計,只要使用者插上新的裝置,它會立即偵測出來,并且會自動安裝所需要的驅動程序,當驅動程序安裝完畢后,操作系統根本不必先關閉、重新激活,新的設備立即可以開始使用。   另外還有一個串行接口也頗受人囑目,那便是 IEEE 1394,簡稱 1394。它是比較高速的傳輸接口,以應用在儲存媒體或視訊方面。不過目前在硬件系統支持上似乎還很少,要看到它出現在主機板上成為標準配備,可能還要好一陣子。 。

熱心網友

正確的名字叫“閃盤”--- flash disk有一個flash disk公司出了一個產品叫u****我們就叫他u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