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是的!1958 年韓國首個化學公司、電子制造業體 于1947年以韓國第一家化學公司而創辦的LG,已經自1958年起成為韓國第一家電子業制造商,且將其本身定位為韓國金融市場的改革者。在21世紀初,已經再度地證明LG透過其企業結構的轉變以及在控股公司LG集團的庇護下重組其關系企業而為韓國企業集團中的先驅者。Related link : LG 歷史 LG控股公司的設立 2001年,LG的旗艦公司之一,LG化學有限公司分割為3間公司;LGCI,即控股公司;LG化學;以及LG日用化學。在已經測試了此種分割系統的可行性之后,LG也將另一個旗艦公司LG電子分割出去成為LGEI(控股公司)以及LG電子。此項轉變已經使LGCI 與 LGEI在2003年3月合并而建立了 LG Corp。,一個在海外有二項主要事業體分公司的控股公司。為了符合韓國的公平交易法,金融部門與服務部門子公司必須要排除在控股公司結構之外。 Related link : LG 控股公司 強化基于透明經營的新的企業組織 最早在韓國創造此種控股公司結構的目的是要以透明且簡單的管理方式來確保一項新近的企業管理制度,而同時能提升股東的權益以及企業的價值。在此種新近的架構下,LG已經消彌了韓國一般企業集團長期以來子公司之間的交叉支付擔保問題。現在,這些控股公司負責旗下子公司的所有投資組合,而各個企業單位僅負責自己本身的企業運作。這種方式提供了子公司的獨立性以及自由而能提高其核心事業的競爭性,且不必擔心股票投資以及其關系企業的問題。借著檢視市場的反應,我們可以確保的是LG已經朝著正確方向而往前邁進。 市場反應 2004年2月16日LG Corp。的股價為11050韓元,相較于2003年3月11日因為LGCI 與 LGEI合并而重新掛牌時的6550韓元已經上漲了69%。此外,LG化學與LG電子二家旗艦公司的股價也在過去的一年中飆漲。相較于2003年2月28日的收盤價,LG化學與LG電子的股價已經分別上漲了57%與56%。 提高LG分公司的股價 對旗下的其它關系企業而言,實行此種方式亦證明是成功的。LG生命科學的股價飆漲了119%,LG Micron的股價飆升了115%,LG 石化的股價攀升了82%,而LG International 的股價也上漲了69%。假設同時間韓國股市從575。43點上漲53%而到達881。28點,顯而易見的是市場管理制度的透明化已經造就了較高的股價。由外國投資人的持股狀況來檢視,從2003年3月11日起來計算也是較高的,我們可以看見的是LG的革新方式已經在資本市場上得到正面的評價。外國投資者對LG Corp。的持股比率已經從3。75%上升到14。43%,而13個子公司的平均外資投資比率已經從18%攀升到2004年2月16日的24%。 與LG一起了解韓國 因著對此種新近架構的期望與預期,LG已經為了今年設下了更具企圖心的管理目標。2003年,LG的銷售額達85兆韓元,而收益為3。1兆韓元。2004年,LG計劃將每年的銷售額與收益分別調升42%與12%。換言之,今年的目標銷售額為95兆韓元,而目標收益為4。4兆韓元。為了能繼續成為”一流LG”的策略,我們將強化研發能力以發展出領先眾多競爭者的獨家技術。因此,LG計劃將研發方面的投資提高31%而到達2004年的9。4兆韓元。 。
熱心網友
IG不是韓國的.
熱心網友
具體說LG品牌是韓國的,技術也是韓國的~。但就國內LG手機來說,全是煙臺開發區生產~~《水貨除外》LG手機技術質量跟三星相媲美,因為都是韓國的。
熱心網友
當然是韓國的,不過它的產品不一定都是韓國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