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開始的我國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要形式的責任制都是1。為了調整生產關系以發展生產力2。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3。性質相反的兩種經濟政策4。為糾正經濟建設中“左”的錯誤ps.請附分析

熱心網友

選一。我用的是排除法首先1953年還沒有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排斥二;他們同屬于社會主義經濟政策排斥三;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為了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

熱心網友

我選答案1,1953年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因為經過土地改革后,廣大農民獲得了土地,但個體經濟很難適應社會化大生產要求,很難滿足工業生產要求,所以中共順應解放,發展生產力的客觀要求,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促進了生產力發展。1978年后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產責任制是中國農民在改革開放中自己創造出來的,它適應了現階段農村的生產力狀況,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所以兩者都為了調整生產關系以促進生產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