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農歷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是我國相沿成俗的臘八節(jié)?! ∞r歷十二月,習俗叫做臘月?!芭D月”一詞起源很早,據(jù)《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薄 h應劭《風俗通》引《禮傳》:“周日大蠟,漢改為臘?!边@就是說,臘月之說在原始社會從狩獵時期剛進入農業(yè)初期的時候,即史前傳說的神農氏時代就開始了。相傳從周代起,我國民間已普遍稱農歷十二月為“臘月”了?! ∨D,本為歲終的祭名。漢蔡邕《獨斷》:“臘者,歲終大祭?!惫糯r業(yè)社會,一切的風俗習慣都免不了與農業(yè)生產(chǎn)發(fā)生關系。  農民的生活,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季都是較忙的,只有在冬藏之季是比較空閑的。所以,人們常于大收成之后的年底,舉行盛大的祭典。  祭祀祖先,祭祀司管風雨田農的神靈以及天地諸神以求來年豐收,避災迎祥。因為要祭神祀祖,便得去獵取野獸。應劭《風俗通》云:“《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 』蛟唬号D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薄妒酚洝で乇炯o》中就有“惠文君十二年初臘”的記載。因為臘祭在十二月舉行,這樣,沿襲下來,就把處在冬末春初、新舊交替之際的農歷十二月叫做“臘月”了。  臘祭所拜之神據(jù)文獻資料所載有:一為先嗇神,祭神農;二為司嗇神,祭后稷;三為農神,祭古時田官之神;四為郵表畦神,祭始創(chuàng)田間廬舍、開道路、劃疆界的人;五為貓虎神,祭其吃野鼠野獸,保護了禾苗;六為坊神,祭堤防;七為水庸神,祭水溝;八為昆蟲神,祭以免蟲害:共為八種。因此又稱為“臘八”。  傳說,漢代以前,臘祭雖都在十二月,但日子并不固定,有時在月初,有時在月底。隋杜臺卿《玉燭寶典》說:“漢以戌日為臘,魏以辰,晉以丑?!焙髞?,人們?yōu)榱撕糜?,又因多?shù)人訂在戌日,戌日又正好是臘月第八天,應上祭祀八神的臘八,到了六朝,就把行祭的日子定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了?! ∪缌鹤阢痢肚G楚歲時記》:“十二月八日為臘日。”那時,若是祭前獵取的野獸很多,一時吃不完,就清洗干凈抹上鹽,風干起來,留著慢慢地吃,因為是臘祭剩下來的,所以叫作臘味。  現(xiàn)在很多人不一定明了“臘”的來源和本義,但在冬季制作和食用臘味的風俗,卻倒是全國一樣的。  臘八節(jié)是春節(jié)的序幕,從這一天起,人們就準備過年了。民俗又叫小年。。

熱心網(wǎng)友

臘八由來   臘八是春節(jié)前的第一個節(jié)令,臘八一過這“年味”就一天比一天濃郁起來。因此民間把臘八都稱做“小年”。和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重陽吃重陽糕等風俗一樣,每到臘八這一天,人們都要吃一頓別具風味的臘八粥,泡一壇醋酸濃濃的臘八蒜,聽老人們講,臘八蒜要用陳醋泡好,等到除夕吃餃子的時候再吃,味道最足;臘八粥更有一套說道,“臘八粥,喝幾天,離離拉拉二十三?!闭f的就是臘八粥能擱好長時間不變質,一直可以吃到臨過年?! ∨D八的由來:民間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中很窮,父母把他送到一個財主家去放牛。這個財主對他十分刻薄,小朱同志是常常挨打,吃不飽飯。有一天,他放牛歸來路過一座獨木橋,沒想到老牛腳一滑跌下橋去,把腿給跌斷了,財主氣急敗壞,便把朱元璋關進一間灶房里,好幾天不給飯吃,把他給餓得在屋里直打轉,突然,他發(fā)現(xiàn)屋角有一鼠洞,趕緊扒開,原來這是老鼠的一個糧倉,里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便把這些東西斂在一起,熬了一鍋粥,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覺得十分甘甜可口。后來,朱元璋當了皇帝,珍肴美味吃膩了,有一天,忽然想起這鍋粥來,便叫御廚用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熬了一鍋甜粥,吃的這一天正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滿朝文武官員們見皇帝吃臘八粥,便紛紛效仿,后來漸漸傳到民間,便成了風俗?!?傳說歸傳說,喝粥的確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在里邊,古人認為吃粥可以延年益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說:粥能“益氣、生津、養(yǎng)脾胃、治虛寒”。還有一本醫(yī)書上稱“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