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5歲,突然咳嗽,胸悶,氣短,不發燒。
熱心網友
應盡最大可能避免支氣管哮喘的誘發因素,包括空氣中及食物中的過敏原、煙霧、冷空氣、油漆及二氧化硫等,這是減少哮喘發作、預防哮喘病情加重的主要環節。到醫院的變態反應科查找過敏原,采用系統脫敏療法提高病人對變應原的耐受性,既是很重要的預防措施,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大部分病人經脫敏治療哮喘得到控制或根本不發作。 另外,要重視哮喘緩解期的抗炎治療,控制氣道的慢性炎癥,預防哮喘的急性發作...
熱心網友
應盡最大可能避免支氣管哮喘的誘發因素,包括空氣中及食物中的過敏原、煙霧、冷空氣、油漆及二氧化硫等,這是減少哮喘發作、預防哮喘病情加重的主要環節。到醫院的變態反應科查找過敏原,采用系統脫敏療法提高病人對變應原的耐受性,既是很重要的預防措施,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大部分病人經脫敏治療哮喘得到控制或根本不發作。 另外,要重視哮喘緩解期的抗炎治療,控制氣道的慢性炎癥,預防哮喘的急性發作。哮喘急性期治療以及時得到救治為首要原則,可自備支氣管擴張劑吸入或口服,使哮喘病人在尚未到達醫院前,在哮喘發作的第一時間及時用藥,以防病情進一步惡化。
熱心網友
本病是一種常見而發作性的肺部過敏性疾病,簡稱“哮喘”。起病有穩急的不同,病程長短不一,好發于秋冬兩季。鼻癢,噴嚏,流涕,咳嗽,胸悶往往是哮喘發作的前驅癥狀,可自行緩解。急性發作時可出現咳嗽、多痰、喘息、哮鳴、或呼吸困難,額前冷汗,不能平臥,端坐呼吸,兩肩聳起,缺氧時口唇、指甲紫紺,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與代謝紊亂,還可并發肺不張,肺心病,氣胸等。如果發生呼吸衰竭而得不到及時搶救,很可能造成死亡...
熱心網友
本病是一種常見而發作性的肺部過敏性疾病,簡稱“哮喘”。起病有穩急的不同,病程長短不一,好發于秋冬兩季。鼻癢,噴嚏,流涕,咳嗽,胸悶往往是哮喘發作的前驅癥狀,可自行緩解。急性發作時可出現咳嗽、多痰、喘息、哮鳴、或呼吸困難,額前冷汗,不能平臥,端坐呼吸,兩肩聳起,缺氧時口唇、指甲紫紺,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與代謝紊亂,還可并發肺不張,肺心病,氣胸等。如果發生呼吸衰竭而得不到及時搶救,很可能造成死亡。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的病因是由遺傳因素中的過敏、激發因素中的吸入物,呼吸道的感染以及寄生蟲、氣候、藥物、飲食,精神因素等有關。 現代醫學對本病發作期主要采取控制癥狀方法,病情嚴重,癥狀控制困難,作氣管切開或插管。 本病在中醫臨床中多屬于“哮”和“喘”的范疇。脾虛氣衰,健運無權,飲食不化精微,反為痰濁,痰濁阻肺,氣道受阻,故咳嗽多痰氣促,痰氣相搏,喉中有哮鳴聲;腎陽衰則衛陽不固,所以汗出,肺主氣,邪實氣壅,肺之失降失常,因而不能平臥,端坐呼吸;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腎虛根不固,吸入之氣不能歸納于腎,就會出現呼多吸少和吸氣困難;氣為血帥,氣行則血運,氣虛則血滯,陽不充;血瘀續發,故口唇、指甲發紺,頸靜脈怒張;穢濁之氣充折營血,正氣潰敗,精氣內傷,則有發生呼吸性酸中毒、代謝紊亂和陽氣閉脫的可能。 本研究所治療方案:養陰清肺,強腎平喘 ,止咳祛痰,抗敏解痙。 治療時間2~3個月(一般3―5天見效)
熱心網友
過敏性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治原則包括消除病因、控制急性發作、鞏固治療、改善肺功能、防止復發、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根據病情,因人而異,采取綜合措施。 一、消除病因 應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發作的變應原和其他非特異性刺激,去除各種誘發因素。 二、控制急性發作 哮喘發作時應兼顧解痙、抗炎、去除氣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繼發感染。一般可單用或聯用下列藥物。(一)擬腎上腺素藥物...
熱心網友
過敏性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治原則包括消除病因、控制急性發作、鞏固治療、改善肺功能、防止復發、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根據病情,因人而異,采取綜合措施。 一、消除病因 應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發作的變應原和其他非特異性刺激,去除各種誘發因素。 二、控制急性發作 哮喘發作時應兼顧解痙、抗炎、去除氣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繼發感染。一般可單用或聯用下列藥物。(一)擬腎上腺素藥物 β 腎上腺素能受體興奮劑有極強的支氣管舒張作用。該類藥物主要通過興奮 β受體,激發腺苷酸環化酶,增加cAMP的合成,提高細胞內cAMP的濃度,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穩定肥大細胞膜。后一種作用較色苷酸二鈉強。對IA R療效顯著,而對LAR無效。久用或用量過大,副作用嚴重,主張與皮質激素類合用。 此類藥物包括麻黃素、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等對α、β1和β2受體有多種效應,目前已逐漸被β2受體興奮劑所代替。常用的β2受體興奮劑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每次2-4mg,每日3次;或氣溶膠、霧化溶液和干松劑吸入,每次0.1-0.2mg,每日2-3次;特布他林(terbutaline),2 .5mg,口服2-3次,氯丙那林(chlorprenaline)每次2.5-5.0mg,口服3次,或噴霧吸入,每次0.1-0.2mg;奧西那林(orciprenaline)每次10-20mg,口服3次,皮下或肌注,每次0.5-1.0mg,也可氣霧吸入;丙卡特羅(procate rol)等。這些藥物可在數分鐘內起效,緩解癥狀迅速,可持續3-6h;久用可使β2受體敏感性降低,可使氣道高反應性加重,可能是近些年來哮喘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少數病人可有頭痛、頭暈、心悸、手指顫抖等副作用,停藥或堅持一段時間用藥后可消失;也有耐藥性產生,停藥1-2 周后可恢復敏感性。近年來長效β2興奮劑問世,如volmax、broxaterol口服,formaterol、salmoterol吸入,這些制劑效力可維持12h以上,對夜間發作者較為適用,且不引起BHR的加重,同時可抑制組胺等的釋放,故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二)茶堿(黃嘌呤)類藥物 傳統認為茶堿是通過抑制磷酸二脂酶(PDE),減少cAMP的水解而起作用。但現已證明,試管內抑制PDE所需茶堿濃度遠遠高于有效的血漿茶堿濃度,故難以完全按此機制進行解釋。研究表明,茶堿有抗炎作用,能穩定和抑制肥大細胞,嗜酸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能拮抗腺苷引起的支氣管痙攣,能刺激腎上腺髓質和腎上腺以外的嗜鉻細胞釋放兒茶酚胺,能增加健康的或疲勞的膈對低刺激的收縮力。不僅以IAP有效對LAR保護作用更強。茶堿的臨床療效與血藥濃度有關,最佳治療血漿茶堿濃度為10-20mg/L,但當大于25mg/L時即可能產生毒性反應。血漿茶堿的半衰期個體差異很大,心、肝、腎功能不全或合用紅霉素、喹諾酮類抗菌藥、西米替丁時可延長茶堿的半衰期,故應提供監測血漿或唾液茶堿濃度,及時調整茶堿的用量。若不能作血藥濃度監測,用藥前要了解最近有無應用茶堿類的藥物史。氨茶堿臨床常用口服量為0. 1g,每日3次,多數人達不到有效血漿濃度。0.25g加于10%葡萄糖20-40m l靜脈緩慢注射,如果過快或濃度過大可造成嚴重心律失常,甚至死亡。氨茶堿每日總量一般不超過0.75g為宜。口服茶堿緩釋片或氨茶堿控釋片的血漿茶堿半衰期為12h左右,可延長藥效時間,每12h服藥一片常能維持理想的血藥濃度。 (三)抗膽堿能類藥物 常用藥物有阿托品、東莨菪堿、654-2和異丙托溴銨(ipratropium bromide)等,可以減少cGMP濃度,使生物活性物質釋放減少,有利于平滑肌松弛。本藥片劑和霧化劑均可有一定的效果。副作用有口干、痰粘稠不易咳出,尿潴留和瞳孔散大等。霧化吸入可以減少副作用,異丙托溴銨吸入一次20-40ug,每日3-4次,見效快,可維持4 -6h。偶有口干的副作用。 (四)鈣拮抗劑 地爾硫草、維拉帕米、硝苯吡啶口服或吸入可達到阻止鈣進入肥大細胞,以緩解支氣管收縮,對運動性哮喘有較好效果。 (五)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 哮喘(特別是LAP)反復發作與氣道炎癥反應有關,而氣道炎癥又使氣道反應性增高。激素可以預防和抑制炎癥反應,降低氣道反應性和抑制LAP。并能抑制磷酸脂酶A2,阻止 LTS、PGS、TX和PAF的合成;抑制組胺酸脫羧酶,減少組胺的形成;增加β 受體和PGE受體的數量;減少血漿素原激活劑的釋放及彈性蛋白和膠原酶的分泌;抑制支氣管腺體中酸性粘多糖的合成;促使小血管收縮,增高其內皮的緊張度,從而減少滲出和炎癥細胞的浸潤等。激素治療哮喘的作用諸多,是目前最有效的藥物,但由于長期使用副作用較多,故不可濫用。一般用于哮喘急性嚴重發作或持續狀態;經常反復發作而不能用其他平喘藥物控制而影響生活;哮喘患者需手術時,估計可能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者。危重者可先靜脈注射琥珀酸氫可的松100-200mg,然后用100-2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加入500ml液體中靜脈滴注。每日用量視病情而定,一般可重復2-4次。如果口服潑尼松,可每天早晨頓服30-40mg。用藥時間超過 5天以上應逐漸減量然后停藥。激素合成劑如二丙酸培氯米松(beclometh asone dipropionate)氣霧劑或干粉吸入,每次50-200ug,每日3-4次,可預防復發,鞏固療效。 (六)色甘酸二鈉(disodium cromoglycate) 有穩定肥大細胞膜,阻止其脫顆粒和釋放介質;降低呼吸道末梢感受器的興奮性或抑制迷走神經反射弧的傳入支;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對嗜堿粒細胞膜亦有保護作用。此藥每一膠囊含20mg,放入一特制噴霧器內吸入,每日3-4次。 (七)酮替芬(ketotifen) 能抑制肥大細胞、嗜堿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等釋放組胺和慢反應物質,對抗組胺,乙酰甲膽堿、激肽、5-HT、 PAF和慢反應物質的致痙作用,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增強β受體激動劑舒張氣道的作用,預防和逆轉β受體,激動劑的快速耐受性,對LAP和IAR均有效。本品在發作期前2周服用,每日2次,每次1-2mg,口服6周如無效可停用。主要副作用是嗜睡、倦怠。三、促進排痰 痰液阻塞氣道,增加氣道阻力,加重缺氧,使炎性介質產生增加,進一步使氣道痙攣,因此排痰,屬重要治療措施之一。 (一)祛痰劑 溴已新8-16mg,日服3次,或氯化銨合劑10ml,日服 3次。 (二)氣霧吸入 濕化氣道,稀釋痰液,以利排痰。可選用溴已新4 mg或乙酰半胱氨酸0.1-0.2g,或5%碳酸氫鈉等霧化吸入。 (三)機械性排痰 在氣霧濕化后,護理人員注意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時可用導管協助吸痰。 (四)積極控制感染 感染可誘發哮喘,哮喘也可繼發感染。經過上述處理哮喘未緩解者,常需選用抗生素,根據藥敏選用或者經驗用藥。 四、重度哮喘的處理病情危重、病情復雜,必須及時合理搶救。 (一)補液 根據失水及心臟情況,靜脈給予等滲液體,每日用量2 500-3000ml,糾正失水,使痰液稀薄。 (二)糖皮質激素 適量的激素是緩解支氣管哮喘嚴重發作的有力措施。一般用琥珀酸氫可的松靜脈滴注,每日用量300-600mg,個別可用100 0mg,或用甲基潑尼松琥珀酸鈉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每日量40-80mg。 (三)氨茶堿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 如果病人8-12h內未用過茶堿類藥,可用氨茶堿0.25g,生理鹽水40ml靜脈緩慢注射,15min以上注射完畢。1-2h后仍不緩解,可按每小時0.75mg/kg的氨茶堿作靜脈滴注,或作血漿茶堿濃度監測,調整到至血藥濃度10-20mg/L。每日總量不超過1.5g。如果近6h內已用過茶堿類者,則按維持量靜脈滴注。 (四)β2受體興奮劑霧化吸入。或用H1受體拮抗劑(如異丙嗪),或用抗膽堿藥(如山莨菪堿)。 (五)抗生素 患者多伴有呼吸道感染,應選用抗生素。 (六)糾正酸中毒 因缺氧、進液量少等原因可并發代謝性酸中毒。可用5%碳酸氫鈉靜脈滴注或靜脈注射,常用量可用下列公式預計。所需5 %碳酸氫鈉毫升數=[正常BE(mmol/L)一測定BE(mmol/L)]×體重(kg )×0.4式中正常BE一般以-3mmol/L計。 (七)氧療 一般給予鼻導管吸氧,如果嚴重缺氧,而PaO2<35mmH g則應面罩或鼻罩給氧,使PaO2>60mmHg。如果仍不能改善嚴重缺氧可用壓力支持機械通氣。適應證為,全身情況進行性惡化,神志改變,意識模糊,PaO2<7.89kPa(60mmHg),PaCO2>6.67kPa(50mmHg)。 (八)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 部分病人可因反復應用β2興奮劑和大量出汗出現低鉀低鈉,不利呼吸肌發揮正常功能,必須及時補充。 五、緩解期治療 目的是鞏固療效,防止或減少復發,改善呼吸功能。 (一)脫敏療法 針對過敏原作脫敏治療可以減輕或減少哮喘發作,一般用1:5000、1∶1000、1∶100等幾種濃度,劑量從低濃度0.05-0.1ml開始皮內注射,每周1-2次,每周增加0.1ml至0.5ml后,增加一個濃度注射,15周為一療程。連續1-2療程,連續數年。但要注意制劑的標準化和可能出現的嚴重全身過敏反應和哮喘的嚴重發作。 (二)色甘酸二鈉、必可酮霧化劑吸入、酮替酚口服,有較強的抗過敏作用,對外源性哮喘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其他如阿司咪唑(astemizole )、特非那定(terfenadine)、曲尼斯特(tranilast)等均屬H1受體拮抗劑,且無中樞鎮靜作用,可作預防用藥。 (三)增強體質,參加必要的體育鍛煉,提高預防本病的衛生知識,穩定情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