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兒現時40天,人工喂食(奶粉),現時每次奶量110ML,每隔三小時喂一次,但寶寶吃完后還是不斷地張嘴,又哭,好象還是很餓的樣子,再增加奶量,還是吃完。我想問問大家,我現在該怎么辦?這個時候就開始給寶寶添加副食會不會影響她成長?你家的寶寶是什么時候開始添副食的?都吃些什么?

熱心網友

你的寶寶還太小他還沒有很好的消化功能,一般添加輔食要在四個月以后.你可以給他喝點水.

熱心網友

首先說明一下是輔食不是副食,一般三個月時添加輔食,輔食以容易消化為主,如小米粥熬好后上層的米糊糊,五個月左右可以在小米粥中添加一些新鮮的搗碎的蝦仁或用新鮮的鯽魚(重量不超過250克為好)熬湯,注意不要放任何調味品和食鹽。 以上是我個人的經驗,僅供參考。

熱心網友

孩子一個月后可喂些果汁,比如西瓜汁、番茄汁、蘋果汁等,量由少到多,剛開始時先給他試試味道,如果愛吃且沒有不良反應下次再加量。二個月后加米湯,由稀到稠,隨后慢慢加一些青菜汁。注意每樣都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不要錯過添加輔食時間,不然以后會很難喂食。

熱心網友

一定要接受我的教訓! 一般情況下寶寶應該在4-5個月時加輔食,可我的寶寶從小就腹泄, 所以輔食加的極少,錯過了重要的時期,味蕾沒有及時受到刺激, 現在寶寶兩歲半了,飲食很單一, 你知道他最愛吃的是什么嗎? 嬰兒健脾散和魚! 這兩種東西是他小時候吃過的, 特別是嬰兒健脾散, 他一個多月時就吃過, 到現有時消化不好給他時這種藥時他都是吃了還要吃。因為當時沒有加水果, 到現在他也不愛吃水果。 所以趁現在寶寶還小,一定要讓他??遍天下美味! ——別誤會, 寶寶還小,不能亂七八糟吃滿肚, 用舌頭舔舔味道就行, 這樣絕對有利于培養寶寶的味覺, 長大后挑食的可能性就會小一些 。

熱心網友

才40天的孩子,吃完之后哭鬧,再加奶還吃那肯定是沒吃飽。只要精神和睡眠等各方面沒什么問題,適當增加喂奶量就可以了。關于汪加輔食的問題請參考下面的內容: 一生不斷奶,及時添輔食 (新浪)   劉紀平  平常,我們習慣這樣問一個小寶寶的媽媽:你給孩子斷奶了嗎?一個“斷”字將不少父母引入斷掉所有奶和奶制品的誤區。實際上,人應該一生不斷奶;同時,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又必須及時正確地添加輔食。  斷奶期?換乳期?  人類不同于動物,不會從吃奶直接過渡到吃固體食物,因此,換乳期是人類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給一直靠吃液體食物(單純母乳)生存的嬰兒漸漸喂一些泥糊狀食品,讓他逐漸習慣并最終接受固體食物(成人食品)的過程,就叫換乳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斷奶期。  但是,一個“斷”字將不少父母引入斷掉所有奶和奶制品的誤區;其間也有人稱之為“轉奶期”,而“轉”字又有由奶轉向非奶之虞。提出換乳期的概念就是為了清楚地指出:斷奶并不是斷掉所有的奶和奶制品。從離開媽媽的乳房到能跟家庭成員一樣吃飯大概需要8~9個月的時間,這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這一階段中,乳類(母乳+配方奶或牛奶)仍是供應能量的主要來源,泥糊狀食品是必須添加的食物,是基本的過渡載體。奶和奶制品仍然是3歲以下兒童的主要食品,“中國人一生不斷奶(牛奶)”應該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為什么必須重視寶寶換乳期的營養?  充分發揮寶寶生長潛能孩子生長發育潛能的發揮有賴于不同階段食物充分的營養供應。  第1階段出生后4~6個月的母乳喂養。  第2階段換乳期及時給予適宜的泥糊狀食品。  第3階段固體食物期提供均衡膳食,保證各種營養充分提供。     人在每個階段有各自不同的時間依賴性效應。過了該階段,被壓抑的潛能就無法再充分表達。因此,這三個階段缺一不可,任何一步發生偏差均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失,也就是說,一個階段的損失在下一階段無法彌補。為了生長潛能的充分表達,我們必須重視換乳期營養。就像發射衛星的三級火箭,少了哪一級,衛星也無法到達預定軌道。  母乳已經滿足不了半歲寶寶成長的需要  隨著嬰兒月齡的增加,半歲之后,母乳所含熱能、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已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所需,因此必須及時補充。僅以鐵元素為例,即便半歲時每日母乳量達1000毫升,也只能提供鐵供給量的1/8,只有靠添加蛋黃、肝泥、肉泥等補充。  嬰兒營養不良往往會對腦細胞發育和智力帶來嚴重影響,錯過2歲前腦發育的關鍵年齡,提供再好的營養也無濟于事,孩子的智力很難趕上同齡兒童。換乳期營養不良還會導致免疫力低下,容易反復感染,加之患病后“忌口”的不良習慣,愈發加重營養不良,反反復復惡性循環最終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鍛煉寶寶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嬰兒出生時消化系統未臻成熟,只能適應乳類食品。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的胃容量逐步擴大,消化吸收功能不斷完善,但要直接接受固體食物還是不可能的。其間必須有泥糊狀食品作為過渡。因為直接進食固體食物不是發生喂養不足,就是出現喂養過度;不是腹瀉就是便秘;不是發生營養不良,就是造成單純肥胖。總之,喂養不當會造成營養失衡,并最終表現為體重偏離。  4~6個月的孩子對營養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液體食物體積大,而嬰兒的胃容量相對偏小,這個矛盾只有通過改變食物營養密度來解決。即增加營養密度,縮小體積。另外,孩子的胃腸功能、消化酶的活性均需要通過食物性狀改變,如食物顆粒漸大,硬度漸增等來鍛煉。有些孩子“胃弱”,吃的稍不合適,非吐即拉,要么就積食、便秘,這些都和從小胃腸道缺乏鍛煉有關。  可以幫助寶寶的心理發展  換乳期以完全斷母乳為終結。這是孩子邁向獨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母乳是母親與嬰兒的中間物,孩子不可能永遠靠它生存。斷母乳在心理上可減少孩子對母親的依賴,也是精神斷奶的開始。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地學會父母外出時不哭,見到生人不躲……斷掉母乳還是孩子建立自信心,為日后自立于社會打下基礎的。因此,“斷奶”的意義決不僅限于吃。  總之,換乳而不是斷乳,使孩子從小得到良好的營養供應;從吃輔食到吃主食,讓孩子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換乳期的時間  換乳期長達8~9個月。從寶寶4~6個月起至1歲3個月、1歲半甚至2歲才完全斷掉母乳,完成向其他奶的轉換以及完成從學吃泥糊狀食品到會吃成人固體食物的過渡。  換乳期開始的關鍵年齡是4-6個月。具體選擇哪一個月開始,可依據母親是否急于上班,母乳是否充足等因素綜合考慮。在添加泥糊狀食品的同時,有條件的母親可將母乳喂至1歲3個月、1歲半,甚至2歲。換乳期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其間食物的性狀、種類要遵循程序逐漸變化,一旦開始就要堅持添加,不可隨大人的情緒今天加,明天停,搞亂了孩子進食的規律。  提示:突然斷奶不可取  ◎事先不作準備,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打擊。他會認為媽媽拋棄他,不要他了,情緒極不穩定,進而影響進食;  ◎孩子沒有適應其他食物的過程,也很容易生病。     換乳期食品的選擇  嬰兒剛進入換乳期,消化功能較弱,消化酶活性低,咀嚼能力尚待學習和鍛煉,決定了他只能從學吃泥糊狀食物開始。它是嬰兒這一階段的主要食品,并可逐步替代三頓奶成為孩子的正餐食品。泥糊狀食品既包括工業制作的瓶裝或盒狀裝(米粉)類,也包括家庭制作的食品。  工業化泥糊狀食品  工業化泥糊狀食品是嬰兒理想的食品,它包括瓶裝泥糊狀食品,盒裝的各種米粉,符合下列營養學原則:  ①營養齊全,比例恰當。  ②口感好,易消化,適于換乳期嬰兒食用。  ③不含激素、糖精、色素、防腐。  ④不含鹽和調味劑,不會加重嬰兒腎臟負擔,也不會造成孩子“口重”的不良飲食習慣,減少成人慢性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幾率。  ⑤工藝先進,營養素保全好。  ⑥強化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米粉更是代表了主食強化這一先進的觀念,將國際先進的做法引進兒童食品的制作中。  (配圖2:工業化泥糊狀食品)  家庭制作的泥糊狀食品  家庭制作的泥糊狀食品也需要制定喂養計劃,并精心兒制作。科學的添加順序為:  ◎菜水、果汁◎菜泥、果泥、肉泥(魚泥、肝泥等)◎菜末、肉末◎碎菜、碎肉等  ◎米湯、稀粥、爛面◎稠粥、面條  (配圖3:家庭制作的泥糊狀食品)  提醒:1。從營養學角度來說,用傳統的米糊糊、面粥斷奶的做法是遠遠不夠的。  2。不要把泥糊狀食品(輔食)與成人食物(副食即菜)混為一談。  在食物選擇上既要考慮營養投入又要考慮營養結局。工業化食品和家庭制作食品合理搭配,互為補充是比較合理而經濟的選擇。        泥糊狀食品添加原則  從一種到多種從少量到多量從細到粗從稀到稠少鹽不甜忌油膩  一般初次只能從一種少量開始。少量僅為1~2茶匙,可分2~3次食入,連續3~5天孩子樂于接受且大便正常,才可逐漸加量或變換,增加品種。  一般剛添加時可先吃輔食后再吃奶,待孩子適應后,為了不影響他吃奶的興趣,可先吃奶后吃輔食。  對于小于3歲的孩子,乳類仍為主要食品,即使孩子滿周歲也仍應保持每天的飲奶量為500~600毫升(母乳+配方奶)。  在半歲左右逐漸讓孩子熟悉配方奶的口味,并逐漸完成從母乳到配方奶的替換。1歲內配方奶優于鮮牛奶,它的成分更適合嬰兒。提醒:不要過早添加碳水化合物類食品  4個月以內的嬰兒淀粉酶分泌少,活性低。過早過多添加這類食物,未消化的食物會在腸道酵解產酸,刺激腸道以至于引起腹瀉;淀粉類在體內代謝中演變為糖,會影響奶的攝取量;過多糖的積累,熱卡過剩還會導致肥胖,這種虛胖的孩子體質較差、抵抗力低、易患病。  蛋黃的添加  開始添加的時間寶寶4~6個月時  制作要點  1。在煮雞蛋時為把蛋黃煮老到最佳狀態,應在開鍋后再煮10分鐘。  2。蛋黃可用少量的水或奶調制成糊狀后用小勺喂食。  添加程序  開始添加的1~2周內,每日加1/4個蛋黃,最好分兩次喂,然后才可加量至1/3,1/2,1個蛋黃,這個過程大致需要1個月。  特別提示  將蛋黃研碎后加在一瓶奶中喂的方法并不適宜。學習用小勺吃東西,改變進食方式也是學吃的關鍵環節。  2。對過敏的孩子可等待腸道發育進一步完善,對異種蛋白的屏障作用進一步加強后再添加,也就是說,過敏的孩子到7個月甚至1歲時再嘗試喂蛋黃,到那時過敏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配圖:1煮老的蛋黃2、用小勺喂) 。

熱心網友

輔食應該在4個月后添加,千萬不可過早添加,會損害寶寶的脾胃.每個寶寶不一樣,可能你的寶寶胃口比較大,他餓了就喂他,如果吃飽了,他自己也不要了,就開始咬奶嘴了.多數孩子都知道饑飽,不要怕撐到孩子不敢多喂,讓寶寶挨餓.

熱心網友

是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你現在可以給寶寶煤次喝130毫升的奶。中間喂點水,能喝點白開水是最好的。冰糖蘋果水也可以,冰糖少放。

熱心網友

我女兒是從4個月開始加輔食的,一開始是加1/4蛋黃,3個星期后逐漸增加到一個,5個半月開始加米粉,現在7個月,已經開始吃爛面、稀粥等;添加輔食一定要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并仔細觀察寶寶大便,有無消化不良等現象

熱心網友

大概應該四個月左右就可以了,先少量添加,看孩子自身的情況而定,加些米粉和蛋黃,再適量給喂些果汁也是可以的。

熱心網友

  我兒子從4個月開始加輔食。  在出生的頭幾個星期,乳汁能提供寶寶生長所需的一切熱量。隨著他一天天的長大,所需的熱量也會逐漸增加,寶寶會需要越來越多的奶量。你會感覺到滿月后的寶寶,雖然一整天里吃的次數在減少,兩頓奶之間的時間在逐漸延長,但他每次吮吸的奶量卻在不斷地增加。  到3個月以后,你會發現寶寶在每次吃飽后沒過多久,又會要求你給他喂奶,而且這種要求表現得非常迫切。這是由于寶寶每餐吮吸的奶量受到胃容量的限制,雖然每次都拼命吸得很多、吃得很飽,但所獲取的熱量很快就被快速的生長所消耗。如果你的寶寶一連幾天都出現這種跡象,說明乳汁已經不能滿足他生長的需要了,你應該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了。添加什么輔食  剛開始,你可以在寶寶的日常奶量以外,適當地加一些米糊、麥糊、果汁和菜湯。  米糊一般可用市場上出售的“嬰兒營養米粉”來調制,也可把大米磨碎后自己制作。購買成品的嬰兒米粉應注意寶寶的月齡,按照產品的說明書配制米糊。果汁要以新鮮水果現榨后,加等量開水稀釋。菜湯在制作中不應加糖、鹽甚至味精等調料品。  特別提醒  (1)開始時一次只能喂一種新的食物,等寶寶適應后,再添加另外一種新的食品。輔食制作應由稀到稠、由細到粗。添加的量由少到多,開始時一般不要量太多,要循序漸進。  在寶寶適應米粉、果汁和菜湯后,我們可以給寶寶添加蛋白質類的食物了。首先應先給寶寶添加蛋黃泥。從喂食1/4的蛋黃開始,慢慢過渡到整只蛋黃。千萬不要太早給他喂食蛋白。  (2)在他適應蛋黃后再開始添加豆類、魚蝦和肉類等食品,同時米糊類的食品也應該逐漸由稀到稠,過渡到泥狀食品,然后再慢慢發展成稀飯、面條、饅頭和切碎的蔬菜等。

熱心網友

三個多月添加蛋黃,稀飯也可以但必須煮的爛爛的。

熱心網友

寶寶沒吃飽,就再給她增加奶量,40天,可以吃120、130的。我女兒還在醫院,就能吃90毫升,回來后,限制了一下,但到滿月也吃130左右。而且,我女兒滿月后就添加了果汁。如果你的寶寶吃了120還不滿足,你可以再給她點果汁,因為奶不能無限量地加,這么大,最好一天的奶量不超過800毫升,否則怕到時太胖。剛開始吃果汁,要用溫開水稀釋。我的經驗,你可以先從10毫升果汁開始,加3倍的溫開水(30毫升)。這樣,寶寶的腸胃比較容易接受。還有就是先從平性水果開始(例如蘋果、葡萄),因為溫熱水果或涼性水果怕寶寶的腸胃不易接受。首先一天兩次,其它時候可以用葡萄糖水代替(微甜就行)。一種水果先吃三四天,寶寶腸胃沒問題再換其他水果。希望我的經驗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女兒健康成長!

熱心網友

現在添加輔食太早,加奶粉吧。到4個月時再加輔食。蛋黃、米湯,水果汁,由少到多,又稀到稠,一次添一樣,穩定后再添第二樣。

熱心網友

孩子餓了就應該讓她吃,40天的孩子代謝很快,2個小時就該喂了.象你所說情況,建議你記住她可以吃的量,下次按總量沖奶.再看她還是不是餓.另外,也要注意沖奶的濃度有關系.看奶粉的說明是否你沖的太淡了.再檢驗一下是不是渴了,可以給她喂點水.副食添加應該是4個月大時候吧,買本書看看吧,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