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快速準備,靈活反應;2、多點上船,疏開航渡;3、綜合突擊,火力準備時間要短;4、先遣隊乘工具快速上陸;5、奪占機場和渡口,加快運送兵力;6、物資運送和卸載效率要高;7、電子占、導彈戰貫穿始終。8、情報要準確,捉迷藏式。
熱心網友
天基衛星偵察/導航/C3I/天基打擊。遠程戰術飛彈打擊指揮與火力目標。天氣控制武器,制造事宜天氣。戰略武器威懾。電子干擾/遠程入侵,癱瘓指揮系統。保持空中優勢。近距離空中支援。偵察機器士兵先遣。氣墊登陸船外加兩棲 坦克,步兵戰車。直升機空降。先進作戰士兵巷戰。直接奪取或者摧毀指揮中心。 原創 版權所有···
熱心網友
陸??諈f同,先由空軍肅清登陸的障礙,以及主要的防守力量,然后搶灘登陸。
熱心網友
歷史是一面鏡子??疾鞖v史上的登島作戰,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抗登陸一方依托天然屏障,憑險據守,以點制面,占據江河地理優勢,都沒有攻不破的海上堡壘。凡取得登陸成功的,大都是在登陸時間、登陸地點或戰術手段的運用上達成了某種程度的突然性?! 嘘P資料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共進行了規模不等的登陸作戰約有600多次,絕大多數都達成了突然性。僅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進行的一百多次登島作戰,采取各種手段達成突然性登島的就占半數以上?! ∧敲矗磥砦臆妼嵤┑菎u作戰,是否還會象以往那樣強調和依賴突然性呢?回答應該是肯定的。這是因為,不僅歷史上達成突然登島的許多經驗,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大量新的欺騙、偽裝手段應運而生,給達成登島突然性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突然性的作用隨著武器的發展一直在不斷地增大,特別是隨著各種先進軍事技術裝備的出現,突然性的作用更提高了。隨著敵軍不斷從國外購買先進的洋武器,其飛機、導彈數量不斷增多,并且敵軍的快速反應能力、機動能力、信息戰能力、防空能力不斷加強,也將迫使我軍更加注重登島的突然性。 未來登島作戰,不僅是陸海空三軍和地方民兵參加的聯合作戰,得到后方地區源源不斷的支援,而且我東南沿海地區經過多年來的戰場建設,在一些重要海岸地區和地段,已經初步形成了登陸作戰的預設戰場體系。隨著我軍武器裝備和登陸工具的不斷發展,我登島作戰的能力將會不斷提高。因此,若我實施登島進攻,為了盡快達成登陸企圖,采取各種手段達成某種程度的突然性是可能的。可見,那種敵軍認為由于自己擁有各種先進偵察技術的洋武器,現代登陸作戰不可能依賴和達成突然性的觀點,是不現實的?! 》怄i消息,隱蔽企圖,以"隱"達成突然登島 就是在登島作戰發起之前,即進攻組織準備階段或待機作戰階段,采取一切手段封鎖消息,縮小知情范圍,隱蔽行動企圖,達成突然性的一種手段。具體實施時,要針對敵抗登陸作戰的特點、兵力部署、編制準備等情況,周密完善地制定各種作戰計劃,擬制多種達成突然性的可行性方案,并要求只限有關人員知道?! 榱舜_保計劃的嚴密可行,不但在制定計劃前組織有關人員采取多種方式廣泛收集設防部署情況、海域情況、岸灘情況等情報資料,還注意根據不斷變化的情況反復修改計劃。晝間,部隊正常生活、訓練、管理,不能讓敵看出有出兵打仗的動向;夜間,部隊按照作戰計劃,交叉、輪流地進行組織準備工作?! 〕浞职l動群眾,組織軍警民聯合海邊隊,肅清沿海地區內敵海上特工和船只,防止敵滲透我境內偷竊情報。加強信息封鎖和秘密載體的防護,特別是電話、文件、網絡及重點人員的管理,防止不慎泄露軍事機密?! ∽鲬饻蕚潆A段,要利用夜暗、黃昏、節假日等有利時機進行準備,并加強燈火管制,有計劃地集結調動兵力。要重視利用能見度不良的天候進行隱蔽目標,利用黃昏到拂曉的夜暗時間和雨、霧、雪等天氣調動兵力。要注重利用涂料、漆料和其它就便材料,改變目標和背景的顏色,降低目標與背景的反差,將目標融合于背景之中。綜合運用各種偵察手段,利用指揮自動化網絡技術,分析判斷情況,下達命令指示,簡化指揮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時效。 例如,在1941年底的刻赤半島登島作戰中,前蘇軍為了達成登島的突然性,采取了作戰計劃只限少數人知道,準備階段的所有命令均派專人口頭或書面傳達,軍隊集結、裝載、航渡、上陸盡量利用夜暗條件實施,登陸前不進行火力準備,隱蔽主要登陸方向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完全出敵意外"的效果,實現了戰役目的?! 烂軅窝b,示假欺騙,以"迷"達成突然登島 就是指設置各種假目標、偽裝隱蔽真目標、散布假消息,達成迷惑、吸引、欺騙敵人,以"迷"手段達成突然性的一種手段。主要是利用假艦船和仿造的兵器、人員、工事、機場等,在敵抗登陸主要方向上進行假集結,有效地隱蔽我主要登陸方向上的兵力部署,達成登陸作戰突然性的目的。 1943年9月的諾沃羅西斯克登陸作戰,前蘇軍采取發布有意暴露假登陸點的作戰命令,在非登陸地點廣泛實施空中偵察,登陸兵上船啟航首先向非登陸方向航行,爾后再轉向登陸方向等措施,也較好地達成了登陸的突然性。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小規模的登陸能夠達成突然性,就是較大規模的登陸作戰,也能夠達成登陸的突然性。如盟軍在法國北部實施的諾曼底登陸作戰,由于盟軍廣泛采取欺騙偽裝措施迷惑德軍,不僅使德軍對盟軍實施登陸的時間沒能作出正確判斷,而且對盟軍實施登陸的重要地區,也作出了錯誤的判斷,把主要兵力放在加萊地區。結果盟軍卻突然在諾曼底地區實施登陸,并獲得了成功。有人認為,盟軍諾曼底登陸作戰所以能夠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達成了登陸的突然性。 因此,我軍未來登陸作戰,要認真借鑒這些成功經驗,充分利用天然隱形偽裝,采取各種欺騙戰術,利用地形、地物、地貌隱蔽目標,將兵力兵器配置在敵偵察器材不能通視的海域。盡量利用沿海地區高大樹木作為遮蔽物,實施煙幕隱形偽裝,采集植物和改變植物顏色等方法對目標實施偽裝。通過廣播、電視、報紙、新聞媒體等公開發布假消息。有意泄露假主攻方向和登陸地域,把假情報送給敵方;或通過間諜、俘虜傳送小道假消息,欺騙迷惑敵軍,使其產生錯誤的判斷。 佯動牽制,轉敵視線,以"動"求突然登島 就是作戰部隊以虛假的行動,有計劃、有目的地制造作戰假象,吸引、分散、削弱敵偵察監視能力,達成突然性的一種手段。戰爭史表明,佯動可以迷惑敵軍,但關鍵在于逼真,達成轉移敵視線的目的。 海灣戰爭中,為配合陸軍作戰,分散伊軍注意力和兵力,美海軍陸戰隊在科威特近海進行了兩棲佯動。其方法是:向波斯灣海域調遣大批登陸作戰艦船和海軍陸戰隊部隊,使伊軍注意力向海上集中;對波斯灣北部的島嶼和海岸實施空中偵察;在伊軍布設水雷的海域開辟水上通路,進行排雷作業;佯攻海島和港口之前,先是空中火力突擊,爾后實施艦炮火力突擊,兩棲艦船在近海游動。以上措施,按登陸作戰的實際行動進行,既牽制了伊軍海岸防御部隊,又使伊軍相信聯軍必然要進行登陸作戰,結果為多國部隊達成突然攻擊創造了有利條件?! ∫虼?,我軍在未來登島作戰中,要廣泛運用這種手段,靈活選擇佯動性機動的方向和路線,誘使敵對我佯動部隊實施重點偵察監視。在保證完成佯動性機動任務的前提下,合理確定佯動的兵力、規模和編成,確保敵信以為真。如在模擬戰役軍團機械化部隊白天向集結地域機動時,必須顯示大量汽車、火炮和裝甲車輛在機動中發出的巨大聲響,多條機動道路上煙塵滾滾,大功率電臺頻繁聯絡等。使用較少兵力模擬大部隊,在次要登陸方向上進行兵力集結,吸引敵人偵察監視對我假集結地域的重點關注。在實施佯攻時,要正確選擇佯攻地點,引起敵人的重視并產生恐慌,迫敵調動大量的偵察監視器材和力量,對我佯攻部隊實施重點防御,以此分散敵人的注意力,迫敵分兵數路,以掩護我主力部隊在主要登陸方向上達成突然性。 特種空降,垂直登陸,以"越"求突然登島 就是充分發揮空降兵和特種部隊的作用,搭載直升機和運輸機,在敵縱深或前沿要點著陸,襲擊敵軍要害目標,破壞敵岸防整個部署,在敵方作出有效反應之前即達成有利的登陸態勢。隨著現代偵察技術的發展,隱蔽戰略戰役企圖日益困難,以戰術上的突然性來加以彌補,就成為登陸作戰的必然要求。新的登陸突擊樣式的出現,使這種要求更加具有了實現的可能。它可以充分發揮新一代登著陸工具的優越性能,受岸灘地形、水文條件和水中障礙物的限制大大減少,登陸范圍明顯擴大,登陸地點具有可變性,易達成突然性。 1983年10月25日至11月2日,美軍對格林納達實施了兩棲登陸作戰,就采取了機降和傘降的垂直著陸為主,平面登陸輔,充分體現了現代兩棲登陸作戰的新特點,是一場以島嶼突襲和抗突襲為表現形式的規模有限的現代化突然性登島戰役。1983年10月25日拂曉,美軍分別由巴巴多斯、格島附近海域和國內三個待運地點乘直升機和運輸機,在??哲姾娇栈鹆χг?,從北、南兩個方向對格林納達實施空降突襲,揭開了戰爭的帷幕。美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4天內摧毀了格方的軍事抵抗,完全占領了該國首都圣喬治,推翻了其政府,8天內控制了格全國局勢,結束了戰爭?! ∫虼?,我軍未來登島作戰,在火力準備階段或展開階段,可派出部分特種部隊或空降部隊,在我戰略縱深或沿海地區機場集結,抓住有利戰機,在海、空軍和二炮火力支援和掩護下,利用夜暗有利條件,在敵縱深或前沿地區機降,迅速奪取敵縱深或前沿要點,配合主力正規登陸?! 』鹆Υ驌?,萬船齊發,以"快"求突然登島 就是使用新型氣墊登陸艇、偏轉翼飛機和運輸直升機新一代快速登著陸工具,在先期火力打擊掩護下,從遠距離上發起突擊,快速上陸,形成萬船齊發之勢,使敵顧此失彼,以快速行動達成突然性的一種手段。這就使敵方很難在近海水域對登著陸工具實施強有力的"半渡擊",即使實施這種打擊,但打擊的時間也大大縮短。 美軍于1945年實施沖繩島登陸作戰。此次戰役,美軍依靠優勢的海軍和航空兵,對日本沖繩地區進行強烈的火力準備,掌握了制空權和制海權。經過強大的航空火力準備后,美軍出動數百艘艦船,開始在沖繩快速登陸。1982年英阿馬島之戰,英軍為奪取被阿軍突然占領的馬島,投入的兵力共約3。5萬人,各型艦船118艘,各型飛機340多架,組成特混艦隊開赴馬島海域并快速展開,完成對馬島的??辗怄i,接著實施大規模海空火力襲擊,不到一個月就重新奪取了馬島?! ≈Z曼底登陸作戰,盟軍在進攻之前,空軍就通過預先火力突擊,摧毀了諾曼底沿岸縱深560公里內德軍約100個機場,同時盟軍還集中轟炸了德軍的陸上運輸系統,癱瘓了德軍的陸上運輸體系,封閉了諾曼底地區。之后,又進行了長達7個小時的直接航空火力準備和2個多小時的艦炮火力準備,摧毀了德軍一線海岸防御工事的60%,為盟軍達成登陸作戰的突然性創造了條件。 因此,我軍未來登島作戰,首先依靠我軍陸、海、空軍及第二炮兵的火力,對敵軍實施立體先期火力打擊,摧毀敵軍灘頭防御工事,削弱敵軍作戰能力,癱瘓敵軍整個抗登陸防御體系,為登陸兵強行上陸,通過快速轉換主次攻擊方向來達成突然攻擊創造有利的條件?! ∫虼?,要辯證地看待主要和次要攻擊方向之間的關系,從兵力配置、陣地體系、火力配系等各方面做好轉換主、次攻擊方向的充分準備,并有針對性地進行這種轉換的訓練,提高轉換的速度。只要我在這方面的應變能力提高了,敵就很難在抗登陸地點上實施重點用兵。要增強兵力部署、火力配系的整體性。現代登陸進攻是立體的進攻,因此登陸的突然性也必須靠進攻的立體性來達成?! ∵@就要求我們必須改變過去那種平面登陸、一線登陸的觀念,根據敵抗登陸作戰的整體要求來確定登陸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系以及工事構筑、障礙。要充分征集沿海的民船,采取軍民一體的輸送方法,從寬大正面海域上形成萬船齊發之勢,使敵無法應戰。 軍民聯合,出敵不意,以"奇"求突然登島 就是利用登陸地區民用商船多的特點,實施軍民聯合作戰,以民用船只為掩護,形成軍中有民、民中有軍、軍民結合的登陸突擊編隊,出敵不意,達成突然性的一種手段。 1940年,德軍偽裝成英國商船隊,經過6天的海上航行后,從5個方向上對挪威發起突然攻擊。1950年,我軍在沒有海空軍配合的條件下,首次組織了解放海南島的登陸戰役,以帆船輸送5萬多陸軍部隊,強渡海峽,在瓊崖縱隊的配合下,采取敵前登陸與偷渡、奇襲相結合,正面登陸進攻與敵后打擊相結合,一舉成功,打破了國民黨陸、海、空軍的立體防御?! ?955年1月,我軍解放一江山島,是首次由我陸、海、空軍和廣大民兵參加的聯合作戰行動。因此,我軍在未來登島作戰中,要充分調集沿海地區的民用船只,用來輸送登陸兵,并以沿海捕魚作業為掩護或國際商船為掩護,或偽裝成國際運輸商船隊,欺騙迷惑敵軍,對敵突然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