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裝備了嗎?
熱心網友
秘密建造中的中國海軍114/115艦目前已在大連(具體造船廠不便透露)開工建造的114/115艦(051C通用型驅逐艦),按照其舷號序列將肯定編入北海艦隊。由于大連方面今年至明年民用艦船建造任務較重,導致這一批新驅只有2艘開建。考慮到北海艦隊近期承擔著的艱巨任務:在統一臺灣戰爭爆發后,威懾和監視日本自慰隊三軍及駐日、韓美軍的動態,在自慰隊與當地美軍有所異動時先發制人(當然得有中央和軍委的命令),打擊其軍港和海空軍基地,114/115艦裝備了紅鳥二型艦射巡航導彈。這應該是114/115與168/169/170/171四艦第二個最不同的地方了。紅鳥二型巡航導彈,利用衛星定位系統導引,射程可達1500公里,誤差率只有5米,射程足以涵蓋日本沖繩的美軍空軍基地。雖然射程達3000公里的紅鳥三已開始少量裝備部隊,但其艦射型尚處在全面測試階段,為保險起見,114/115未采用。而在北海艦隊海軍航空兵戰機如蘇30、JH-7改的掩護下(兩機作戰半徑均在1500公里或以上),114/115上的紅鳥二更可遠達美國在關島的空軍基地。114/115艦與江南四艦第一個最不同的地方是其導彈垂直發射系統(VLS)。在沒有引進俄式VLS系統之前,中國的VLS瞄準的目標是美國的MK-41,由于從無經驗,研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在引進俄式VLS系統過程中,中央軍委“兩條腿走路”的戰略思想沒有變,即邊引進現成裝備應急,邊開發國產裝備以備長遠之需。幸運的是,在中國自己的“龍盾”(這種稱法比“神盾”更有我國特色)系統及承載平臺(即軍艦)成功研制出來后(軍艦主要是設計出來后),中國自己的通用型VLS終于研制成功。問題也隨之而來,一是中央軍委沒經過實際檢驗,不能判定經過我國改造的俄式VLS與自制通用型VLS哪一個性能更穩定可靠,因為中國海軍目前最急迫需要的是戰斗力,而不是性能尚不穩定的高精尖設備;二是自制通用型VLS的成本比改造后的俄式VLS還高出20%-35%,相對中國拮據的軍費來說,這是最重要的問題。所以最終的方案仍是“兩條腿走路”,170/171上改造后的俄式VLS,114/115上自制通用型VLS。一則可在使用過程中檢驗兩種設備的優劣,二則亦可節約成本,也算另類高低搭配吧。 下面是114/115艦的相關數據:排水量:標準量不小于7000噸,滿載不大于8630噸主炮、近程防空系統、艦載機、動力系統等:均與170艦所配備的同類型最大航速:30節以上VLS:8聯裝,前5后3共64單元備彈量:防空導彈(HHQ9)52枚、紅鳥二12枚反潛武器:俄式反潛導彈6枚(具體型號不便透露,總之不會便宜了倭寇的那16艘潛艇)。
熱心網友
你那114上傳看看啊
熱心網友
115有了實體了,在水里繼續安裝114還只是傳聞中的